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冰皮月餅

綠豆冰皮月餅

冰皮月餅指以糯米粉為餅皮的主要原料,經熟制後制皮、包裹熟制的餡料、成型、冷藏製成的月餅。冰皮月餅不同於傳統月餅,傳統月餅的皮料高糖、高油,經烤製成金黃色,而冰皮月餅一改傳統做法,無需烤制,餅皮柔軟潔白略有透明感,且無論是脂肪、熱量還是膽固醇含量,均低於傳統月餅,屬環保健康類產品。綠豆冰皮月餅,其表皮為冰皮,在冰皮內有綠豆餡。

歷史起源

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中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據說起源於唐代。《洛中見聞》曾記載:中秋節新科進士曲江宴時,唐僖宗令人送月餅賞賜進士。

北宋之時,在宮庭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綠豆冰皮月餅 綠豆冰皮月餅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為“探花”。而後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遊戲取樂。

飲食文化

漢族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讚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酌中志》說:“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經過元明兩代,中秋節吃月餅、饋贈月餅風俗日盛,且月餅有了“團圓”的象徵義。經清代到現代,月餅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原料、調製方法、形狀等的不同,使月餅更為豐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蘇式、廣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月餅不僅是別具風味的節日食品,而且成為四季常備的精美糕點,頗受人們歡迎。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畫,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回響。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起回響,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訊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來越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綠豆冰皮月餅 綠豆冰皮月餅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製作方法

製作原料

糯米粉 250g

綠豆餡 200g

椰奶粉 25g

水 200ml

植物油 10g

綿白糖 1湯匙(15g)

具體做法

一.月餅皮製作:

2小煮鍋中放入椰奶粉、水、植物油和白糖,以小火加熱至微沸後立即倒入剩餘的炒制糯米粉(235g)中,然後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醒10分鐘。

二.月餅餡製作:

1去皮綠豆250g,洗淨,加水100ml,入鍋蒸15分鐘至熟。

2趁熱加入白糖40g,植物油10g,拌勻,再倒入攪拌機中攪打至細滑即可。

三.月餅製作:

1將醒好的麵團分成小劑子,擀成圓餅,中間放入適量綠豆餡包好,團成面球。

2將團好的面球在薄面中滾一下,然後放入月餅模中壓扁,脫模,放入冰櫃冷藏室冷藏30分鐘即可。

小貼士:

做好的冰皮月餅要放入冰櫃冷藏後再食用,這樣味道更好。

放入冰櫃時要以保鮮膜覆蓋,以防止做好的月餅脫水變乾。

綠豆冰皮月餅 綠豆冰皮月餅

可以用牛奶代替椰奶,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它餡料代替綠豆餡。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

大部分月餅常溫保存,即開即食。而像冰皮月餅、冰淇淋月餅等,則需要從冰櫃拿出來放一陣子解凍食用,口味更佳。

儲存方法

月餅的餅餡一般分為軟硬兩種,軟餡中含水分較多,只能保存7到10天左右,而硬餡月餅則可保存1個月左右。盒裝月餅,應將盒蓋打開,使其通風;另外,因月餅中含脂肪較多,存放時還應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

月餅要輕拿輕放,尤其是蘇式月餅因皮酥鬆,最容易破碎。如果餅皮脫落,不僅影響外觀,而且影響口味、質量,並且易受潮變質。

月餅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受熱受潮都極易發霉、變質,所以一定要將月餅存放在低溫、陰涼、通風的地方。一般來說,月餅皮軟、水分大、易變質,最好將月餅連帶包裝盒一起放入冰櫃冷藏室,食用前一小時取出,可保證它的口味。在25℃的氣溫環境下,杏仁、百果等餡心月餅可存放15天左右;豆沙、蓮蓉、棗泥等餡心月餅,存放時間則不宜超過10天;如果氣溫超過30℃,月餅存放的時間還應該適當縮短,一般不宜超過7天;至於鮮肉、雞絲、火腿等月餅,應隨買隨吃。

月餅存放時,不宜與其他食品、雜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應有的口味和特色。

禁忌人群

從中醫營養學角度來說,月餅多為“重油重糖”之品,製作程式多有煎炸烘烤,容易產生“熱氣“,或者胃腸積滯,因此,油潤甘香的月餅並非多多益善。

妊娠、產後因為孕育胎兒或哺乳特殊生理情況,在飲食上存在禁忌。妊娠期應避免食辛溫燥火的食物,以免傷陰耗液和影響胎孕;妊娠惡阻還應避免食用有腥臭和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對於產婦而言,產後常常亡血傷陰、瘀血內停,多虛多瘀,化生乳汁以養嬰兒,飲食應饑飽均勻,進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因此食用月餅更要注意。

不同體質的病人在食用月餅時有不同的禁忌:虛寒盛者忌生冷、寒涼餡料製作的月餅;陰虛、熱盛者忌辛燥動火餡料製作的月餅;水腫病人忌鹹餡的月餅;消渴病(糖尿病)人忌糖餡的月餅;熱證、瘡瘍、風疹、癬疥等患者忌食辛辣香燥餡料製作的月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