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句

縮句

縮句,就是把“枝稠葉茂”的長句子,縮短為只留“主幹”的短句子,並且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減葉。無論多么複雜的單句,只要層層壓縮,就會越來越簡單,最後剩下的就是這個句子的“主幹”,主幹也就是主語、謂語、賓語。換句話說,“主幹”就是把所有的定語、狀語、補語都壓縮了之後餘下的部分。如:“滿頭白髮的老奶奶拄著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周總理的靈車。”這是一個長句,主語--老奶奶;謂語--等待;賓語--靈車。縮句後就成為:“老奶奶等待著靈車。”

基本信息

怎樣縮句

縮句有兩種情況:一種,去掉全部枝葉,只保留主幹。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縮為:“表演結束”。

第二種,去掉大部分枝葉,保留主幹和小部分枝葉。哪些枝葉必須保留呢?

否定詞

。如“我絕對不同意你的這種無理要求”。縮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不”必須保留。

“把”與“被”

“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以及它們連帶的重要詞語,如:他把我漂亮的水杯帶來了。縮為他把我的水杯帶來了。把修飾詞去掉,誰:他,乾什麼:把我的水杯帶來了。

疑問詞

疑問句子中表達疑問的詞語要保留。如“五年級的運動員為什麼會在運動會上奪走了好幾項冠軍呢?”縮為“運動員為什麼奪走了冠軍呢?”

評判標準

縮句的對與錯,優與劣的標準:一是不改變原來的意思。二是不改變原來的結構。“兇惡的敵人被英勇的紅軍消滅了”如果縮為“紅軍消滅了敵人”就不行。三是不留下多餘的枝葉。如把“精彩的表演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縮為“表演在掌聲中結束”就多了“在掌聲中”這個枝葉。

縮句步驟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第二,標出應留詞語(主幹和必須保留的枝葉);第三,檢查對錯優劣。如:“這氣魄宏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偉大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作狀語,刪掉。“氣魄宏偉”是修飾詞,要刪掉。“偉大的”作定語,但在此句中是必要成分,要保留。所以縮為:這工程是偉大的工程。

補充

怎樣擴句

句子可以擴充的有五個地方:

(1)“誰”的前面;

(2)“是”和“動作”的前面:

(3)“什麼”的前面;

(4)“怎么樣”的前面;

(5)“怎么樣”的後面。

例句:英勇的戰士狠狠地打擊來犯的敵人。

(“誰”之前)(“動作”之前)(“什麼”之前)

劉胡蘭 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麼”之前)

海娃 非常高興。(“怎么樣”之前)

海娃高興極了。(“怎么樣”之後)

一個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個枝葉。如“劉胡蘭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擴句應注意什麼呢?一是不能違背原意;二是不能改變結構,三是必須搭配恰當;四是力求內容豐富。如把“小蘭上學去”擴成“小蘭冒著瓢潑大雨和泥濘的小路上學去”,擴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當的毛病。又如:“禾苗點頭”擴成“禾苗在微風中點頭”當然是對的,但算不上好。因為“禾苗”前可以擴充而未擴充。如擴成“田裡的禾苗在微風中點頭”就比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為擴充的兩個枝葉都是“在什麼地方”,還可以加上什麼樣的,怎樣的一類詞語,變成“田裡綠油油的禾苗在微風中頻頻點頭”。

擴句的正確步驟是什麼呢?第一,畫一畫,看看擴充哪些地方;第二,想一想,可以加進哪些枝葉;第三,連一連,看看搭配是否恰當。

造句的步驟

1. 體會詞義。想一想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具有什麼樣的感情色彩,以及適用的範圍等。

2. 搭配擴展。如用“倒映”、“茫然若失”造句,可先搭配成“倒映水中”、“感到茫然若失”,這樣就確定了這個詞的基本用法。這兩句分別擴展成“樹木倒映水中”,“我們感到茫然若失”。這就搭起了句子骨架。有了骨架,就保證了句子基本正確。

3. 加工充實,有些句子有了前面的工作就行了,而有些句子,還需要增加枝葉才能成為好句子。

4. 檢查修改。

修改病句

國小生作文中經常出現的病句有以下八種。

同學們修改病句有三種情況,這三種情況體現了三種水平。下面舉例說明。

病句:同學們都樹立起愛護公共財物的良好習慣。

第一種改法:把“良好習慣”改為“信心”,這種改法改掉了“樹立”和“習慣”搭配不當的毛病,卻出現了“愛護公共財物”和“信心”搭配不當的新毛病。

第二種改法:把全文改為“同學都愛護財物”。這樣語句通順了,但是刪去太多,使原句中強調“良好習慣”這個意思沒有了。

第三種改法:把“樹立起”改為“養成”。這種改法既改了毛病,又保持了原意。

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修改病句的要求是: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來句式。

句型句式與句意

1. 句型和句意

“當時,你正在讀英語。”這是告訴人們一件事,叫陳述句 。

“你快去讀英語。”這是對人提出要求。叫祈使句 。

“你的英語讀得多流利啊!”這是對人發出讚嘆,叫感嘆句 。

“你為什麼不去讀英語?”這是提出問題,叫疑問句 。

不同的句型,表達的意思不同。

2. 句式和句意。

(1)引述和轉述。如:

媽媽說:“我給你買了一本好書。”

媽媽說,她給我買了一本好書。

兩句話表達的意思相同,但前一句中直接引述了媽媽的原話,而後一句轉述了媽媽話的大意。兩種句式中,標點的用法和人稱是不同的。

兩組中兩句話的語序都不同,但對句子意思的影響是不同的:前一組兩句話完全相同,後一組兩句話的意思不全相同。

(3)肯定和否定。如:

“這樣做是對的”。這是肯定。

“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是否定。

還有兩種表示肯定的說法:

“這樣做不會不對”。

“這樣做難道不對嗎?”

