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稻寧

與酸反應生成甲基胂酸,可溶於過量的苛性鹼。 主要用於防治水稻紋枯病。 秧田期和分櫱期防治稻薊馬和稻飛虱。

綠稻寧又稱蘇農6401。化學成分為甲基胂酸鈣。一種有機胂殺菌劑。純品為白色結晶粉末,不溶於水,難溶於多種有機溶劑。在空氣中穩定。與酸反應生成甲基胂酸,可溶於過量的苛性鹼。劑型有粉劑和可濕性粉劑。主要用於防治水稻紋枯病。對人畜毒性較低。小鼠口服LD501886mg/kg。

相關研究

寧粳1號是南京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種,2004年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近年來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結合各高產栽培示範片技術資料和大面積種植經驗總結,按照超級稻、超高產栽培要求和本品種特徵特性,對寧粳1號的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該品種畝產750公斤高產栽培,重點應在穩定穗數的基礎上主攻大穗,要求每畝總穎花數3000萬,畝有效穗22萬,每穗粒數135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8克。

適期早播寧粳1號感光性較強,江蘇沿江及蘇中地區穩定在9月初抽穗,10月20日前後成熟,遲播會縮短營養生長期,不利於大穗高產。應儘可能在不延長秧齡的情況下適期早播,在5月上旬能早則早。
培育壯秧秧田每畝用種量25~30公斤。注重秧田土壤的培肥熟化,施足基肥,早施斷奶肥,增施接力肥,培育適齡雙櫱壯秧。

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寬行窄株,行距25厘米,每畝1.8萬穴左右,基本苗6萬左右。早播早栽適當稀植,遲播晚栽適當密植。

科學用肥全生育期每畝施純氮20~22公斤,配合施用磷鉀肥。按照穩定穗數、主攻大穗的高產思路,基櫱肥與穗肥比例5∶5,其中基肥與櫱肥比例7∶3,促花肥保花肥比例5.5∶4.5。控制後期用肥,避免後期氮素水平過高影響稻穀色澤。

節水灌溉深水促活棵,淺水促分櫱,足苗適度擱田控制無效分櫱,後期乾濕交替養根保葉。

病蟲防治播種前用惡線清等藥劑處理防治惡苗病和乾尖線蟲病。秧田期和分櫱期防治稻薊馬和稻飛虱。破口抽穗期根據天氣防治穗頸瘟。適時防治各類各代螟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