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槓桿基金

因為槓桿基金運用了結構化分級技術,所以可以以較低成本融入短期資金,投資於能夠產生較高收益率的更長久期的資本中。通過這種方式,以期為投資者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分級基金應該做到結構簡潔、標的清晰(比如指數投資)、保證流動性與槓桿適度等,從這種角度看,分級產品更適合被動投資,完全複製指數,投資者只需要把握市場趨勢,不需要考察基金公司也不用挑選基金經理。

概述

1986年美國市場推出了第一隻封閉式槓桿基金。隨後的幾年,封閉式基金每年首發總數占當年封閉式基金首發總數的比例都在逐步增加。在2007年次債危機爆發期間,結構化封閉式基金因為其獨特的風險收益結構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其規模不僅沒有像傳統共同基金那樣縮水,反而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長。截至2009年12月15日,根據CEFA的統計,在美國668隻封閉式基金中,共有存續了一年以上的槓桿基金469隻。

結構化槓桿基金

同慶B(150007)

同慶B(150007):在不同的階段,槓桿倍數將有很大的不同
長盛同慶封閉在封閉期末針對同慶A和同慶B進行了資產及收益分配的結構化安排,原則如下:同慶A基金份額約定年基準收益率為5.6%,年約定收益率及收益均以基金份額認購本金為基準進行計算;當長盛同慶封閉份額淨值超過1.6元時,則再次將超出1.6元基金份額淨值的收益部份的10%分配予同慶A基金份額;同慶A不是個固定收益類別的基金,價格變化非常小,不適合短期投資。
在封閉期末,長盛同慶封閉淨資產優先分配予同慶A基金份額的本金及應得收益後,則全部剩餘淨資產分配予同慶B基金份額;如長盛同慶封閉淨資產等於或低於同慶A份額的認購本金及約定收益的總額,則基金淨資產全部分配予同慶A份額後,存在未彌補的同慶A份額認購本金及約定收益總額的差額,則不再進行彌補。
由於上述安排,同慶A的預期收益率波動性顯著低於同慶B,表現出低風險、低收益的明顯特徵,其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要低於普通的股票型基金,但是同慶A約定收益的獲得及其分配也具有不確定性,如在三年封閉期末,該基金資產出現極端損失情況下,同慶A仍可能面臨投資本金受損的風險。
在同慶A享有基準收益優先分配權的條件下,同慶B獲取較高比例的剩餘收益分配權。在此過程中,同慶B的預期收益與風險都將得到一定程式的放大,表現出高風險、高波動性的顯著特徵,其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要高於普通的股票型基金。由於該基金的收益分配將優先滿足同慶A的確定收益分配,如在三年封閉期末,該基金資產出現極端損失情況下,則同慶B基金份額可能面臨投資本金大幅虧損甚至為零的風險。

瑞福進取(150001)

