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模仿症

網路模仿症

網路模仿症,是指青少年在接觸到網路的暴力、色情、犯罪等不良信息後在現實社會中模仿實現的現象。因為網路信息傳播快、更便捷、更形象,隨著網路的越來越普及,網路模仿症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由來

網路模仿犯罪網路模仿犯罪

網路世界,對青少年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與此同時,他們強烈的模仿欲也會在這個虛擬空間得到極大滿足,甚至把網路上披露的一些犯罪情節,直接變成現實版,最終走上犯罪道路。受不良網路信息影響誘發刑事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趨勢,尤其是一些沉迷網路的青少年,由於心理發育不成熟,自控能力相對較弱,極易受到一些極具煽動力的暴 力、色 情、賭 博等視頻或遊戲的負面影響。在獵奇心理作用下,他們就會去模仿,在不知不覺之中觸犯法律,走上犯罪道路。

形成原因

首先是網路色 情泛濫。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別容易模仿,接受暗示,網路上的色 情淫 穢的信息很容易引發青少年的性犯罪,因此網路色 情已成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誘因之一。其次是網路暴 力升級,容易使青少年產生暴 力犯罪心理。充滿暴 力內容的遊戲便是其中之一。此外,網路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扮演“方向盤”的角色,引導某些人選擇某種特定的犯罪活動。

網路道德的無責任狀態,對青少年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毒化他們的心靈,甚至誘導他們犯罪。對於自我控制力不強、心理又極其脆弱的青少年而言,一旦缺少社會和道德規範的約束,更容易放縱自己的網路言行。不良網路信息引發青少年的一系列網路社會問題,進而凸顯青少年的道德失范現象。

典型案例

2012年5月,23歲的蒼南人洪暉(化名)因涉嫌搶劫罪,被蒼南縣檢察院批准逮捕。在此之前,他只不過是生意賠本、賭博輸光的倒霉蛋。恐怕誰也不曾想到,他會幹出打劫金店的驚人之舉。“我只是偶然在網上看到一段男子持鐵錘搶劫金店的視頻,結果頭腦一熱,自己就去搶金店了。”他懊悔不已,但一切都已太晚。
福建女孩熊某2012年24歲,案發前在永嘉縣一家閥門廠上班。原本有著大好年華的她,卻由於一段網路視頻戛然而止。視頻講述一個人偷配朋友家的鑰匙,並趁著朋友外出時行竊。這讓她覺得很刺激,躍躍欲試。第二天,熊某偶然借同事張某的鑰匙擰螺絲,就在那一瞬間,她突然想到那個視頻,於是偷配張某家的鑰匙,向公司請假溜進張某家,偷走筆記本電腦、太陽鏡、手錶、相機等物品,經鑑定價值為8204元。直到被警方抓獲,她竟然還只是覺得這種做法好玩,壓根沒想到自己已經犯罪。
2012年,22歲的山西男子趙某更為誇張。趙某曾在忻州一所武術學校學習,一段劫匪搶劫銀行的網路視頻,讓他萌生搶劫的念頭:在體育用品商店購買發令槍和仿真槍進行改裝,先後搶劫省城9家酒店和大型洗浴中心,搶劫現金4萬餘元,全部揮霍一空。當然,他最終難逃法網。

危害

網際網路的匿名性給網路有害信息提供滋生蔓延的空間。過去,渲染暴 力、淫 穢的不良內容往往通過書籍、光碟進行傳播。如今,網路成為首選的方式。網路的傳播速度更快、更便捷、更形象,危害性也更大。同時,匿名狀態下的網際網路,言論、行為尺度較寬,一些不法分子藉助虛擬身份,在網上發布大量不良網路信息,從而使得很多網站充斥違法有害信息,成為誘導犯罪的重災區之一。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顯示,青少年犯罪中,有70%以上是14歲至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其中又有80%的未成年人犯罪是由於受網際網路色 情、暴 力等內容影響而誘發強 奸、盜竊、搶劫等嚴重犯罪。

網路文化分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4年01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4年01月IN辭彙總 | 夫妻吵架紅線 | 網囤年貨 | 趕趟兒式生活 | 網路黃牛 | 微夫妻 | wifi待客 | 職場紅眼病 | 職業換鈔人 | 慢愛 | 重啟一代 | 精神贍養 | 近親相憎| 翹班族 | 螢幕近視 | 蒲公英心態 | 紅眼動車 | 網路模仿症 | 睡眠慣性 | 吉格勒效應 | 壞天氣婚紗照 | 人肉代購 | 彩虹效應 | 懶居生活 | 啃小族 | 嬰兒錯覺 | 悄婚族 | 失眠城市 | 體重時差 | 雙高月光族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