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體育

終生體育

終生體育,是指一個人終生受到體育教育和從事體育鍛鍊,使身體健康,身心愉快,終生受益。 終生體育思想是從人的生涯角度對體育問題的理性認識,它以人為出發點,從哲學角度探討人,體育,社會三者的關係,旨在塑造全面發展的人,充實人生和提高人的素質,實現體育運動對人類和社會發展的巨大功能。"終生體育"也指任何人在一生中的任何時期,任何地方,都能根據自己的體力、年齡、目的進行體育活動。它主要由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兩部分構成。

概述與意義

依據終生體育的觀點,體育將持續人的一生,它將是學前體育、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等體育教育層次構成終生體育的教育全過程。目前,我國參加業餘體育鍛鍊的人群逐漸增多,大部分人群還有待於引導。據有關資料顯示。現在我國的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不到六十歲。如果我們通過終生體育鍛鍊,無疑會給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更長久可靠的動力。因此,新課程明確表明,更進一步的貫徹學校體育教育,能為學生現在和將來的體質打下堅實的基礎。學校體育在重視技能傳授和競技體育的同時,更應當傳授自我鍛鍊的方法,增強學生終生體育意識,引導並監督學生進行科學的自我鍛鍊。

學生在校期間通過體育課的學習,以及課外體育活動,使其增強體質,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一種手段,終生體育是指人生各個時期所接受的體育教育、所參加的體育活動、所堅持的體育鍛鍊的總和。學校體育是終生體育的基礎階段和重要組成部分,應培養學生適應終生體育需要的體育意識和能力。終生體育是近些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流行於國內外的一種新思想,“面向未來”的思想,它以一種超越時空的全新角度去觀察學校體育,同時也使學校體育的視野從關注學生的當前發展,到關注學生的未來,甚至終生。這種思想首先把人一生的身體鍛鍊問題看成一個系統,把學校體育看成人一生身體發展的子系統,可以說是高瞻遠矚、無可非議的。

青少年正處於世界觀、價值觀和個人意識的形成階段,這一階段對培養學生體育的意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以及形成終身體育思想具有重要意義。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學校體育又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的培養以及運動習慣與參與意識的形成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鍊的前提。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21世紀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所以,學校體育教育必然要主動地適應社會變化的這種要求,積極的去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更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鍊,培養終生體育的意識。

影響與開展

終生體育本身是思想意識和行為傾向的有機結合,體育意識是終身體育的思想基礎。體育意識的強烈程度,直接影響人們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終身體育包括如下幾個要義:

一.激發學生運動激情,使學生在運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滿足,為終身健康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學校,通過體育課、課間操、課外活動、眼保健操和各種業餘的活動,儘量的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逐步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習慣和各種體育能力,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體育的目的、意義、作用和功能有全面的了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具有強烈體育意識的人,會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這樣的興趣並不隨求知慾得以滿足和客觀條件的改變而減弱或消失,反而會使有關興趣更豐富和深化。那些能滿足人們需要的體育活動會引起人們各種積極的態度和體驗,在多次感受下,就會產生對體育和體育活動的贊同、喜持等情感。學生能否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很大程度取決於教師對學生參與活動的先行設計。如:高年級學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來自文化學科的壓力,相比之下,體育課的壓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何設計能使學生從參與體育活動中獲得快樂,使學生有更大的優勢從中得到樂趣,同時,也獲得參與的滿足感,學生就將在文化課的壓力能在體育課中得到釋放,這就需要我們的體育教師在設計這一環節時更有必要加強的一方面,才能產生更積極的作用。又如:每次觀看體育比賽時能讓眾多體育愛好者欣喜若狂,徹夜不眠,參與到比賽之中所感受到的樂趣,一切均發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規定,更不需要強制,只有情感與運動的交融,參與的滿足就足夠了。如果體育教師能使學生在多年的體育學習中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不管當時學生有沒有意識到體育對他個人成長的真正意義,他們就已經不知不覺地接受,逐漸把教師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轉化為自覺自愿的運動習慣。

