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定縐紗魚腐

“魚腐”是羅定地區的傳統美食,又名“羅定皺紗魚腐”。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但逢喜慶、節日不可多得的美食。久負盛名,“羅定魚腐”主要由鮮鯪魚青、澱粉、鮮蛋油炸而成。營養豐富,軟滑可口,甘香味濃,久煮不爛。老幼適宜食用。“羅定縐紗魚腐”也是一種百搭美食,由它製成的各式菜餚湯鮮味美,熱滾滾的湯汁,鬆軟嫩滑的魚腐,想起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概述

羅定皺紗魚腐“魚腐”是羅定地區的傳統美食。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但逢喜慶、節日不可多得的美食。久負盛名,“羅定魚腐”主要魚青、澱粉、鮮蛋油炸而成。營養豐富,軟滑可口,甘香味濃,久煮不爛。老幼適宜食用。“羅定縐紗魚腐”也是一種百搭美食,由它製成的各式菜餚湯鮮味美,熱滾滾的湯汁,鬆軟嫩滑的魚腐,想起就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羅定屬於丘陵盆地,自古山塘眾多,盛產鯪魚。據載,自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羅定人民就會用鯪魚製作魚腐,通常作為宴席的最後一道壓軸主菜。皺紗魚腐之所以質優味美,是因為選用瀧江流域水源養育的新鮮鯪魚(每條重150克左右的鯪魚,如果鯪魚太大則肉粗,做出來的“皺紗魚腐”就不嫩滑;如果鯪魚太小則肉質鬆散,“皺紗魚腐”香味稍淡,沒有魚味。),起肉去骨、剝皮、取淨肉、剁成肉茸,加入、粉心、食鹽等調味,經順轉或逆序同一個方向攪拌成魚膠,然後捏在掌心,壓迫魚膠從虎口處擠出成勻稱小丸,再用湯匙剔落油鍋,炸至金黃即可。因其物薄如蟬翼,透如輕紗,故得“皺紗魚腐”的美名。羅定皺紗魚腐炸出即可食用,鮮炸魚腐甘喉酥脆,香醇誘人,點煉奶又別具風味;用來做菜,湯和煮,久之不爛,入口爽滑,甜嫩無比;燜,則滿嘴留溢,回味無窮。
當然好的食材需要與時俱進,因此,“羅定皺紗魚腐”列為廣東省羅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加以保護。 
羅定皺紗魚腐是一個歷史悠久、風味獨特、地域特徵十分明顯的地方特產。我們要保護這一具有鮮明地域特徵的地方特色產品,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的健康發展。

羅定素龍赤坎黃氏傳統製作

1,新鮮鯪魚肉(去骨)

2,新鮮蛋清

3,調味

4,下純花生油

5,投料

6,撈拌

7,起鍋

8,涼放

羅定皺紗魚腐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羅定皺紗魚腐因其皮薄如蟬翼、透明如輕紗而得名。據有關史書記載,其起源於元朝大德年間,到清朝乾隆年間工藝逐漸成熟而盛於市,經過700多年的不斷嘗試、創新,成為今天具有羅定特色的“皺紗魚腐”。近年來,該市生產企業對皺紗魚腐的製作、保鮮和包裝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使皺紗魚腐的品牌越唱越響,產品暢銷粵、瓊、桂和港、澳、台等省及地區。 
羅定皺紗魚腐”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羅定皺紗魚腐食用方法

羅定皺紗魚腐炸出即可食用,鮮炸魚腐甘喉酥脆,香醇誘人,點煉奶又別具風味;用來做菜,湯和煮,久之不爛,入口爽滑,甜嫩無比;燜,則滿嘴留溢,回味無窮。

國家質檢總局關於羅定皺紗魚腐質量技術要求

鯪魚養殖

1. 養殖環境條件: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無污染。水溫15至30℃,pH值為6.5至7.8。池塘底質為壤土或含紅石底質,水深1.5至2.5米。 
2. 放養過程:分苗種培育、成魚養殖兩個階段。(1)苗種培育。每年4至8月,將性成熟的親魚按計畫進行人工催產孵化,待魚苗腰點出現後一天左右放入苗種塘進行培育。(2)成魚養殖。魚種達到5至10g/尾,可放入成魚塘,適宜與鯇、鱅、鯿魚等混養,長至125至200g/尾,即可收穫。 
3. 放養密度:採用合理密度放養,一般每1/15公頃放養2000至3500尾。 
4. 投餵:採用花生麩、豆餅、米糠等農家飼料或配合飼料投餵。 
5.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粉心

當地新鮮木薯精製而成。外觀白色有光澤,具有木薯粉心固有的氣味,無異味。

加工工藝

1. 生產流程:鯪魚→去雜清洗→粉碎→調配→油炸→涼制→包裝。 
2. 關鍵控制:(1)去雜清洗:鮮活鯪魚去鱗、頭、尾、骨、鰭和內臟,取脊魚肉,再去皮後放入清水中漂洗、淨血,瀝乾待用。(2)粉碎:魚肉粉碎至肉泥狀,手抓膩油般嫩滑為宜。(3)調配:按魚肉500g、雞蛋清200g、粉心150g、精鹽15g、清水250g的比例調配均勻,製成肉膠後20分鐘內下鍋油炸。(4)油炸:油溫50℃至70℃時,將肉膠放入鍋,然後將油溫緩慢加熱至160℃至180℃,油炸至魚腐變成嫩黃色時出鍋。(5)涼制:魚腐出鍋後常溫下攤涼,待油基本吸收,由硬轉軟即可。(6)包裝貯存:用真空袋塑封,貯存溫度0℃至4℃,保質期4個月。

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外表色澤均勻,嫩黃色帶皺褶,內顯瑩白。甘香嫩滑,爽口帶韌。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