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規律體系

四條規律分別是關於利益、平衡、比例、速度的規律。 價值規律是生產過程中的規律,是關於利益的規律。 貨幣回流規律是流通過程中的規律,是關於收支平衡的規律。

定 義

寧夏學者楊斌林先生在研究再生產平衡表再生產平衡模型的過程中,發掘出價值規律貨幣回流規律第二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規律同步等比增長規律這樣一個相互聯繫的經濟規律體系。並且使這一規律體系成為再生產平衡表和模型的理論基礎。以前的諸規律都是孤立的、分散的。

客觀基礎

國民經濟是一個相互聯繫的複雜系統。各個部門(部類),兩大過程——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四個環節——生產、銷售、購買、消費,並列、交錯的的循環和周轉,構成了社會資本的再生產過程。經濟過程的相互聯繫決定了經濟規律也是相互聯繫的。

規律之間的分工

四條規律分別是關於利益、平衡、比例、速度的規律。
價值規律是生產過程中的規律,是關於利益的規律。價值(付出)與價格(所得)要相匹配。“谷貴傷工,穀賤傷農”。
貨幣回流規律是流通過程中的規律,是關於收支平衡的規律。收不抵支的會破產。理想的狀態就是所有的企業都能收支平衡。
第二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規律是從流通過程反饋到生產過程中的規律,要求各部門(部類)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同步等比增長規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共同的規律,要求各部門、各年之生產規模和流通規模以同一速度增長,實現長期的、動態的平衡。
在這些規律的共同作用下,永遠不會出現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規律之間的順序

再生產過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循環,又分解為生產、銷售、購買、消費四個環節的循環。經濟循環決定了規律的循環。
價值規律、貨幣回流規律、第二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規律、同步等比增長規律,在循環過程中各司其職,缺一不可。順序不可顛倒。

重要性

這一規律體系的發掘,對於巨觀上、總體上認識經濟系統,調控經濟系統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發展、完善、創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