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亭鎮[羅亭鎮]

羅亭鎮[羅亭鎮]

羅亭鎮位於南昌市近郊,屬國家級梅嶺—滕王閣風景名勝區、梅嶺國家森林公園,氣候涼爽,景色怡人,水質清澈,景點眾多,是居住、度假、休閒、娛樂的理想勝地。

基本信息

概況

全鎮土地面積42平方公里,下轄5個行政村,43個村小組,截止到2004年,總人口1.5萬,其中城鎮人口5256人,轄羅亭、義坪、上坂、紅源、名山等5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羅亭街,距區中心8千米。105國道穿境而過。境內名山村紫陽宮、棚上將軍塔屬梅嶺國家森林公園的遊覽景點。
郵編及各區域代碼
[郵編]330007
[代碼]360105102:~200羅亭村 ~201義坪村 ~202上坂村 ~203名山村 ~204紅源村 ~500茶嶺林場。

沿革

1969年設羅亭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3月15日,將赤海村劃歸新建縣樂化鄉管轄(贛府廳字[1985]159號)。1997年,面積36.5平方千米,人口0.9萬。1999年12月31日,撤銷羅亭鄉設立羅亭鎮(贛民字[1999]290號批覆)。

自然地理

羅亭鎮地處東經115度45分,北緯28度40分,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氣候宜人,年均氣溫28.5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在1800—2000毫米之間,無霜期達250天,森林覆蓋率達73%。

區位優勢

羅亭鎮地處新建、安義、永修、灣里三縣一區結合部,毗鄰桑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距省會城市南昌僅28公里,距昌九高速公路1公里,距京九鐵路新祺周貨運站5公里,距昌北國際機場12公里,距江西國際貨櫃碼頭21公里,105國道和南安一級公路縱貫全境,水、陸、空交通便捷,輻射力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基礎設施

進入21世紀以來,經過幾年的改造、擴建,到2004年羅亭鎮城鎮建設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三條主街已成規模;中、國小布局合理,師資力量雄厚、敬業;醫療網點星羅密布,就醫條件方便、規範;鎮內水源豐富,有8座小(二)型以上水庫,聚雨面積達26平方公里,總庫容達800萬立方,建有兩座日供水量3600噸的自來水廠,臨近日供水達10萬噸的桑海自來水廠已於2004年開工;有35000伏變電站一座,電力供過於求;有線電視、行動電話、數字寬頻信號網路已覆蓋全鎮;全鎮每個自然村均實現了通水泥公路,村村通自來水工程也於2004年開工建設,路網、管網、線網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繼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通水、通有線電視、通電話、通無線通訊信號之後,2007年上半年該鎮又爭取資金近百萬元實施節水灌溉、農村安全飲水等工程;啟動了港下、譚家兩自然村的新農村建設,改水改廁,綠化美化。

特色農業

以卓茵景觀工程有限公司為龍頭的花卉苗木業和“羅亭牌”水果業是該鎮特色農業的兩大品牌。發展到2004年,其規模、品質不斷提升,可為羅亭的城鎮發展添綠增色。

教育、IT產業

有教育產業增添人氣:截止到2004年,羅亭鎮有大專院校一所,即江西先鋒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達5000餘人。教育產業的發展可為羅亭城鎮建設,增添人氣、帶活商機。
有IT產業支撐發展:21世紀以來,隨著羅亭投資環境的最佳化,招商引資力度的加大,以先鋒軟體為龍頭的IT產業已在羅亭不斷發展壯大,帶動並支撐起羅亭城鎮的發展,促使羅亭的城鎮建設做出精品,打出特色。

廉政建設

2007年以來,灣里區紀委深入貫徹市紀委廉政文化“六進”活動現場會精神,在資源整合、工作結合,部門配合等“三合”上下功夫,著力構建區級統一布署、鄉鎮組織協調、村級貫徹落實三位一體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同時,結合灣里區人口結構以農民為主的特點,確定以廉政文化進農村為突破口,以開展農村廉政文化“三流動”活動為抓手,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及村級組織管理工作,全力推動廉政文化建設。截止到2007年11月,辦流動課堂46期,其中由各鄉鎮紀委書記擔任講師舉辦流動課堂39期,共製作流動展板40餘塊,在各鄉鎮、村巡展40餘次,開展送戲下鄉1次,使村幹部接受了一次全面系統的黨紀國法教育,也獲得了農民民眾的普遍讚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