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華鎮

綠華鎮

綠華鎮是崇明縣最年輕的鄉鎮,圍墾於1971年,地處崇明島西南端,是規劃中崇海大橋的橋頭堡。綠華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與三星鎮相鄰,北與躍進農場相接,東南部瀕臨崇明島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明珠湖;南與西緊鄰長江南北支,與江蘇省常熟市、海門市隔江相望,是長江分水嶺所在地。綠華鎮區域面積3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2萬畝,是上海市郊人均耕地最多的鄉鎮。88%的耕地種植柑桔,是上海市唯一的柑桔之鄉。西甜瓜、大白菜、禽蛋、淡水魚、牛奶、中藥材、香料和柑桔生產聞名上海市郊。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綠華鎮地處崇明島西南端, 70年代初圍墾於長江灘塗,全鎮轄區面積3745公頃,耕地面積1858公頃;總人口9267人,現有7個行政村,17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703戶。綠華以柑桔為主的林果面積共2.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5%;綠華水系發達,河網縱橫,全鎮共有縣級大河3條段,全長13公里;鎮級橫河23條,全長51公里;泯溝514條,全長260公里;西部建有上海規模最大的崇西水閘,東南部擁有崇明島上最大的天然湖明珠湖。綠華經濟發展迅速,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增加值1557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8217元。

行政區劃

綠華鎮現有綠湖、綠港、華星、華榮、綠園、華西、華漁7個行政村,18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245人,其中戶籍人口8995人、3715戶,外來人口1250人。全鎮有16個黨支部,黨員488名,建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托老院1個,中國小1所,幼稚園1所,社區學校、青年服務中心和老年服務中心三合一共用場地1處,在建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和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處。
綠華鎮 駐綠華路518號,郵編202151。

特色農業

綠華鎮地多人少,土地資源豐富,是上海市郊人均耕地最多的鄉鎮。主要經濟以特色農業為主,規模化、商品化、專業化程度很高。西甜瓜、大白菜、禽蛋、淡水魚、牛奶、中藥材、香料和柑桔生產聞名上海市郊。是上海郊區重要的副食品生產以及商品糧、西甜瓜、中藥材、香料和柑桔生產基地。
近年來,綠華鎮從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市場經濟體制下結構調整的路子,將原來發展“萬畝糧田、萬畝果樹、萬畝蔬菜”基地的思路,調整為重點發展“果樹生產、蔬菜生產、蟹魚養殖、中藥材生產”四大板塊;在綠化結構上實施調綠增效益,從發展常規綠化調整為重點發展特色果樹經濟林;從農產品結構上實施揚長擴規模,從多種經營、全面發展,調整為著力發展“果、蔬、蟹、藥、畜禽”五大特色產品。通過示範基地建設、綠化帶建設、田園連片區域經濟建設、農產品行銷經紀人隊伍建設以及早冬瓜為抓手的蔬菜工程,柑桔高位嫁接為抓手的調優工程,稻田養蟹、魚蟹混養為抓手的養殖工程,桔園養禽為抓手的畜禽工程等啟動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調優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農業總產值實現2個多億元。
綠華鎮農業特色明顯,主要以柑橘種植為主,總面積達2.8萬畝,是遠近聞名的柑橘之鄉。柑橘種植雖然具有規模優勢,但產業化水平差,農業附加值低。在柑橘產業的帶動下,綠華油桃、翠冠梨、香酥芋等特色農產品種植迅速發展,相成了高效生態農業的初步格局。

基礎設施

綠華鎮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村村通公路達153公里,自來水網改造達205公里;但全鎮的信息化水平偏低,有線電視用戶1200戶,寬頻用戶200戶,電話用戶2700戶。綠華生態環境較為良好,森林覆蓋率已達71%;綠華岸線資源豐富,岸線總長達17公里,其中-15米以上水深岸線達5.7公里,境內擁有一座與海門市相通的車客渡簡易碼頭。

投資環境

綠華鎮是規劃中崇海大橋的橋頭堡,除區位優勢比較突出外,還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是休閒旅遊資源開發優勢。綠華既有萬畝果林園,又有瀛洲西湖“明珠湖”,更有17公里的長江觀光岸線。轄區內鳥語花香、樹木蔥籠、桔海婆娑、風景如畫,充分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是都市人休閒度假的理想勝地。目前,綠華農家游(西沙風情游)已實施啟動。
二是綠色食品資源開發優勢。綠華農業結構調整起步較早,已形成了果、蔬、蟹、藥“四大板塊”,果、蔬、蟹、藥、畜禽“五大產品”的生產格局,農副產品比較豐富,可發展綠色食品加工。
三是深水港岸線資源開發優勢。綠華轄區長江岸線有17公里,其中5.7公里岸線平均水深—15米以上,據論證可興建20萬噸級的深水碼頭,是得天獨厚的儲備港。
四是土地資源開發優勢。綠華土地最大特點是屬鎮集體所有,便於流轉,且成塊成片,利用率高,開發前期費用省。

崇明縣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