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羅香·紅葉

《綺羅香·紅葉》是由宋代王沂孫所寫的一首詞。

詩歌欣賞

綺羅香·紅葉
 
 王沂孫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吳江孤樹。
 
幾點朱鉛,幾度怨啼秋暮。
 
驚舊夢、綠鬢輕凋,訴新恨、絳唇微注。
 
最堪憐,同拂新霜,繡蓉一鏡晚妝妒。
 
千林搖落漸少,何事西風老色,爭妍如許。
 
二月殘花,空誤小車山路。
 
重認取、流水荒溝,怕猶有、寄情芳語。
 
但淒涼、秋苑斜陽,冷枝留醉舞。
 

詩歌解析

王沂孫詞作鑑賞
 
情感備至,而萬物皆可為文。王沂孫的故國之戀在落葉、紅葉、新月、春水等身上,皆可寄寓。此詞是為賞紅葉而作,意在為紅葉傳神,卻被寫得如此悽美,實則寄寓詞人一片憐愛哀婉的情緒。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吳江孤樹”。玉杵,是仙人搗藥用的,丹即方士煉丹的硃砂。六朝、隋、唐至宋,有立春製作剪彩樹的民間習俗。“剪彩花前燕始飛”,“剪彩作新梅”,都是用紅綃剪花,唐崔信明有“楓落吳江冷”句,得句一時,第三句就是用此詩意。楓樹新出紅葉,象是仙人杵下餘留的丹砂,是宮廷剪花剩下的紅綃。作者把楓樹寫得清美而孤單。
 
“幾點朱鉛,幾度怨啼秋暮”。楓葉上的紅色,已經經過幾番暮秋涼雨。詞人在這句賦予楓葉可以怨啼的感情,用擬人化的效果,準確而生動地表達了楓葉的變化。
 
“驚舊夢、綠鬢輕凋,訴新恨、絳唇微注”青色的楓葉,在秋天變紅,恰似舊夢消逝堪驚,綠鬢已容易地凋謝了。紅色楓葉又像微點絳唇,在訴說新恨。
 
“最堪憐,同拂新霜,繡蓉一鏡晚妝妒。”緊承上文。用“憐”“愛”表達楓葉之變化。“繡蓉”,如錦繡似的芙蓉,即荷花,“鏡”指水面。紅荷對經霜楓葉之紅艷生妒,則楓葉顏色之惹人憐愛可知。王沂孫意在表達出,芙蓉仍是荷花,池水卻成妝鏡。一“妒”字,把荷花人格化。為什麼不是“芙蓉如面”的美人臨鏡晚妝,嫉妒楓葉之艷色?因為前有“同拂新霜”一句,則知非與楓葉同時之植物秋荷莫屬也。
 
下片由“愛”生“憐”,寫出憐惜紅葉之意味。
 
“千林搖落漸少”秋天到了,“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何事西風老色,爭妍如許”。只有楓葉獨自鮮紅如初。西風中的深老的顏色,因何還能這樣爭研斗美?“二月殘花,空誤小車山路”。平鋪開來,對紅葉之貌美,極度讚揚。
 
“重認取、流水荒溝,怕猶有、寄情芳語”。用唐人御溝紅葉題詩的典故用來。借指紅葉雖已落下,但自然有情有義。唐宣宗宮女有《題紅葉》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這裡說更應再仔細辨認一下荒溝流水中的紅葉,希望有唐宮女一樣的寄託情思的芳美詩句在上面。
 
“但淒涼、秋苑斜陽,冷枝留醉舞。”照應“重染吳江孤樹。”白居易《醉中對紅葉》:“醉貌如霜葉,雖紅不是春。”比紅為醉酒之貌。姜夔《法曲獻仙音》詞:“誰念我重見冷楓紅舞”,楓葉紅了,是天冷之故。“但”字承上轉折,御溝題詩的紅葉已不見了,只有斜陽臨照和冷楓上的紅葉依舊。從“秋苑”到“醉舞”烘托出一種淒涼境界。以“淒涼”二字包領,表現了萬分無可奈何的情緒。
 
