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導論

經濟學導論

經濟學導論系統介紹了西方經濟學產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並結合大量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對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作了系統介紹。共十四章,第一章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共3節主要介紹了稀缺與經濟學,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意義等內容,第二章經濟學的方法論,共3節主要說明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演變和發展內容,第三章西方經濟學說的演變與發,共4節講述西方經濟學說的演變與發展,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基本信息

作者羅麗英,黃新萍,魯麗梅 主編
ISBN:10位[7811131722]13位[9787811131727]
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3-1
定價:¥36.00元

目錄

第一章 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第一節 稀缺與經濟學
第二節 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
第三節 學習西方經濟學的意義
複習與思考
第二章 經濟學的方法論
第一節 實證經濟學與規範經濟學
第二節 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節 西方經濟學方法論的演變和發展
複習與思考

第三章 西方經濟學說的演變與發展

第一節 重商主義
第二節 古典經濟學
第三節 新古典經濟學
第四節 凱恩斯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附錄1:西方經濟學的家族譜系略圖
附錄2:著名經濟學家的生平與著作簡介
複習與思考
第四章 供求基本原理
第一節 需求原理
第二節 供給原理
第三節 均衡價格理論
第四節 彈性理論
複習與思考

第五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第一節 基數效用理論與消費者行為
第二節 序數效用論與消費者行為
第三節 消費者選擇
第四節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複習與思考

第六章 生產與成本理論

第一節 生產理論
第二節 成本理論
複習與思考

第七章 市場理論

第一節 市場類型及廠商的利潤最大化原則
第二節 完全競爭市場
第三節 完全壟斷市場
第四節 壟斷競爭與寡頭市場
第五節 市場失靈與政府調節
複習與思考

第八章 比較優勢與國際貿易

第一節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
第二節 現代國際貿易理論
複習與思考

第九章 生產要素的價格決定理論

第一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供給
第三節 工資、地租、利息和利潤理論
第四節 洛倫茲曲線和基尼係數
複習與思考

第十章 國民收入核算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國民生產總值及其核算
第二節 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總量
複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第一節 均衡產出與凱恩斯消費函式理論
第二節 兩部門經濟的國民收入決定
第三節 三部門經濟、四部門經濟的國民收入決定
第四節 乘數理論
複習與思考
第十二章 現代銀行與貨幣理論
第十三章 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
第十四章 巨觀經濟政策 
附錄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簡介
參考文獻
後記

中國發展出版社

作 者: 劉偉 著
出 版 社: 中國發展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2-10-1
版 次: 1
頁 數: 266
I S B N : 9787800872617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 >> 其他經濟學理論內容簡介

我們在編寫這套叢書時,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要反映經濟科學的新發展。不僅在結構上安排了環境經濟學、網路經濟學、知識經濟學等新的分支,而且在內容上要反映經濟學發展最新成果。二是內容表述要完整、系統和科學,又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儘可能用通俗的語言,表達深邃的理論。三是處理好編和著的關係。這套叢書不僅吸收了國內外經濟研究和教學的最新成就,也就職“編”,而且結合了作者的教研實踐和教研成果,結合了作者對現實經濟生活的理解,這也就是“著”。沒有廣泛取材的“編”,者就難以拓寬讀者的視野,把握本領域的脈絡;沒有在教研基礎上的“著”,教材就會失去靈魂,就會脫離實際。四是注意“冷”和“熱”的結合。我們要求,儘可能在討論“冷”的基礎理論問題時,折謝出現實生活的羅輯和哲理,在討論“熱”的現實問題時,給人以理論上的滿足感。

作者簡介

劉偉,1957年1月出生,山東省蒙陰縣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曾先後獲得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1992年任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兼任全國青聯常委,北京市青聯副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曾獲國家科技進步(軟)一等獎,孫冶方經濟學著作獎、首屆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被原國家教委選為首屆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人才,出版學術著作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目錄

