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陀羅尼經被

織金陀羅尼經被

織金陀羅尼經被,是一副清代織錦,出土於北京清東陵慈禧墓,為慈禧遺物。織金經被上的經文文字只一厘米大小,整個經被為二百七十厘米見方,是一件特寬的織品。金黃的經被約三米見方,明黃緞底,由捻金線織成。被面上織有眾多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裝飾,既有佛教的神聖,又不失皇室的威嚴。2013年9月28日,慈禧遺物陀羅尼經在河北遵化清東陵保護區展出,這是織金陀羅尼經被一個世紀之後的首次面世。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織金陀羅尼經被織金陀羅尼經被
織金陀羅經被發現時蓋在慈禧的屍身最上層,慈禧的屍體以及那些價值連城的珍寶都被陀羅尼經被統統覆蓋住。金黃的經被約三米見方,明黃緞底,由捻金線織成。被面上織有眾多佛經佛像佛塔花紋等裝飾,既有佛教的神聖,又不失皇室的威嚴。陀羅尼經是密宗佛教的一個經咒,此經被在清朝是奉旨使用的,即沒有皇帝旨意,任何人不能使用。此次與織金陀羅尼經被同樣比較名貴的是慈禧的香寶香冊,在地宮中的香寶香冊是用檀香木做的,它的名貴不在於它的質料,而是上面的文字,因為清朝規定的皇后死後只有十六個字封號,大臣們認為,僅僅用皇后的16字功德已經囊括不了她一生的功績,所以她用了22個字。

流傳歷史

慈禧慈禧
1908年,入葬的慈禧將陀羅尼經被覆蓋在身上。當時經被上還綴有八百二十粒珍珠,估值十六萬兩白銀,價值連城。
1928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將洗劫了慈禧陵墓,並把經被上的珍珠全部拆走。此後的51年中,溥儀在天津派清朝遺臣與國民政府人員重新安葬慈禧時,將經被放在地宮的香冊寶座上,陀羅尼經被從此又被封存在慈禧地宮中。
1979年,慈禧地宮對外開放,工作人員將受潮殘破的經被送往北京故宮博物院修復裝裱。此後,陀羅尼經被一直存放於清東陵文物庫房內。
2013年9月28日,慈禧遺物陀羅尼經在河北遵化清東陵保護區首次展出。

相關背景

“陀羅經被”又名“往生被”,亦稱“陀羅尼衾”,上面有多種由梵文(或藏文)書寫的諸佛菩薩真言密咒及諸佛菩薩、金剛力士的功德名號,此經被在清朝是奉旨使用的,即沒有皇帝旨意,任何人不能使用。佛教認為,它具有不可思議之大威德加持力,無論男女,在壽終之際將此衾覆蓋其遺體上,能令亡者罪滅福生,免除過去世間一切冤家魔障之難,亡者身心安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力極樂世界;陀羅尼往生被的使用不拘對象,不論信教與不信教的男女老少,臨終均可使用,甚至生前並不信教,毀謗三寶(佛、法、僧),撥無因果,薄福少德者,亦可通過使用此被消除罪業,與三寶結緣,俗傳亡人披了陀羅尼經被到了陰間,閻王見了都得站起來,恭敬三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