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香蔥葉枯病

細香蔥香味濃郁,產品柔嫩,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是一種上等調味香料蔬菜,具有增進食慾、防止心血管病的作用,也是我國主要的出口蔬菜,常在細香蔥生長中後期發生。多從葉片和花梗上部開始染病,初出現褪綠近圓形至橢圓形壞死斑,以後變白並逐漸擴大致葉尖或花梗壞死乾枯。濕度高時在病部產生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細香蔥葉枯病
英文病名:chiveStemphyliumleafblight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StemphyliumbotryosumWallr. 屬半知菌蔥葉枯匐柄霉真菌。有性時期為Pleosporaherbarum(Pers. exFr.)Rab. 屬子囊菌蔥葉枯菌
危害部位:此病主要侵害葉片和花梗。
危害對象:細香蔥洋蔥
分布:分布廣泛,發生普遍。

形態特徵

病菌分生孢子梗暗色,單生或叢生,短小,頂端膨大,大小為20~32 μm×3~7 μm。分生孢子卵形至長方圓形,具橫隔膜3~8個,縱隔膜1~3個,分隔處絨縮,欖褐色,表面有細刺,大小為18~29 μm×16~20 μm。病菌子囊殼球形至扁球形,具孔口,直徑210~285 μm。子囊棍棒狀,無色,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黃褐色,紡睡形至橢圓形,具橫隔膜1~7個,縱隔膜0~7個,大小為29~38 μm×12~16 μm。

侵染循環

病菌主要以子囊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越冬。條件適宜時散發子囊孢子形成初侵染。

發病條件

溫暖潮濕,晝夜溫差大,植株生長衰弱有利病害發生與發展。

危害症狀

常在細香蔥生長中後期發生。多從葉片和花梗上部開始染病,初出現褪綠近圓形至橢圓形壞死斑,以後變白並逐漸擴大致葉尖或花梗壞死乾枯。濕度高時在病部產生黑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後期病部可產生許多黑色小點,即病菌子囊殼。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徹底清除病殘體枯死葉片,減少越冬病菌
2.增施有機底肥,加強管理,避免缺肥,注意防治其他病害
3.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3%菌力克懸浮劑8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8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