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商學院

網紅商學院

網紅商學院,是隨著網紅經濟的火熱出現的一種網路紅人定製學院。不少網路紅人能夠聚集起大量的冬粉,又通過自媒體、個人工作室、網路“推客”、為公司代言等,獲取一定的價值,於是,“網紅”經濟就這樣產生了。網紅的高收益引起投資者注意,紛紛成立網紅商學院批量生產網紅。到2016年5月,國內已有四五家網紅商學院,並開始出現競爭。

背景

網紅商學院網紅商學院
2016年,隨著“papi醬”拿到巨額投資,網紅經濟站上了風口,在“網紅經濟”研究者、微博大咖、大V們口中2016年已被定義為“網紅”元年,並且將芙蓉姐姐鳳姐劃為網紅1.0版,將“papi醬”、“羅休休”、“艾克里里”等,跨內容、電商、網際網路等多個領域的網紅定義為2.0版本。“網紅”年收入可達300萬元,賺得比一般明星還要多。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近期網紅商學院大量出現,批量生產網紅。

在各大網路直播平台上,更多的冬粉在打扮妖嬈、聲音甜美的女主播面前“舔屏”。為博紅顏一笑,冬粉們不惜花重金給主播們送各種虛擬禮物,禮物雖是虛擬的,但花出去的則是真金白銀。如果花的錢足夠多,還可以向女主播提要求,為自己唱首歌或者給自己“打廣告”。

一份網路直播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目前(2016年4月)約有200家網路直播平台,近一半網民表示看過網路直播。另一方面,網路直播也廣受名人和企業追捧。雷軍為推銷小米新品,當了一晚直播網紅,還不時向冬粉要“掌聲”和“鮮花”。更早些時候,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也參加了一次24小時直播活動,將自己10天的生活進行直播。

現象

網紅網紅
2016年,網紅經濟成為網際網路時代又一個風口,站在這個新的風口,一大波網紅商學院應運而生。2016年2月,天使投資人丁辰靈就創辦了號稱中國第一個網紅商學院,據其介紹,網紅商學院火到“每一期150個名額都很多人候補,一場活動4小時門票搶空”。

2016年5月初,全國首家網紅經濟研究院在山東青島成立。研究院創始人青島大學2010級學生孟得明介紹,網紅經濟研究院主要業務之一就是為網紅提供包裝推廣以及為企業定製網紅行銷方案。

5月11日,一家名為中視科技的網路公司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因其投資方包括黃曉明、迅游科技董事長章建偉等,備受關注,而該筆融資將用於建立一家“歡聚網紅商學院”。通過微整形和語音技術,將網路主播從外形到聲音進行全面包裝。而黃曉明等人投資的中視科技,也將融得的5000萬元用於建立與其他商學院不同的是,這家網紅商學院提出了明確的網紅包裝術:微整形加變聲包裝。

種種跡象表明,網紅已經到批量化生產的程度。“光我知道的,現在國內就有四五家網紅商學院,這個領域也有競爭。”知名電商分析人李成東透露。

原因

papi醬示範作用

網紅經濟成為風口,與2016年出現的超級網紅“papi醬”不無關係。“很多人都不會想到,網紅也能融資,但papi醬就做到了,獲得了1200萬元融資,並且估值達到3億元。”有了成功者的標桿示範作用,越來越多渴望成名的人加入了網紅隊伍。

網紅收入高

一份網上流傳的“某直播平台金牌主播價目表”顯示,該平台身價最高的主播,簽約價高達一個月200萬元。儘管簽約價不等於直播網紅的實際收入,但最終落入主播口袋的仍然不少。“目前頂級的主播年收入可達300萬元。”業內人士透露。

“網紅”年收入可達300萬元,賺得比一般明星還要多。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近期網紅商學院大量出現,批量生產網紅。

難題

網紅商學院網紅商學院
黃曉明投資網紅商學院沒有投資邏輯可言,只是因為現在網紅是熱門,有商業價值,大家都在投資網紅。而迅游科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此次投資是迅游科技董事長章建偉的個人投資行為,“不知道他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在李成東看來,網紅商學院的思路並不複雜,“就是通過製造熱點造星,然後做IP進行商業變現”。“都希望培養出幾個papi醬,複製這種成功模式,達到成名的目的。”李成東說,網紅經濟以及網紅商學院的出現,與造星模式的轉變有關。

但李成東也認為,網紅商學院希望通過培訓包裝“生產”網紅並不容易。“培養肯定是培養不出來的,因為網紅首先要具備相當的天賦和基因,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包裝。”李成東說,另外,網紅只有通過變現才能實現其商業價值。“現在除了一些大明星,一般的草根明星商業變現能力都不怎么樣。”

另一方面,直播網紅為保持熱度,吸引冬粉眼球,直播的內容都談不上高雅。直播網紅稍不留意也會觸犯紅線。

“在真正執行中,從培養網紅,到網紅的商業化變現,還存在很多問題。”李成東說,網紅商學院這種模式雖然有價值,但也不能誇大其價值,“正統路線培養出來的明星都很少,何況更容易被遺忘的草根明星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