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寡婦

近年來,網路遊戲的崛起,也讓“網遊寡婦”應運而生。對於越來越多因丈夫沉迷網遊引發的家庭問題,專家建議妻子平時應該加強和丈夫的溝通,且注意溝通技巧,在理性態度之外,也要注意用感性的方法。

網遊寡婦簡介

網遊寡婦指那些因為丈夫沉迷網遊而“被拋棄”、“被冷落”的人。她們被形容為一群雖然有著夫妻名份,卻形同單身的怨婦,“在落寞惆悵的精神世界裡,在似有若無的物質曠野中,孑然獨處,顧影長嘆”。
網路不僅搶走或者盜走了人們的時間,而且正在沒收許多剛剛建起的小家庭。據說,自從網遊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居家男人終日抱著電腦消磨時光,他們輕則表現為對家務事不聞不問,重則因沉迷網路而丟掉工作,因此喪失經濟來源。可以佐證的是,而今不少離婚案件,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婚姻一方沉迷網路遊戲。所謂“一方”,也表明“網遊鰥夫”同樣可能存在。

上網成癮引發80後婚姻問題

據北京市法院2009年11月28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0後夫婦離婚案件中,20%與男方網路成癮、沉迷於網路遊戲有關。
海淀法院民二庭近兩年審理的100多起離婚案件中,夫妻雙方均為80後的占一半以上。在80後離婚案件中,20%與婚姻一方沉迷網路遊戲有關。具體表現為:男方沉迷於網遊,終日在電腦前消磨時光,輕則表現對家務事不聞不問,重則因沉迷網路而丟掉工作,喪失經濟來源。這些因網路成癮而出現的因素不免給婚姻生活帶來危機。網路成癮現象在現在的年輕人中並不少見,對此,專家提醒,年輕人應學會控制自己的上網行為,否則可能沾染上網強迫症,以致危及婚姻生活。
網路成癮的人每天有事沒事都喜歡坐在電腦面前,即使沒有明確的目的也是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該下線的時候不下線,他們一天不打開電腦、不上網就會不自在。實際上這些表現或多或少都帶有強迫性質,即心理學上講的“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特徵”的相關障礙。
如果維持對網路的痴迷狀態不加控制就完全有可能發展為典型的上網強迫症,到時候,主體的社交能力、軀體機能都會遭到嚴重破壞。就像上文描述的那樣:對家人漠不關心,對家務事不聞不問,喪失經濟來源。如果婚姻的一方處於這種狀態,婚姻生活當然難以繼續。

