羅山拳

羅山拳,郭轉,字睿勇,號睿珍,生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海豐石塘都羅山約(即現可塘鎮)莊厝鄉人。

羅山拳
郭轉,字睿勇,號睿珍,生於清康熙五十八年(1720年),海豐石塘都羅山約(即現可塘鎮)莊厝鄉人。有同胞兄弟十位,他排行老尾,唯性格卻與各位兄長大有不同,心性好動、抱負不平為人正義、又身材魁梧、臂力過人。雍正時期,社會治安動亂,老百姓的安全常遭威脅,郭轉嫉惡如仇,志維護家鄉安全又酷愛武術。於是,郭轉決心遠出拜師學武,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前往福建莆田縣南少林。
拜師學武上少林
二十二歲的郭轉公,跋山涉水,歷盡艱險,到達莆田,求拜南少林寺方丈至善禪師為師,成為的俗家弟子。郭轉受到至善禪師的器重和專心的教授,日以繼夜苦練,五年後,郭轉思念家鄉,提出回家探親。遵循寺規,必過“五關”
一是:五指能提起百斤重的鐵珠球;二是:靜坐內功較量;三是;與寺中高手切磋武藝;四是:闖打木人巷;五是:打銅人羅漢陣),才可離寺,郭轉很順利地闖過“五關”。

烏坎渡口識高人

郭轉回海豐途經陸豐,行到烏坎渡口時,因天色已近黃昏,渡船剛劃向江心了,歸心似箭的郭轉公急招手叫喚渡翁將船撐回,但渡翁不加理睬繼續前進,郭轉公一急之下,躍身騰空而起,轉眼間肅立站在船中,船客們覺得年輕人有這等好功夫,都揚手拍掌稱讚,唯獨一位年邁的老人雖有佩服之意但不啃聲,又覺得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耍技逞強,隨即這位老者兩手抱著兩小孫兒也騰空而起向對岸躍去,轉公在此甚感愧意,欽佩老者功力。上岸後,老者反而誠意地邀請郭轉到他家中坐談,轉公就隨到老者家中拜訪。在交談中老者對郭轉說:我坐在高椅中你是否能用腳把我鉤轉?轉公一時心想這有何難,誰知轉公用盡武力都鉤不轉,而轉公坐到武椅中,卻被老者用力一鉤便鏇轉了兩圈。這時轉公臉頰頓紅,原認為可走遍天下,如今幸逢武林前輩點破,才知一山過了一山高。回到家就同父親兄弟長傾談一直在寺中和回家巧遇之事,家親們聽後都覺得如學武不精,既浪費時間和金錢,更是枉費了郭轉一生中的願望與前途。

重返南少林深造
4 q7 h$ X# l,
郭轉公回憶起回家路上巧遇少林前輩之事,深知自己的武功還不爐火純青。因此,賣掉自家的十石田地,作為盤纏,決心重返少林寺深造。返回南少林寺,在至善禪師的精心教導下、勤學苦練,轉眼間又過三年之餘了,郭轉的武功更是爐火純青,手法、腿法,上中下三盤動作迅速勇猛,手法嚴密緊奏,腿法連貫虛實難測,拳打八面、腿踢四方,拳法靈活敏捷,變化自如。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郭轉學業已成,依依不捨地拜別師父、前輩和師兄弟們。
郭轉回到莊厝鄉後,遠近聞名的登門請教,他在海豐多處設館傳徒,弘揚南少林武術、創立“義興堂”跌打醫館,以教拳行醫度生涯,教出了無數南拳高徒,為南少林拳術的發展與傳播作出了重大的影響,醫好了無數疾患病者,聲譽在海陸惠地區大揚外傳。
郭轉公原有南少林武術三十六套路,因歷史變遷,現存二十六套路,其中有:三步推、頭樁、二樁、三樁、趕打、三腳虎、猛虎、飛偶、出箖虎、三角鷹、柴馬樁、直馬、三角馬、步踩、戰馬開門、戰馬落軟、猴公出洞、穿心地仁、躲仔、十八步、三十六步、四門、四門倒坐、四門捆、小八卦、大八卦(又稱:108步、或稱:八卦盾)等二十六套。另外,有棍術:二樁槌、大攬槌、地盤槌、雪花蓋頂、揚眉吐箭等十套。
捨命除惡道 振民族精神
清初,因南少林是反清復明的基地,南少林遭到清廷官兵的洗劫,寺僧和俗家弟子逃散各地,清廷為斬草除根,企圖想一網打盡郭轉等少林俗家弟子,特派武林高手“紅眉道人”率眾武士追尋到海豐。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秋,郭轉公的長子堂恢是一名秀才,在汕尾鎮的一家私塾任教,紅眉道人故意把拳館設在私塾隔壁,日以繼夜,大吵大鬧, 弄得堂恢難以備課與休息,堂恢一氣之時想跟他們說服一下,誰知見拳館上寫著“腳踢惠州、拳打海豐”,更是怒火衝天隨即撈起大筆寫上“膽敢狂言﹑不知深淺”。拳徒見此認為堂恢欺辱拳館,加油添醋向紅眉道人稟告,紅眉道人聽後氣火萬丈的在武館狂跳欲找郭氏見高低,堂恢連夜策馬回家實情奉告父親,隨後紅眉的挑戰書已到,約定於(1789年)農曆九月廿日,在汕尾關爺宮戲台比武,由當地官員作公證人立下“生死狀”,比武前雙方經公證人搜身不能私帶利器,在比武開始交戰了十幾回合時,紅眉心知敵不過郭轉,便心生毒計向公證提出暫停午息,轉公一時自知那是緩兵之計。但下午上台時,紅眉知道自己無法取勝,便在兩小手臂上暗藏一副浸了毒藥的三角手扣,一心想打死郭轉,公證人也疏忽了驗身上台,初開始幾個回合轉公各招各式都點到為止,不願傷及他生命,可紅眉道人卻不是,每招都以致命的拳法硬逼郭轉,轉公忍無可忍無奈之下使出南少林絕招“右腳飛燕”直取紅眉道人左腮,紅眉道人用暗藏有三角手扣的右手擋住轉公的右脛腿,轉公痛忍隨即猛飛“左腳飛燕”,橫掃紅眉右腮,霹靂一聲紅眉道人被擊中的右嘴頰裂開,直飛台下,血如湧泉直噴立即斃命,轉公忍著劇痛走下台,此時,被浸毒暗器擊傷的右脛腿頓時腫得難以解開包紮,被家人族親們抬回家中醫治,由於毒藥入浸攻心,無力回天,傷處部位一直紅腫腐爛,延續了四個月。
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正月廿一日,郭轉不幸逝世,享壽七十歲,葬在莊厝鄉村後刺仔墓埔。
於2011年於莊厝鄉村路口建立郭氏理事會,在未來將進一步關注建設的進程。(郭秋傑 轉編 39625508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