瑞福進取(150001):資金槓桿效應
一、基金淨值的算法。設分級基金的收益率為P,基金從7月17日開始運行,設運行的天數為D,基礎利率K=6.06%*D/365,一年後K=6.06%。瑞福優先的收益=0.1(2P-K)+K=0.2P+0.9K,進取的收益=0.9(2P-K)=1.8P-0.9K,優先的淨值(設為A)=1+0.2P+0.9K,進取的淨值(設為B)=1+1.8P-0.9K。例如9月27日,分級的淨值為1.286,P=0.286,該基金從7月17日開始運行,到9月27日運行了72天,即K=6.06%*72/365=0.01195,將P、K代入公式即得出A(優先淨值)=1.068,B(進取淨值)=1.504。進取一年的收益1.8P-0.9K,是小於1.8P的,如果一年計,應為1.8P-0.54,我不明白1.78是怎么算出來的??
二、假如現在買進取,是否是分級基級收益的1.8倍呢?我覺得不是的.上面的公式是在認購時以1元買進的收益,但現在在交易所的價值已不是1元能買到的,那此時的收益究竟是分級基金的幾倍呢?還是用數學來說話吧. 假設今天的瑞福分級淨值為1.3,優先淨值1.07,進取淨值1.53。現在買入此基持有一年,瑞福分級的收益為Q,即到明年的9月28日。假設明年的一年期利率設為7%(今年是6.06%,明年會高一點).那么一年後瑞福分級的淨值應為1.3(1+Q),相對於該基金1元建倉運行時的收益率P=1.3(1+Q)-1=0.3+1.3Q,K=6.06%+7%*72/365(明年9月28日該基金運行了一年零72天)即K=0.0744,到那時進取的淨值B=1+1.8P-0.9K=1+1.8(0.3+1.3Q)-0.9*0.0744=1.473+2.34Q。假如現在在交易所以1.5元買入該基,一年後的收益率為(1.473+2.34Q-1.5)/1.5=1.56Q-0.018約=1.56Q。相對於瑞福分級的收益率Q而言,進取的收益放大了1.56倍.所以究竟進取的收益放大了多少倍,與很多因素有關,你的買入價及當日的瑞福分級淨值都有很大的關係.
2009年初至6月10日,在上證綜指上漲54%的情況下,該基金的淨值收益率為77%,而6月10日,其分級基金瑞福優先突破臨界值,使該基金的槓桿效應達到最高2.9倍的階段,其淨值增長速度明顯提升,在股指上漲和槓桿效應的共同作用下,從6月11日到7月31日該基金淨值收益率達64%,而同時期上證綜指僅上漲21%。
當然,高槓桿在下跌環境中也會放大風險,8月股指下跌21%的情況下,該基金淨值暴跌42%,而當股指重拾升勢之後,該基金的高槓桿效應再次發威,從9月初到11月16日,該基金淨值上漲77%,同期上證綜指上漲僅22%。經過大幅上漲之後,11月16日,該基金淨值已達到0.993元,進入了槓桿率為1的階段,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雖然股指繼續上漲,該基金卻表現平平,漲幅未能超越上證綜指,而之後股指下跌,該基金淨值再度跌回到高槓桿區間,淨值波動也相對增大。

瑞和滬深300

瑞和滬深300瑞和遠見(150009)
根據瑞和300的產品設計方案,在瑞和300淨值小於1時,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沒有差異,當瑞和300淨值大於1而小於1.1時,計算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淨值時,兩者按8∶2分成,而當瑞和淨值大於1.1時,計算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淨值時,兩者按2∶8分成,因此,當瑞和300淨值在1-1.1之間時,瑞和小康槓桿率大於瑞和遠見,瑞和小康會有出色表現,當瑞和300淨值在1.1之上時,瑞和遠見槓桿率提升,瑞和遠見表現更好。
瑞福進取槓桿特徵
根據設定原理,瑞福分級淨值在0.721元到0.9455元之間時,其絕對槓桿為2倍,相對槓桿則從3倍左右逐漸降為1,因而0.9455元時其槓桿變動的轉折點。
如果瑞福分級的槓桿為0.844元,相對槓桿為2倍,絕對槓桿為2.4倍左右,距離槓桿變動尚有12%的上漲空間。

國聯安雙禧中證100指數分級基金

國聯安雙禧中證100指數分級基金中的雙禧A(150012)和雙禧B(150013)
這是一隻指數基金,投資者面臨的風險基本可控,僅限於中證100指數成分股;它是“融資型”的指數分級基金,其中雙禧A份額約定年收益率為一年定存收益率加3.5%,目前為5.75%,明顯優於所有的同類產品。雙禧B就是個槓桿類份額,相當於從雙禧A那裡借錢,然後合併一起去投資中證100指數,所以投資雙禧B就能放大指數投資收益;採用了份額分拆合併機制,可以消除過去國內分級產品的折價現象。
雙禧A為固定收益類份額,約定年收益率為5.75%,對低風險投資者有較大吸引力。研究機構保守測算,雙禧A理論價值為1.04元到1.06元,溢價特性明顯。
雙禧B是內含期權契約的產品。雙禧B初始槓桿為1.67倍,最高槓桿6.21倍。雙禧B的槓桿公式:L=(NAV_A×0.4+NAV_B×0.6)/(NAV_B×0.6)。

