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痣棘螈

細痣棘螈

細痣棘螈,全長120~150mm,尾長約為頭體長的85%(雌)~88%(雄)。犁骨齒列呈尖端向前的倒"V"字形。皮膚粗糙,密布瘰粒。生活于海拔500~1500 m的山區枝葉繁茂、蔭蔽度較好的林下水源及其附近的腐葉中或樹根洞穴內。非繁殖季節成體營陸地生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細痣棘螈

地理分布

我國分布於安徽、湖南、海南、廣西、四川、貴州、甘肅。國外分布於越南北部。

繁殖方式

卵生。每年4~7月為繁殖期,產卵於山凹水壙岸邊的斜坡上,為腐葉所掩蓋。每雌產卵30~60粒,單個分散或堆成一團,卵徑3~4 mm,充分吸水膨脹後的卵膠膜直徑可達10 mm左右,晶瑩如珠。

生活習 性

生活于海拔500~1500 m的山區枝葉繁茂、蔭蔽度較好的林下水源及其附近的腐葉中或樹根洞穴內。非繁殖季節成體營陸地生活。

體形特徵

全長120~150 mm,尾長約為頭體長的85%(雌)~88%(雄)。犁骨齒列呈尖端向前的倒"V"字形。皮膚粗糙,密布瘰粒。頭背兩側有骨質嵴棱。通身棕黑色,腹面稍淺,指趾端、泄殖肛孔周緣及尾下緣橘紅色。頭背嵴棱較不發達;正背中央脊棱顯著,有與脊椎相應的凹痕;背側各有一行瘰疣(肋腺),其下多有肋骨尖端支持。

食 性

以昆蟲及其幼蟲、蚯蚓、蜘蛛、蛞蝓或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