相關案例

遊戲導致家庭破裂?網遊寡婦遭遇網遊情敵威逼
網路讓很多人從陌生人變成最熟悉的人,我見過很多網友最終喜結良緣的例子,但是網路也鑄成了一批網遊老公和網遊寡婦,一些人撇家棄業,夜以繼日的沉溺網路遊戲中,連起碼的夫妻義務都不想張羅,在遊戲中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比修佛理禪之人都虔誠,他快樂,可是有人不快樂,這是一種新型的家庭軟暴力,受害群體就是一些有著夫妻名份的男女們,這是我一個網友的遭遇:
我25歲時在網上遇上老公,那時候我們都玩奇蹟遊戲,遊戲裡我們相識,相知,後來我們在遊戲裡結了婚,我喜歡幻想,更相信緣份,冥冥中我就認為他是我的一輩子想要依靠的人,我不想錯過。跑到二千公里外的古城西安找他,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我就認出了他,他也一樣很激動。我們將網戀變成真實的愛情,他話不多,卻能了解我的心事,他不是很帥,但很有男人味道,他沒有錢,會把最好吃的東西都讓給我吃,他好像就是為了量身定作的男人,一直到最後我們走上了紅地毯後都感覺不可思議,婚後我們一直陶醉在兩人世界裡。
在我們自己的小天地里沉醉著,雖然事後我發現他其實必不會照顧人,並不懂得生活,但我一點也不介意,只要他對我好,愛我,我可是照顧她,每天我都像個小婦人一樣,買菜,洗衣做飯,他的一點點誇獎,我都會樂的屁顛屁顛的。他也開始慢慢的改變生活習慣,比如會給我做頓早餐,我身體不舒服里,幫我洗衣服,可是有一點我一直都無法改變他,就我們的媒人---網路遊戲,我成了實打實的“網遊寡婦”。
有時候我在做菜時,他在玩遊戲,我說沒有鹽了,讓他去樓下買,他就會大嚷,還說我:做菜之前想什麼了?弄的我啞口無言,我洗澡時,讓他遞我浴袍,想親熱一下,他會說我俗不可奈,讓我不要打攪他。我們開始吵架,這時候我就懷疑當初在網上聊天時,他為什麼不是這樣,婚後面對面的說話,卻成了這個樣子。我不玩遊戲後,他還是在玩,我看電話,他玩遊戲,經常到後半夜二三點鐘不睡覺,影響我的睡覺不說。他還將工作也辭了,因為他是作業務的,玩上遊戲以後,整個人的表達能力和溝通方式都降低了,他變的無法與人溝通。整個家的開銷,都由我一個女人在外面拼搏,就連我玩孕的時候他也沒停止過遊戲,現在孩子一歲多了,送到我父母那裡由他們撫養,連生活費我都沒給拿過一分錢。
結婚三年多了,我提離婚,她和我解釋說他能分清網路和生活,他們就是一起玩遊戲的稱呼,為了升級,沒有別的事。他可以不玩遊戲,只要我不離婚。他把遊戲都卸載了,並張羅著出去找工作,我以為他能真的回心轉意,可是我發現他每天都對著電腦發獃,想打開又不敢的樣子,對我也沉默,多一句話都不願意和我說。一天夜裡睡覺做夢,還在叫著他網上老婆的名字。而且我還發現那個女人總是給她發信息,他調成震動,看完就刪掉。我偷偷的買了一張新卡給他,把舊卡偷偷的扔掉,他和我大發雷霆,說我不尊重他。我把事情說出來,他不吱聲了,我告訴他,如果再看見那個女人發信息,就離婚,哪怕只有一條。
可是更生氣人的事情發現,一天半夜十點多鐘,我家的固定電話響了,我接起來後是個女人,一下就聽出來是那個網上女人,我說他不在,讓她以後不要再打來電話。可我白天工作,又怕那從打到家裡來,我連著請了幾天假在家,每天電話都會連著響好幾次,都是那個女人打來的,還換了幾個電話號碼往裡打,陌生的號碼我都沒有接,到現在為止,半夜經常幾十個電話打進來,後來氣得我把電話線拔掉了。
有一次,氣的我實不忍不住了,接通電話,先是大罵了一通,那個女人也在電話里罵我,說我管制老公上網,說我用下三爛手段,罵我是黃臉婆。我問她到底想要乾什麼?她的要求就是讓我老公領他上線上升級?陪她玩遊戲?我讓他找別的人,她說他只愛我老公一個,讓我放手,如果不答應,就要來我家抄家。真是沒有素質,氣的我把電話掛掉了。老公在屋子裡來回的轉圈,我問他是不是想接電話,他沒吱聲。我問她是不是愛上那個女人,也不吱聲,如果他真的愛上那個女人,我會和她離婚,可他從來不表白,我現在該怎么辦?
畫簾卷輕霜的回覆:
我想你現在最主要的先治療好你老公的網癮,你們從相識到現在也有四五年了吧,他都一直沉迷遊戲,這就是癮,如同毒癮一般,需要戒掉的,心理醫生說網癮只是中間的環節,而是心理的扭曲問題才造成他們無節制的上網,無節制的上網又導致離更多的心理問題和身體問題。是家庭原因,還是工作原因造成的,這應該由你自己去找,去分析。有些人喜歡在遊戲中呼風喚雨,那是在真實中找不到的。時間一常,他開始分不清真實和虛擬,
再看看自己哪裡做的不好,責人先責己嗎。不要再提離婚的事,我知道你並不想離婚,你只想威脅他一下。不要總擺出一副冷冷的,居高臨下的面孔,他的心情會如雪上加霜一樣。多領他出去走,多和人溝通,找些朋友聚聚,找回他原來的表達能力和信心,要有耐心和熱情,為了孩子,為了自己,你應該幫助他脫離出來,好好想想。如果實在不行,再想何去何從的問題。
對於一個心已經屬於別人的男人,還有什麼好留戀的?
他難道不應該為自己的軟弱與不尊重你付出代價?
不過,這種事,又關遊戲什麼事,關網癮什麼事啊。男人要花心,去打個麻將、唱個歌都有機會的。

相關評論

“網遊寡婦”誰是真正的第三者?