國泰估值進取(1500011)

國泰估值進取(1500011)
2010-01-15 國泰估值優勢可分離基金,封閉期3年,封閉期將基金總份額按照1:1的比例自動分級為兩類,分別是低風險低穩定收益的國泰優先份額和高風險高收益的國泰進取份額。國泰優先(1500010)類似於固定收益類產品,具有較低風險、較低收益的特徵,其約定年基準收益率達到5.7%,高於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既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小的投資者投資,也適合廣大投資者將其作為良好的低風險配置品種;國泰進取則可以實現最高近2倍的持續高槓桿比例,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選時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將其作為趨勢投資、波段操作的最佳備選對象之一。

銀華銳進(交易代碼150019)

銀華銳進(交易代碼150019) : 該基金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特殊投資品種,適合風險承受能力高的投資者的投資。
銀華深100指數分級基金母基金份額將按照1:1的比例拆分為銀華穩進與銀華銳進。其中,銀華穩進類似固定收益產品,每年享有約5.25%的優先分配權;銀華銳進份額相當於以年5.25%的成本,向銀華穩進份額融資,進行槓桿操作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總監王群航認為,這種比例設計使得銀華銳進份額的槓桿水平保持在較高水平,對高風險偏好投資者具有較大吸引力。經測算,按照1:1的比例實行份額分離,在基金取得正收益的情況下,最大可為銀華銳進份額提供2倍的初始槓桿水平,是目前分級基金中初始槓桿比例最大的一隻。
“解碼”槓桿基金投資機會
2010年04月16日 00:47 王麗萍 投資快報
本周市場再次出現風格轉換跡象,姑且不論風格轉換的持續性,在短期交易中,目前上市交易的分級基金中的高槓桿部分,如瑞福進取、同慶B、瑞和小康、瑞和遠見、國泰估值進取等,由於其自身的槓桿特性,是非常好的短期波段操作的投資標的。在此我們簡要分析這四隻基金的差異,及其投資機會。
絕對槓桿和相對槓桿
為了比較各基金槓桿的差異,我們定義兩個指標,絕對槓桿和相對槓桿,所謂絕對槓桿指的是基金淨值的絕對變動值同分級基金淨值絕對變動值的比值;相對槓桿則指得是基金淨值的漲跌幅同分級基金淨值漲跌幅的比值。在實際套用中,相對槓桿較為直觀,但由於相對槓桿處於不斷變動中,規律較難把握。
瑞福進取槓桿特徵
根據設定原理,瑞福分級淨值在0.721元到0.9455元之間時,其絕對槓桿為2倍,相對槓桿則從3倍左右逐漸降為1,因而0.9455元時其槓桿變動的轉折點。
目前瑞福分級的槓桿為0.844元,相對槓桿為2倍,絕對槓桿為2.4倍左右,距離槓桿變動尚有12%的上漲空間,短期內尚無太大憂慮。
同慶B槓桿特徵
同慶B同瑞福進取類似,由於同慶B虛擬淨值的計算考慮了時間加權的因素,從而導致其絕對槓桿和相對槓桿均無規律可循。不考慮時間加權因素的話,同慶分級淨值在0.5-1.6元之間時,其絕對淨值為1.67倍,相對淨值則從高處逐漸緩慢降低,淨值為1.6元時,其相對槓桿約為1.45倍;分級淨值在1.6元以上時,絕對槓桿為1.5倍,相對槓桿繼續緩慢降低。
當前同慶分級的淨值為1.102元,絕對槓桿為1.67倍,相對槓桿為1.8倍左右,如果考慮時間加權因素,實際的相對槓桿要略低,按照13日的數據計算,其相對槓桿約為1.6倍。