紅葉即是楓葉。在這首詠紅葉詞中,詞人抒發對秋天楓葉的自我感受。隨心想象,因而寫得是一片憐愛哀惋情緒。詞為賞紅葉而寫,所以意在為紅葉傳神,紅葉卻被賦予幽美而孤寂淒清的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作者因寄所託,反映了自己一種心境。
綺羅香·紅葉
 
 張炎
 
萬里飛霜,千林落木,寒艷不招春妒。
 
楓冷吳江,獨客又吟愁句。
 
正船艤、流水孤村,似花繞、斜陽歸路。
 
甚荒溝、一片淒涼,載情不去載愁去。
 
長安誰問倦旅?
 
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
 
謾倚新妝,不入洛陽花譜。
 
為迴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
 
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
 
 張炎詞作鑑賞
 
本詞大約作於1290年冬。其時,張炎年四十三歲,為應元政府寫經之召而被迫北行。行之大都(今北京),感傷亡國之情頓上心頭,遂借眼前之“紅葉”抒發其亡國遺民的飄零身世和忠貞愛國的高尚情操。
 
起首兩句:“萬里飛霜,千林落木”,以對仗句開頭,寫氣候的寒冷和萬木之凋零。第三句:寒艷“,然而是此時春花早謝,已不可能為它們所妒。三句表面寫景,實則句句抒情,以嚴寒比之元統治的殘暴,以紅葉象徵寧之遺民,而以春卉指斥此篇之主旨也。”楓落吳江,獨客又吟愁句。“以”楓冷吳江,既寫出停船泊岸的過程,又描寫了目睹紅葉飛舞似花而令人魂系“歸路”的心情,形神兼備,相得益彰。“甚荒溝、一片淒涼,載情不去載悉去”,茺溝。“紅葉載表”原出自唐孟棨《本事詩》所記“聊聊一片葉,寄與有情人”之情詩。在此作者以反話,紅葉本是載情而去,而此時自己心情悽苦愁悶,流寫的紅葉僅能載愁了。以片為止,主要寫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
 
下片寫身在京都而感生的家國身世之感,以人與紅葉相映,顯得自然渾化。“長安認問倦旅”,“長安”在這實指元大都,“倦旅”指自身感傷無心做事。羞見衰顏借酒,飄零如許“,用自己烘托紅葉。前白化用前人”衰鬢霜供百,悉顏酒紅“(鄭谷)之句表現人生曲折,直現遺民身世。後句更表現出人之飄零、憔悴身現如同落葉也。”謾依新妝,不入洛陽花譜“。”洛陽“”新妝“皆暗牡丹,倚新妝”一語出自李的詩句“借問漢宮誰相似?可憐飛燕作新妝。”本句表面上說“紅葉”非花不能載入《洛陽牡丹記》、《群花譜》這類的花譜,實則勉勵紅葉們不要艷羨春花,隱含著作者的清高的志向和對新貴的諷刺。“為迴風、起舞尊前,盡化作、斷霞千縷。”寫紅葉隨風飛舞落於夕照晚霞之中的飄零遭遇。紅霞雖為斷霞,無力回天,但紅葉這一光彩表明了遺民們的丹心碧血,堅貞的氣節。“記陰陰、綠遍江南,夜窗聽暗雨”,表達了紅葉雖有過綠蔭如新加坡之盛況,而如今也只能“夜窗聽暗雨”,回憶昔時的美好時光了。今昔盛衰、故國興亡之感,一語道破。
 
全詞圍繞紅葉,扣緊題目。似寫紅葉而實非寫紅葉,其妙處在不即不離。故此詞為一詠物之佳作。陳廷焯評之“情詞兼之”即景抒情,備寫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紅刻悴為工“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