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芽[經濟復甦現象]

綠芽[經濟復甦現象]

綠芽(green shoots)原屬園藝學辭彙。在全球經濟危機的陰霾籠罩之下,“綠芽”一詞開始頻繁出現於各種經濟報導當中,該詞因此衍生出經濟出現復甦跡象的含義。然而,“綠芽”的重新崛起卻並未激起大眾的熱情,反而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

基本信息

詞語起源

2綠芽(green shoots)衍生出經濟出現復甦跡象的含義

綠芽(green shoots)一詞與經濟掛鈎,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蕭條時期,1991年,時任英國財政大臣諾曼·拉蒙特(Norman Lamont)在一次會議中首次用“綠芽”來指代“經濟復甦的跡象”(early signs of economic recovery)。他表示:“經濟的春天就要到來,‘綠芽’又開始復甦了。”

詞語運用

2009年2月,摩根大通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Bruce Kasman)在他的言論中使用“綠芽”一詞並被《紐約時報》引用後,美國媒體開始廣泛地使用“綠芽”來描述國內的經濟情況。

各方觀點

2009年6月,紐約證券經紀公司Miller Tabak的分析師克雷森茲認為:“綠芽”的本意為植物發芽抽枝,而就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其微弱的增長態勢只相當於植物種子在土地之下的生長,綠芽尚未萌發。美國大眾亦普遍認為該詞過於簡單化,有粉飾太平的意味。

2009年6月末,美國NBC環球集團下的全球經濟頻道CNBC在網上發起投票活動,鼓勵網友提議並評選出最適合替代“綠芽”的表達方式。在已有900多名網友參與投票,而呼聲最高的一個詞是“meadow muffins”(牛糞、肥料),占全部票數的28%。

提議該詞的網友認為,這就像我們在經濟這片草原上施下了肥料,以期日後的迅速恢復。另有網友提名“bamboo roots”(竹的根莖),因為竹子的根莖要在地下生長3至5年之後才會破土而出,暗合當前的經濟形勢。還有讀者提議“auroral arcs”(極光弧)。他認為,雖然極光是夜晚極美的光華,但卻無法使白天更加明亮。同樣和“光”有關的是“a lighter shade of gray”(灰色的淡影),這一表達方式簡單卻極為精妙,意味著微弱的陽光已經照射進來,投下了淡淡的陰影。

而另一個富有創意的詞是“groundhogs”(土撥鼠)。在西方傳說中,土撥鼠能夠預測春天還有多遠。人們相信,每年2月2日,土撥鼠會走出洞穴,如果天氣晴朗,它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預示著冬天還將持續6個星期;如果陰雲密布,它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就說明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現象解析

一切都還未知,但無可置疑的是,“綠芽”的出現是龐大的凱恩斯身影復活的必然結果。各國政府的大輸血,經濟不出現“綠芽”才怪。經濟有自己運行的一定規律,儘管世界再怎么危機,崩潰、恐慌的字眼再怎么泛濫,銀行、投行再怎么經歷倒閉,各種經濟傳導的鏈條(比如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依然是有效的。

與中國經濟

2009年2月18日,英國《每日電訊》題為《全球投資者看到中國的綠芽》的文章中說,全世界的基金經理都開始看到了經濟復甦的第一批“綠芽”,並斷定中國的強勁回升會使礦產品的需求上升並使全球工業擺脫疲軟。文章還引用美林公司新興市場策略師麥可·哈特尼特的話說,“我們認為中國是讓人產生樂觀情緒的一個狹小基地。”

2009年2月末,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2月刊的一篇文章專門分析“中國模式”,認為“中國模式”最重要的原則是經濟改革優先。這一模式不但解放了官方意識形態、經濟以及社會問題,而且也保留了被稱為“經濟穩定器”的主要銀行與大型國有企業。此外,地方政府享有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的自治權。換言之,中國模式是實用、自由和市場競爭力的結合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