估值進取槓桿特徵
估值進取的淨值公布同樣考慮了時間加權因素,我們暫不考慮時間因素,從絕對槓桿和相對槓桿來看,在估值優勢淨值在0.586元到1.6元之間時,其絕對槓桿為2倍,相對槓桿從高處逐漸回落,淨值為1.6元時相對槓桿為1.64倍左右,如果考慮時間加權因素,實際的相對槓桿要略低。
當前同慶分級的淨值為1.028元,絕對槓桿為2倍,相對槓桿為2.8倍左右,若考慮時間因素按照13日的數據計算,其相對槓桿約為2.32倍。
瑞和小康、瑞和遠見槓桿特徵
從絕對槓桿來看,在瑞和300淨值在1.1元以下時,瑞和小康和遠見的絕對槓桿分別為1.6、0.4,當瑞和300淨值漲到1.1元以上時,瑞和小康和遠見的絕對槓桿則變為0.4、1.6。從相對槓桿來看,瑞和300淨值在1―1.1元之間時,瑞和小康相對槓桿從1.6緩慢降低到1.52,瑞和遠見則從0.4緩慢上升到0.42,當瑞和300淨值超過1.1元時,瑞和小康槓桿速降為0.38,之後逐漸緩慢回升,瑞和遠見的槓桿則從0.42迅速攀升為1.89,之後逐漸緩慢降低。
當前瑞和300的淨值為1.004元,瑞福小康和瑞和遠見的相對槓桿分別為1.6、0.4倍,相對槓桿也分別在1.6和0.4附近。
槓桿綜合對比
綜合來看,在當前時點,瑞福進取的絕對槓桿為2倍,相對槓桿為2.22倍,同慶B的絕對槓桿為1.6倍,不考慮時間因素的相對槓桿為1.8倍左右,考慮時間因素,則槓桿為1.6倍左右;估值進取的絕對槓桿為2倍,相對槓桿約為2.8倍,若考慮時間因素按照13日的數據計算,其相對槓桿約為2.32倍。
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的絕對槓桿分別為1.6、0.4倍,相對槓桿也在1.6和0.4倍附近。由於相對槓桿在實際操作中的用處較為直觀,從相對槓桿來看,估值進取的相對槓桿為2.32倍,瑞福進取的相對槓桿為2.22倍,同慶B和瑞和小康均在1.6倍左右,瑞和遠見僅0.4倍左右的槓桿。
但應注意的是,瑞福進取的槓桿在分級淨值達到0.9455元時會急劇降低,目前尚有12%的空間,估值進取的成立時間尚短,其倉位不得而知,如果倉位較低則會影響槓桿;瑞和300淨值上升到1.1元時,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的槓桿將會翻轉過來,即瑞和遠見為高槓桿、瑞和小康為低槓桿,因而對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的選擇取決於對後市的態度。
操作建議
從操作層面來看,瑞福進取溢價14%,該基金長期處於溢價狀態,溢價並不會制約其表現,短期內該基金槓桿較高,但一旦淨值漲幅偏大,應及時出局。
同慶B和估值進取的折價幅度分別為17%、11%,雖然估值進取的槓桿較高,但其是否建倉完畢尚難確定,同時考慮到其折價偏低,因而建議關注同慶B.
對於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的選擇,如果預期市場近期漲幅在10%以上,則可低位關注瑞和遠見,若預期較弱,則應以瑞和小康為主要操作對象。同時還需要關注的是瑞和小康和瑞和遠見即將實施份額配對轉換,其整體折溢價將趨0,當前尚有1.8%的折價,當前淨值變動對瑞和小康較為有利,其折價有望繼續縮小。
各基金槓桿一覽
名稱分級淨值絕對槓桿相對槓桿相對槓桿折溢價
瑞福進取0.84422.442.4414%
同慶B1.1021.671.881.6-17%
估值進取1.02922.82.311%
瑞和小康1.0041.61.61.6-5.86%
瑞和遠見1.0040.40.40.42.2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