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戰船

維京戰船

維京戰船是維京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材料取自高大筆直的橡樹,維京戰船較輕,船窄,又很耐風浪,由於吃水淺,速度快,轉向靈活,十分適合遠征異地時突襲式的掠奪活動。

簡介

維京人的船是維京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維京人的一切都與他們的船有密切聯繫。維京船製造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筆直的橡樹。維京船分為戰船和貨船兩類。戰船較輕,船窄,靈活輕便,又很耐風浪;而貨船的船身又高又寬,船體也很重,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載重航行時可保持穩定。兩類船都有通常所說的彎曲船首,用一整塊完整的橡木精雕細刻而成。
復原圖
維京戰船由於吃水淺,速度快,轉向靈活,十分適合遠征異地時突襲式的劫掠活動。但由於維京戰船甲板是露天的,因此不能起到擋風遮雨的作用。風雨和巨浪仍然使維京人又冷又濕,凍死人和夜晚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見的事。由此可見,維京人的這種穿越大海的征服行動無疑必須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堅定的毅力,在取得勝利之前首先要忍受極大的痛苦。因此維京人這個名詞從中世紀強烈的貶義到了今天又帶有勇氣的含義。

成就

維京時期大約可從公元8世紀後期算起一直到11世紀。維京(Viking)一詞是挪威語,後譯為海盜。維京人建造了槳帆並用的狹長型船隻航行於北歐海域,這類船總稱維京長船,利用它維京人進行海上劫
掠和探險。
維京民族生活在澤蘭(Zeeland)和荷蘭一帶,早在紀元前後,他們就是著名的海洋民族。他們從公元4世紀開始一直到8世紀,特別在英格蘭海岸進行過多次劫掠性的航海活動。公元8世紀維京人逐漸在南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定居下來,形成多個王國。861年維京人發現冰島,並開始定居於此地。983年,維京探險者埃立克·勞埃德到達格林蘭,據說他的兒子利夫·埃立克森於1000年到達北美洲,在今天的波士頓登入,抵達北緯42度。這些海洋探險活動在當時非同小可,要求有非凡的勇氣和活力及大批海船。在維京時代,北歐人特別是挪威人改進了他們的造船技術,通過若干世紀的努力,把維京船的造船技術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維京船隊中不僅有非常瘦長的戰船型的划槳長船,還有人們所熟知的帶輔助帆的較寬的槳船以及寬大的貨船。

現代模型

1980年1月,挪威海員工會贈中國海員工會。
挪威贈中國模型
這件錫合金帆船模型,根據古代北歐維京人(Viking)的木製帆船原貌製作。船身寬大扁平,首尾尖細,向上翹起,兩側船舷各飾一排九個圓形盾牌。船艙中心豎立著一根高高的桅桿,單桅帆較大。維京人早在五至九世紀就從事航海術和造船術,並憑藉這種首尾高峻的木帆船,不僅占領了北大西洋上包括英倫三島在內的大小島嶼,而且在1000年以前就曾橫渡大西洋,發現了格陵蘭島和北美大陸。古代維京人勇敢探險的進取精神和卓越的造船藝術,已成為挪威人的驕傲,奧斯陸航海博物館收藏有維京船。這件維京船模型,底部焊有托架,上鏨挪威文“SJQMANSFORBUND.NORSK”字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