二、通過學習、鍛鍊,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培養學生自我鍛鍊能力培養學生的自我鍛鍊能力,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能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鍊的意識、習慣和能力。自我鍛鍊能力如何與常規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呢?本人通過多年的體育教學實踐中意識到應注意全面培養學生的自我鍛鍊能力,將自我鍛鍊能力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鍊的意義、作用和有關的體育知識,充分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鍛鍊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在體育教學中要特別培養學生能在獨立鍛鍊過程中,對練習的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動作的自我糾正等有較好的自我調控能力,主動積極的鍛鍊,從而使學生自我鍛鍊成為自己的自主活動,身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發展,這對以後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終生受益。同時這也符合現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學生能夠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學習體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終身鍛鍊的意識和習慣,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體驗鍛鍊身體的樂趣,健全體魄。

三、教學方法的多元化體育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採用的教學活動方式和手段的總稱。在體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很多。如:發現法、探究法、範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自主學習教學法等。但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逐漸滲透到各學科里,多媒體也開始引進到體育教學的課堂,體育教學的改革也隨著教學教育現代發展而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斷增加。如:教師在一節課中交替使用講解示範,預先錄製好的示範動作切到多媒體平台進行講評,容易出現的錯誤的演示,甚至可以用錄像的方法把學生練習的動作錄下來進行講評。這樣,體育教學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結合,呈現出多樣性。又如:現代多媒體的體育教學方法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它是用光、聲、音像等多種手段取代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教學方法,作為體育科目,特別在室內課、理論課上,教師可將更多最近發生的體育事情更直觀搬上講台。如申奧、奧運知識、我國運動員獲世界冠軍等體育信息、知識及時傳播給學生,充分體現現代技術教學的作用,發揮其整體功能。在實踐中教師應放手、放開、放寬、放活;在師生關係上要求教師是民主型的,能聽取學生意見,和學生交朋友;在成績評定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例如,應將學生在體育課(活動)中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幅度作為重要依據;考核中宜採用“模糊量化法”,設優、良、合格等級。因此,豐富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培養、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鍛鍊所採取的手段,使學生為被動鍛鍊變為主動鍛鍊,從而獲取更多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全過程,使他們從小喜歡體育,樂於體育。

四、教師素質的自我提高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無論其身體素質怎么好,技術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本人在多年的體育教學中,就經常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各有各的興趣和愛好,而且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是多種多樣地,所以,學生不懂體育方面的知識自然而然地找體育老師來幫助。如:有的學生喜歡籃球;有的學生喜歡桌球;有的學生喜歡踢毽子;有的學生喜歡看各種體育比賽項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問題。這樣,作為體育老師的素質高低就很關鍵,如果有些運動項目是自己的專長,就很容易回答。而如果有些項目是自己的弱項,就很難解答。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個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面,才不會出現尷尬的場面,教學過程也才能得心應手,也容易贏得學生們的信任、歡迎。體育教師還要跟隨時代的不斷發展,隨著多媒體、網路信息化進入課堂,體育教師應不斷地自我進修,開拓信息方面的知識,才能不落後於時代。要有創新能力,對自己的創造有清醒的認識,並加以開發,在體育教學中應表現出創造的天賦和好奇心,使體育教學常教常新,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能把最新的體育信息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氛圍、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樣,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將起到潛移默化地作用。

五、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加大體育宣傳力度,使學生得到各種不同形式、潛移默化的體育影響,從而提高其對體育的認識,並轉化為體育行為,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體育宣傳的渠道和方式很多,如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講座、開闢體育小常識櫥窗、指導學生收聽廣播、觀看電視中的體育節目等等。六、改善學校體育設施當學生的體育意識處於自覺活動狀態時,就會產生一定的體育行為傾向,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自覺利用體育場地器材來滿足自己的體育需要。因而學校要加大體育投入,做好器材設施的配備工作,加強體育場地建設。沒有條件的學校要因地制宜、自製簡易器材,為開展學校體育工作和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提供有利條件。總之,體育意識是在漫長的體育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是一項非常艱巨而漫長的系統教育過程。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不能僅限于思想和認識上的主觀引導,青少年正處於世界觀、價值觀和個人意識的形成階段,這一階段對培養學生體育的意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以及形成終身體育思想具有重要意義。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學校體育又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的培養以及運動習慣與參與意識的形成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鍊的前提。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21世紀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所以,學校體育教育必然要主動地適應社會變化的這種要求,積極的去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更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鍊,培養終生體育的意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