第一篇 價值論
第1章 經濟學為什麼研究價值論
第1節 什麼是價值
第2節 為什麼勞動價值論曾成為西方經濟學中的主流
第3節 為什麼西方經濟學中占主流的價值論,會由勞動價值論轉向效用價值論,並進一步以價格論替
代價值論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2章 馬克思的價值論究竟要說明什麼
第1節 馬克思價值理論的實質在於,把價值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歷史關係,並把這種社會關係
視為社會制度歷史演進的結果
第2節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沒有直接說明什麼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3章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面臨的歷史技戰
第1節 公有制與市場經濟首否統一
第2節 非物質產品生產勞動具不具備創造價值的能力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4章 價值論與收入分配
第1節 價值理論為收人分配提供經濟哲學觀上的基礎
第2節 收人分配中的公平與效率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本篇重要提示
本篇總結
本篇需要掌握的內容和概念
本篇思考題
第二篇 產權論
第5章 什麼是產權
第1節 西方學者關於產權定義的比較
第2節 定義產權範疇的基本原則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6章 西方產權理論的發展及演變
第1節 當代西方產權理論的系統提出
第2節 當代西方產權理論的新進展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7章 產權與市場、企業的關係
第1節 市場經濟對產權制度的一般要求
第2節 市場失靈與產權界定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8章 中國國有企業改革中的產權問題
第1節 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
第2節 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主要體制性矛盾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9章 當代中國私營資本的產權問題
第1節 當代中國私營資本產權主體的缺陷
第2節 私營資本產權缺陷的危害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本篇重要提示
本篇總結
本篇要掌握的內容和概念
本篇思考題
第三篇 市場論
第10章 何謂市場經濟
第1節 對市場經濟內涵的基本解釋
第2節 市場經濟的本質與功能
第3節 市場經濟存在的歷史條件
第4節 比較市場經濟與計畫經濟配置資源的過程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11章 市場經濟能做什麼
第1節 市場配置資源的檢測標準
第2節 市場經濟中的企業行為
第3節 市場經濟中的消費者行為
第4節 市場在哪些領域失靈
第5節 市場經濟中政府應當做什麼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12章 市場制度與企業
第l節 企業制度變遷的歷史邏輯
第2節 企業制度與市場制度
第3節 企業家與激勵約束機制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第13章 轉型經濟中的市場經濟秩序
第1節 兩種不同的市場秩序觀
第2節 產權制度與市場秩序
本章重要提示
本章總結
本篇重要提示
本篇總結
本篇需掌握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本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現代經濟學導論