“80後的目標是製造08後”。現在大多數人嚮往奔放自由,而不是循規蹈矩。這在從戀愛牽手到婚姻紅地毯的過程中尤為明顯。門當戶對的包辦婚姻,被狠狠踐踏在腳底,“閃婚”的一見鍾情,更符合現代人的思維模式。年輕的快樂教條,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黃花又何妨?
“網戀”的熱潮已經退卻,比起前些年的“聊天室”時代,顯得不再那么引人矚目。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易,儘管當初的弄潮兒紛紛成家立業,偷腥的貓依舊不甘於主人餵食的平淡。心癢難耐的夜晚,必須在不為人知的陰霾里,手指飛快的掠過鍵盤滑鼠,重操就業起來——在網路遊戲中尋找獵物。
“網遊寡婦”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種現象,而且絕對不是個例,標準的“網癮”傷害。如同當年的“足球寡婦”一樣,愛情已落幕,悠悠浪子心。現在快節奏的世界,男人作為家庭的頂樑柱,在外面裝孫子的身心疲憊,回家還要成天笑逐言開,又不是機器人。我們也需要發泄——玩玩網絡遊戲,抽抽菸,似乎成本低廉,沒礙著誰不是。怎么一到老婆這兒,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呢?
網路遊戲里的第三者,它不是特定的某個人,只是幻想出來的特別形象而已,為了逃避瑣碎的嘮叨,和不必要的爭吵。換言之,網路遊戲就像男人的小老婆,疼愛再三,精神出軌。估計這一觀點將會被很多女性朋友所唾棄,但這就是事實,莫須承認或者否認。如果你真的了解你的丈夫,就應該知道“網路遊戲”和他之間的緣分,比你倆的結識要早的多——婚姻才是網路遊戲的第三者?還蠻可笑的。
愛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和欲望。甚至可以斷言,“有愛,才有全世界”,誰生下來也不是和尚、尼姑。所謂“四大皆空”和“色即是空”,本身就充滿了神學與哲學之間的對立辨證思想。否則世間那么多愛情童話、言情小說和肥皂電視劇,總不是編劇作者們的異想世界吧。包括前些日子,央視動畫城不也因為涉嫌“愛情”元素,而遭到憤怒家長的組團狀告么?
家庭,是一紙文書?還是圍城墳墓?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一個問題,古語有云:“清官難斷家務事”。再如《白娘子傳》里的白素貞為了搭救許仙,水漫金山傷害無辜平民百姓,可後世多少眼淚為白素貞而流,又有多少咒罵禿驢法海多管閒事,寧拆十座廟,不毀一家親,大抵說的就是這個事兒。“七年之癢”的起止時間很耐人尋味,就家庭本身而言,如果不能從愛情升華到親情,是無法抵禦大風大浪,修成正果的。
網路,是一個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的虛擬交流平台。越是神秘的東西,往往伴隨著危險和刺激,卻輕易喚起內心的疑問好奇,並成功瓦解潛意識中的層層防線。脫掉長期壓制的世俗面具以後,最原始的本性開始暴露在陽光下。在更廣闊的天空,拋開現實的成敗,沒人關心你的樣貌,沒人關心你的身高,只有兄弟,只有情人,我願意來就來,願意走就走。“責任”二字,只是隨風飄散的順水落花。
遊戲,不論是網路遊戲,還是視頻遊戲,形式其實並不重要。剛才朋友說“讓我開心的就是遊戲”,這是怎樣一種大智慧呢?歌詞呢喃著,人生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小瀋陽又說道,眼睛一閉一輩子過去了。這些形容現如今的網路遊戲,再適當不過了。我們從一款遊戲奔赴另一款遊戲,享受片刻的歡愉,情仇愛恨的迷離,就像夜光杯中的猩紅葡萄酒,喝到最後,亦是芬芳醉人。
很多朋友支招,冷戰,回娘家,離婚,這是幫倒忙?還是看熱鬧?兩人感情基礎不穩定,性格不互補,再怎么撮合也是無用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算感同身受,也無法頂替、或者解決當事人的痛苦。這是不是網路遊戲的又一大罪狀呢?還是個人自制力的問題?
就算沒有網路遊戲,乏味可陳的婚姻,一樣會逼迫彼此向左走,向右走。存在是另一種死亡,女人是不是應該從自身尋找原因,你的索求,你的問責,是否刺傷了原本就流著鮮血的傷口?
無獨有偶,這個詞是不是該放在這兒,點亮未來的道路。

專家剖析:

1.網癮屬於心病。
心病還需心藥醫,沒有化學物品綁架神經,對付起來應該不至於那么難。我覺得你要了解你丈夫到底對人生的哪個部分不滿,大家坐下來分析討論,看看有沒有改進的辦法。如果他寧願要一個更不完美的未來,那就成全他好了……
2.乏味可陳的婚姻
如果現在讓他著迷的是網路中的虛擬世界,是不是說明你給他的已經沒有吸引力了?你是不是也該檢討下自己……找個時間跟他好好談談,我相信人與人之間只要有溝通,就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他沉迷網遊也許是另一種希望引起你關注的形式。
3.理智自律
一個正常人,平時都是自律的,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內心是沒有想法的。如偷菜遊戲,客觀上允許正常人“犯法”,迎合了大家的心理,所以受到歡迎。一種新興事物從出現到被人痴迷,最少的只需要兩個星期,最多的也就幾個月。從時間和網友的表現看,很多網友已經在這一階段“發病”。對玩“偷菜”有了異常反應的這些人,要像戒網癮一樣約束自己,“合理安排時間,減少上網時間,理智對待遊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