理解和運用修辭

1. 同類相比是比較 ,異類相比是比喻 。

(1)工人們憤怒極了,像農民一樣往裡沖。

(2)工人們憤怒極了,像山洪一樣往裡沖。

第一句中的“工人”和“農民”是同類,讀者只能了解到農民在往裡沖,工人也在往裡沖,他們的行動是一樣的,但無法從農民往裡沖中想像出工人往裡沖的樣子來。這叫比較,不是修辭方法。第二句中的“工人”和“洪水”不是同類。這裡只取其排山倒海、不可阻擋的氣勢這一相似點,使讀者可以藉助山洪暴發的形象,想像出工人往裡沖的樣子。能由甲類提供的形象,引起對乙類的想像,這才叫比喻。

2. 直接描寫作誇張,藉助比喻作誇張。

(1)桃花潭 水深千尺。

(2)燕山 雪花大如席。

這兩句詩都對事物(潭水,雪花)作了誇大,但同是誇張,方法不一樣:第一句用數字直接誇大,後一句是用比喻的方法進行誇大,這是說第二句里含有兩種修辭方法:誇張和比喻。誇張是目的,是主要的;比喻是手段,是次要的。如果要問這種句子用了什麼修辭方法,答“誇張、比喻”是對的,只答“誇張”也是對的。而只答“比喻”就只能算對了一半。另外,對事物縮小,也叫誇張,如“那是個小城市,只有巴掌大一樣的地方”。

3. 明知故問是修辭,不知而問非修辭。

“現在幾點鐘了?”提問者確實不知道才提出問題,希望得到答覆。這是一般的疑問句,不是修辭手法。說話的人心裡明明白白卻故意不明確說出來或者不一下子說出來,而是用問句的形式表達,他根本不求別人回答,這才是修辭手法。它們有兩種,一種叫反問,一種叫設問。

4. 答在問中是反問,答在問後是設問。

(1)你這樣不講文明難道對嗎?

(2)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民眾。

第一句的答案在問話中,不用回答,是反問。第二句雖提出了問題,但不要求別人回答,而是自己回答,這是設問。

理解深刻含義

句子的意思有“表層意思”和“深層意思”之分。只要弄懂了句中的關鍵字語或不理解的詞語,表層意思就理解了。深層意思是潛藏在文字里的意思,它是在弄懂了表層意思的基礎上,聯繫文章的思想內容、時代背景或人物的心理活動挖掘出來的。

方式

分辨句式

提出問題。先看看這句話是寫人還是寫景物的,然後可以找出“主詞” “謂詞” “賓詞”,即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滿頭白髮的老奶奶拄著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周總理的靈車。”這是一個長句,我們就可以提問:主——老奶奶;謂——等待;賓——靈車。縮句後就成為:“老奶奶等待著靈車。”又如:“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動著的小絨球原來是剛孵出來的小雞。”我們可提問:主——小絨球;謂——是小雞。縮句後就成為:“小絨球是小雞。”

進行詞語比較

找出主要詞語。有些句子很長,修飾的部分較多,我們就要在幾個詞語中選出主要的,才能正確地縮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因為“野花”只能開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詞,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飾“草地”的。

否定句縮句

要把否定詞一起寫出來,否則就會改變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種騙人的鬼話。”應縮成“我不相信鬼話”,而不能縮成“我相信鬼話”。

補錄

將形容詞,修飾詞刪去

縮句要點

縮句時,要注意三條:一是不改變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變原句的結構,三是縮寫後仍然是句子。 縮句的要求:

成分

縮句後主要成分必須是詞或詞組例如:“大熊貓貪婪地吃著鮮嫩的竹葉。”不能縮成“熊貓吃葉”,而應縮成“大熊貓吃著竹葉”。因為“大熊貓”和“竹葉”是完整的概念,“熊貓”和“大熊貓”的外延並不一致。“葉”在這裡是語素而不是詞,“竹葉”才是詞。

保留

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進學生經常主動熱情地幫助後進學生”。如果縮成:“學生幫助學生”則意思模糊,只能縮成“先進學生幫助後進學生”。保留了“先進”和“後進”兩個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確了。

“著”、“了”、“過”要保留。 “著”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同學們上著課”,如果縮成“ 同學們上課”,就沒說清楚是上課還是以前上課。“了”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如:“趙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難忘的科學課。”應當縮成“趙老師上了科學課。”若縮成“趙老師上課。”是正在上,還是上完了?不知道。“過”字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已經過去。如:“我曾經遊覽過美麗的桂林。”如果縮成“我遊覽桂林。”是正在遊覽,還是曾經遊覽?沒有說清楚。由此可見,謂語後面的“著”、“了”、“過”不能去掉的。

刨除成分

表示方位的詞組應該完整地去掉例如:“我們在清澈的河水裡游泳。”應當縮成“我們游泳。”不能縮成“我們在游泳”,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詞組作狀語時,都不能保留“在”字,應該同後面的狀語一起完整地去掉。

補語

補語的處理:首先,動詞謂語後面的補語一般應保留中心詞;其次,形容詞後面的補語一般刪去。如“發表作文後的張小南高興得跳起來”,可縮成“張小南高興”。 不改變句子的語氣句子的語氣不能改變,如“莫非他想在這裡安安穩穩地睡上半天嗎?”應縮成“莫非他想睡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