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馬生

他可用兩隻手操縱70多個“演員”(木偶),演出百官朝拜、三軍會戰、騰雲駕霧,惟妙惟肖。 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導下,他重新整理、編排古裝木偶戲,並創作上演《白毛女》、《三家福》等10餘本現代戲。 同年10月,參加省戲曲會演,獲演出獎,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獎旗和獎章,在閩東木偶藝術界享有盛名。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889—1957),原名法焜,祖籍浙江省平陽縣,5歲隨父母遷居福建霞浦。

個人經歷

早年先後跟隨木偶戲藝人阿貢、阿勉學藝。民國18年(1929年)定居城關(今松城鎮)。馬生以單人表演木偶戲(提線木偶,俗稱幔帳戲)聞名。他在2平方米的場地上搭台演出,雙手操縱木偶,用腳擊打鼓鈸,集“演員”、樂器、道具於一身,前後台演、唱、奏配合緊密,台詞用方言快板順口溜,曲調靈活多樣,演技嫻熟精湛。他可用兩隻手操縱70多個“演員”(木偶),演出百官朝拜、三軍會戰、騰雲駕霧,惟妙惟肖。他還運用口技和平陽話、霞浦話、福州話、閩南話、畲話多種方言,集生、旦、醜、文官、武將、老婦、幼童聲腔和萬馬奔騰、戰馬嘶號、雷鳴、炮轟、櫓聲、雞啼、鳥叫、蛙聲於一口,並與木偶的眼、嘴轉動、啟合,手腳動作有機配合。

主要成就

練馬生一生鑽研木偶戲,整理、創作《大鬧大名府》、《武松打虎》、《魚缸記》等古裝戲劇320多本。新中國成立後,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導下,他重新整理、編排古裝木偶戲,並創作上演《白毛女》、《三家福》等10餘本現代戲。1954年,被選薦參加福安專區業餘文藝會演。同年10月,參加省戲曲會演,獲演出獎,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獎旗和獎章,在閩東木偶藝術界享有盛名。1957年1月5日病卒,享年6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