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角之好

總角之好

總角之好,成語,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作賓語;用於交往等。《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基本信息

梗概

總角之好,成語,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作賓語;用於交往等。《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簡介

總角之好總角之好
弱冠:剛成年的男子,20歲左右。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就是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然後再戴上帽子。表示成年。
總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髮紮成髻。借指童年時期。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垂髫:指幼年。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指九歲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

出處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
《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辨析

注意分清它和患難之交、一面之交、點頭之交、莫逆之交、刎頸之交、管鮑之交等意義上的區別:
古人云:“同門(師)曰朋,同志曰友。”就是說在一起讀書的叫朋,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報負的叫友。古人有許多稱謂來表達彼此間的關係。
刎頸之交:那怕砍頭也不變心的朋友。《廉頗藺相如列傳》里有:“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句。“刎頸之交”亦可謂“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意謂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莊子·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指交友不嫌貧賤,亦稱為“杵臼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