絨雞燉縐參

絨雞燉縐參

絨雞燉縐參是一道以絨雞、豬脊骨、海參、姜塊、蔥結為主原料做成的菜。

概述

…500克 精……………9克
塊……………15克 味素……………4克
結……………50克

烹製方法

1.雞宰殺,從背部剖開洗淨,肚肫留用,雞血及腸備用,龍骨砍成碎塊。
2.烏縐海參放陶缽中加水浸24小時,放鐵鍋中加水燒15分鐘,取出用清水浸冷,此謂水發。如發不透,應再換水浸過,甚至再入鍋燒煮。水發好的海參清洗腸肚泥沙雜質,然後縱切成寬1厘米、長7厘米條塊,放沸水鍋中加精鹽5克、姜塊、蔥結、紹酒20克煮10分鐘,取出放清水漂過,余湯不用。海參再與龍骨、清水一併下鍋,用中火燒20分鐘,撈起海參,龍骨別用。
3.燉盅放人雞、海參,加清水600克、精鹽4克、姜塊5克、紹酒10克、白糖,盅面用棉紙封好,加盅蓋,放鍋中隔水文火燉2小時取出,揭去棉紙,下味素調勻,裝於湯碗中即成。

工藝關鍵

1.豬龍骨,即豬脊骨。
2.海參在漲發的過程中,應注意忌油忌鹼。海參一定要透發,但不能太過。

風味特點

1.我國食雞的歷史很早。古今菜譜中,載雞的菜餚最多。所謂“雞功最巨,諸菜賴之。如善人積德而人不知,故今領羽族之首,以代禽附之”是有道理。
2.閩南特產白絨雞,也稱烏骨雞,是雞類中的上品,純種白絨雞,羽毛為毛絨狀,耳部有銅青的斑塊,稱銅耳,腳有毛稱胡腳,五趾、皮骨和骨骼都是烏黑的,骨髓特香。李時珍《本草綱目》贊道:“功能治補虛勞弱,治消渴,人藥更良。”故成為中成藥“烏雞白鳳丸”的重要原料。
3.本品系歷史傳統名菜。絨雞肉質細嫩,氣味尤佳。海參本無鮮味,二者共同偎制,海參吸收絨雞的味道,絨雞增加海參的甘腴,形成一道滋味極好的名貴大菜,本菜成品壓重大方、雞肉鮮嫩香醇。海參柔軟潤爽,湯清而味純,系滋補珍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