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蔭橋

綠蔭橋。 民國24年(1935年)重建。 民國23年(1934年)一盛姓男子騎馬過橋時,不慎跌入河中。

綠蔭橋。又名叫化石橋,位於新場鎮楊輝村6組。
明末清初始建。清同治十一年( 1872年)高鍾祿倡捐重修。民國24年(1935年)重建。三跨石板梁橋,東西走向,跨麥浦港。長16.5米,寬1.5米,高2.8米,淨跨度11.8米。兩側橋墩用石條砌成,中間橋墩用兩石條豎立雙拼而成,上有龍頭石,無欄桿,無石級。據傳該橋原系木結構小橋。民國23年(1934年)一盛姓男子騎馬過橋時,不慎跌入河中。回家後他把此事告訴母親,母親叫他趕快把橋重建,免得有人再遭不測。於是將橋易木為石。橋腳南側鑿有一對聯:“港闊橋狹難行須謀方便,子奉母命重建大發慈悲。”橋面南側刻有“祿蔭橋”三字及花紋。現石橋保存完好。關於祿蔭橋的故事傳說被編入1999年出版的《上海的橋》一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