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診治標準

網癮診治標準是由衛生部精神衛生處擬定的,用於網癮診斷和治療的標準。之前治療網癮的方式有電擊治療、藥物治療等,雖然衛生部已經叫停了電擊治療,但並沒有叫停藥物治療。

簡介

2009年8月衛生部精神衛生處表示:對於網癮的界定標準和治療規範,衛生部有兩個項目,由兩家機構在做,但至今還沒有得出一致結論。兩個項目屬於正在進行之中。有望2009年年底前出台標準,然後再推薦各地使用。

制定背景

網癮問題很嚴重。為了更好地幫助網路成癮患者告別網癮、健康回歸社會,及時出台診治標準成了當務之急。中國的網路遊戲用戶以18至30歲人群為主,日均上網2至3小時的用戶以及玩1小時以下網路遊戲的用戶最多,占63.5%。一項調查報告顯示,中國13歲至17歲的青少年在網民中網癮比例最高,大學生網路成癮率達到9%以上。

專家指出,網路成癮是指個體反覆過度使用網路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其後果可導致性格內向、自卑、與家人對抗及其他精神心理問題,出現心理障礙,部分 患者還會導致社交恐懼症等。為此,全社會都發出一個聲音:救救孩子。

項目規劃

網癮界定標準和治療規範的兩個項目是2009年年初提出來的,參與項目的兩家機構分別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和湖南長沙的一家治療中心,後者隸屬於湖南湘雅醫學院。這兩家專業機構也在做試驗性的治療。衛生部精神衛生處寄希望於專業機構,希望他們能早一點拿出標準來,早一點進行推廣套用。目前兩家機構的項目進行到何種程度,衛生部精神衛生處人士表示不清楚 。

治療見解

衛生部精神衛生處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我不太贊同藥物治療網癮,藥物治療只有網癮到一定程度,出現嚴重症狀才可以用。至於什麼樣的症狀是網癮的嚴重症狀,這還需要等網癮標準出台之後才能判斷。

專家分析

衛生部有專家對網癮青少年進行過分析,結果歸因於“孩子成長方式太單一”。專家表示:遊戲很有吸引力,孩子在接觸中,感受到它的豐富,興趣點轉移到遊戲上了。治療網癮最重要的,是通過生活技能訓練,讓網癮青少年的興趣點從上網中轉移出來,轉移到現實生活中,並感覺到豐富和快樂。衛生部精神衛生處也在和一些機構進行接洽,比如北京歡樂谷、太陽宮等主題樂園或公園等地,來對網癮青少年進行生活技能訓練。這種地方占地廣,活動多樣,而且還可以模擬各種社會角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