書名:現代經濟學導論
ISBN:710001184
作者:John Robinson;John Eatwell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定價:20
頁數:0
出版日期:2002-10-1
版次:
開本:32
包裝:精裝
簡介:本書的特點是推翻“新古典學派”以邊際生產率為依據的分配 論。薩繆爾森根據這種庸俗的分配論提出,隨著資本量的增長,資 本的邊際生產率不斷減低,於是利潤率將逐漸下降,工人的實際工 資將逐漸提高,這顯然是一種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理論?T詒? 書中,瓊·羅賓遜斷言,“資本”是不能測度的量值,因而資本邊際生 產率概念是沒有意義的,用邊際生產率來說明工資率和利潤率的 理論也是站不住腳的。她採用彼羅·斯拉法所著《用商品生產商 品》一書的論證方法,推論出資本家的消費和投資決定利潤,而不 是相反的情形。如果資本家的消費傾向不變,那么“整個經濟的利 潤水平——產量與就業水平——決定於投資水平”(第137頁)。較 高的投資率必然帶來較高的經濟成長率。在經濟成長過程中,工 資和利潤在國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對份額將朝著不利於工人的方向 發生變動。她主張國家採取措施,以實現收入的“均等化”,因此 她在美英各國博得了“凱恩斯左派”的稱號。
這本書是一本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教材,對一些重大經濟理 論問題有其獨特的見解,是一本可供學習西方經濟學和研究當代 經濟問題時參考的比較有分量的著作。
目錄:
引言
第一篇經濟學說
序論
第一章在亞當·斯密以前
第一節主要思想
一. 有效需求二. 貨幣與財富三. 最後一個重商主義者
第二節重農主義者
一. 封建主義二, 形上學論
第二章古典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基本觀念
一. 階級分析二, 作為預付款的資本三. “剩餘產品”的決定四. 動態分析
第二節財富積累
一. 分工二. 工廠制度
第三節分配與價格
一. 李嘉圖的分配理論二. 價格三. 生產的商品四, 一個不變的標準
第四節有效需求
一. 薩伊定律二. 馬爾薩斯的“過剩”理論
第五節馬克思
一. 社會關係與剩餘生產二. 價值與價格三, 資本主義時期
附錄馬克思的記號
第三章新古典時代
第一節新學派的勝利
第二節基本思想
一. 效用二. 均衡三. 生產要素四. “等待的報酮”
第三節價格與分配
一. 稀少性二. “邊際生產率”三. 正常利潤
第四節有效需求
第五節批評家
一. 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二. 一個民粹派分子三. 馬克思
的顛倒
第六節凱思斯的革命
一. 自由放任二. 時間三. 物價四. 儲蓄與投資五.
利率六. 革命與重建
第二篇分析
序論
I. 方法
一. 模型二. 筒化三. 警告
H. 提要
第一章土地與勞動
第一節生產條件
一. 單位二. 資財三. 社會關係
第二節獨立的家庭
一. 靜止狀態二. 增長三. 報酬遞減四. 間接勞動
五. 收入與努力六. 大地產與小地產
第三節地主與農民
一. 利益的衝突二. 放債者三. 好起來的地主
第四節資本主義農場主
一. 粗放耕種的邊際二. 集約耕種的邊際三. 邊際均等
四. 儲蓄與借款五. 增長與收人分配
第五節圖示
一. 勞動對土地的比率與產量二. 收入與努力三. 地產
大小
第六節虛假的痕跡
一. 自由市場:工人租用土地二. 自由市場:地主雇用工
人三. “公平”分配收入四. 一些混亂情形
第二章人和機器
第一節生產條件
一. 技術關係二. 生產能力三. 私營企業經濟四. 階
級與收入
第二節工資與利潤
一. 貨幣工費與實際工資二. 利潤份額三. 利潤的決定
四. 記號
第三節信用
一. 票據二. 貸款與借款
第四節一個不同的模型
附錄:淀動資本
第三章有效需求
第一節短期情況
一. 總收入二. 帳目三. 投資與儲蓄四. 投資與收入
五. 消費與投資
第二節經濟活動的變化
一. 比較與變動二. 投資的變動三, 進一步膨脹
第5節不穩定性
一. 預期二. 利率三. 繁榮
第四節長期需求
第五節凱恩斯以前的理論
附錄:不穩定性
第四章技術變革
第一節積累
一. 就業二. 實際工資三. 革新者與追隨者四. 折舊
提成
第二節不穩定性
第三節中性的和偏性的積累
一. 平穩狀態二. 節約資本傾向:枝節話三. 耗費資本
傾向四. 擴大的. 優越的和加深的投資五. 工廠的壽命
六. 一團糟七. 污染
第四節虛假的痕跡
第五章商品與價格
第一節綜合的數量
第二節價格的範疇
一. 商品二. 市場
第三節初級產品
一. 供給與需求二. 市場與收人三. 嘗試中的補救辦法
四. 利益的衝突
第四節製造品
一. 供應情況二. 直接成本與總差額三. 壟斷程度四.
單獨賣主五. 儘可能要價
第五節工資與利潤
一. 實際工資與勞動成本二. 貿易條件三. 利潤份額
第六節圖示
一. 馬歇爾的十字形二. 虛偽的類比三. 作為一張圖的
圖示四. 需求的價格彈性五. 直接成本與總差額六. 壟
斷七. 儘可能要價
第七節其他公式
第六章利潤率
第一節長期與短期
第二節投資決定
一. 毛利與淨利二. 投資風險三. 寡頭壟斷四. 全部成
本的價格第三節正常利潤
一. 土地與設備二. 折舊提成與設備更新三. 投入—產出
四. “用商品生產商品”
第四節分配論
一. 工資份額與利潤率二. 古典理論三. 工資份額
四. 後凱恩斯理論五. 通貨膨脹障礙六. 利潤與剝削
第五節新古典理論
附錄:工資—利潤線
第七章收入與需求
第一節勤勞所得與不勞而獲
一. 來自財產的收入二. 混合的收入三. 家庭儲蓄四.
勤勞所得
第二節對商品的需求
一. 消費者的選擇二. 按金錢配給三. 供給創造需求
第三節公共部門
一. 公共支出與私人支出二. 國家的活動三. 賦稅四.
政府借款五. 國債的負擔六. 預算與有效需求
第四節物價水平
一. 貨幣工資二. 通貨膨脹
第五節另一回事:“消費者主權”
一. 一個和諧的社會二. 一些困難
附錄:會計恆等式與因果關係
第八章金融
第一節貨幣與金融
一. 周轉金二. 銀行貨幣三. 消費信用四. 其它借款
人五. 融通資金六. 償付能力七. 信用基礎八. 貨
幣供給
第二節生財市場
一. 債券與股票二. 證券交易所三. 不穩定性
第三節利率
一. 長期利率二. 存量與流量三. 貨幣政策四. 經濟學
家的夢想
第四節“貨幣理論“”
第九章增長:廠商. 工業和國家
第一節廠商行為
一. 食利者二. 增長過程三. 技術專家體制四. 最大
量利潤”五. 利潤尺度六. 資金的權力
第二節工業
一. 分界線二. 供給三. 市場
第三節國家政策,
一. 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主義實踐二. 以鄰為壑三. 遊戲
規則四. 計畫貿易
第四節新古典學派模型
第十章國際收支差額
第一節地區貿易
一. 對外差額二. 國內經濟活動三. 積累四. 資本帳
五. 平衡的因素六. 支付差額七. 國際貨幣八. 其他區
別九. 國家帳目
第二節經常項目差額
一. 黃金注流通二. 一個替代模型三. 不完全的調節
第三節支付差額
一. 對外貸款二. 支付差額三. 和諧的流通四. 不協調
第四節外匯
一. 金本位二. 貶值三. 貨幣工資四. 世界通貨
第五節正常狀態的神話
附錄:倍數和進口傾向
第十一章社會主義計畫
第一節價格與收入
一. 成本與剩餘二. 古典派價格. 三. 新古典派價格四. 變動中的價格五. 購買力與購物力
第二節效率
一. 生產可能性二. 原料分配三. 地租
第三節積累率
一. 再生產圖式二. 新古典學派見解三. 社會主義積累
第四節技術的選擇
一. 目標二. 作為成本的勞動三. 物質資源四. 分配可供投資的資源五. “兩條腿走路”
第五節另一回事:“報酬率”
附錄一:蘇聯經濟計畫對效率的追求
附錄二社會主義積累的第一條規律
第三篇現代問題
序論
第一章資本主義國家
籌一節軍備
一. 美國二. 英國和法國三, 西德和日本
第二節就業政策
一. 信心二. 財政政策三. 利率與投資四. 金融刺激與金融抑制五. 停停走走
第三節開放的經濟
一. 支付差額二. 競爭的成就三. 競爭的弱點
第四節增長
一. 經濟奇蹟二. 通貨膨脹三. 富裕中的貧困四. 移民
五. 污染六. 現在怎么樣?
第二章社會主義國家
第一節另一堆問題
一. 就業二. 國際貿易三. 通貨膨脹四, 政府財政五. 異化
第二節農業
一. 抽取剩餘產品二. 貿易條件三. 政治價格
第三節計畫中的改革
一. 什麼是企業二. 政治覺悟
第三章第三世界
第一節不發達
一. 地主與農民二. 土地改革三. 資本主義農場四. 糧食進口
第二節失業
一. 凱恩斯式的失業二. 就業不足三. 技術的選擇
第三節對外貿易
一. 初級產品的出口二. 製造品三. “進口替代”
第四節流入資本
一. 資金二. 儲蓄三. 第二天早晨
第五節人口
一. 糧食供應二. 投資三. 政策
第六節結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