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尾鷯鶯

細尾鷯鶯

細尾鷯鶯,為澳大利亞鷯鶯科或歸入鶯科鳥類,14種。棲於澳大利亞東部的園林和果園,很受人喜愛。2012年11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市研究人員發現細尾鷯鶯媽媽會對幼鳥傳授“語音密碼”,從而有效避免杜鵑幼鳥侵占鳥巢。

基本信息

簡介

細尾鷯鶯細尾鷯鶯

細尾鷯鶯fairy wren,亦稱藍鷯鶯(blue wren)或鸝鶯(superb warbler)。為澳大利亞鷯鶯科(Maluridae,或歸入鶯科(Sylviidae)細尾鷯鶯屬(Malurus)鳥類,14種。主要指藍細尾鷯鶯(M.cyaneus),棲於澳大利亞東部的園林和果園。

形態特徵

細尾鷯鶯細尾鷯鶯

細尾鷯鶯體型為小型或中型,雄鳥的前體藍色,有黑斑紋。和該屬中的其他種類一樣,長約13公分(5吋),尾窄,藍色而翹起。雄性,大多擁有色彩燦爛的羽毛。

生活習性

細尾鷯鶯,棲息的環境分布十分廣闊,從雨林至沙漠都有分布,但大部分物種棲息於草原或灌木叢。它們在稠密的植被區域建造半球形的巢,青年留在巢中幫助撫養隨後誕生的小鳥並不少見。它們是食蟲動物,主要在矮樹叢內尋找食物。細尾鷯鶯夜間有時也和白天一樣鳴叫。

研究發現

配偶制度

細尾鷯鶯細尾鷯鶯

澳大利亞的細尾鷯鶯據稱是鳥類中最花心的一族。雖然常見它們對對相守,但其幼雛已被發現很多都是私通的產物。德國鳥類學家最近發現細尾鷯鶯中的一類——紫冠細尾鷯鶯對待配偶卻是少見的忠貞。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鳥類學研究所和弗賴堡大學的鳥類學家對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的一群紫冠細尾鷯鶯進行了抽樣調查。他們從104個鳥巢中取出227隻幼鳥進行基因檢查,結果發現其中只有10隻是非婚生子。

最讓科學家們吃驚的是,通常愛私通的細尾鷯鶯在行為和形態上具有的明顯特徵在紫冠細尾鷯鶯身上卻缺失了。比如其他細尾鷯鶯雄鳥在臨近交配期會換上一身燦爛多彩的羽毛,而雄性紫冠細尾鷯鶯到這時候身上只會出現為數不多的幾根彩羽點綴。後者的生殖器官也比其他種類的細尾鷯鶯小得多。

最有意思的是,雄性細尾鷯鶯求偶時往往要銜上一些花瓣獻給雌鳥,但德國鳥類學家對紫冠細尾鷯鶯總共觀察了300多個小時,獻花的情況一次都沒有發生。

讓鳥類學家困惑的是,紫冠細尾鷯鶯在生態環境和繁殖生物學等方面與其他種類的細尾鷯鶯並沒有很大區別。專家推測,上述配偶制度上的不同很可能是細尾鷯鶯物種形成過程中某次事件造成。但究竟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種類間配偶制度的區別仍然是個謎。

獨特叫聲

細尾鷯鶯細尾鷯鶯

2012年11月,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當細尾鷯鶯幼鳥還未破殼而出時,它們就開始學習細尾鷯鶯媽媽的一種獨特叫聲,一旦孵化出殼,幼鳥必須在求食聲中包含著這種“語音密碼”。

研究發現每窩細尾鷯鶯幼鳥的求食叫聲都不所不同,同時,細尾鷯鶯媽媽還將這種密碼教授給幼鳥的爸爸,通過叫聲識別出杜鵑幼鳥。

該項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索尼亞·克萊多爾菲博士說:當幼鳥破殼之後在求食叫聲包含著“密碼”,成年細尾鷯鶯才會對它們餵食。

研究顯示,當交換鳥巢中的鳥蛋,剛孵化幼鳥產生的求食叫聲會匹配“養母”的密碼,這將證實語音密碼是通過學習掌握的。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一項實驗,用播放錯誤幼鳥求食叫聲的喇叭放置在鳥巢中,可以阻止成年細尾鷯鶯餵養幼鳥。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重複實驗顯示成年細尾鷯鶯能夠回響自己鳥巢中發出含有密碼的幼鳥求食叫聲,而對於其它細尾鷯鶯鳥巢或者入侵杜鵑幼鳥則置之不理。

克萊多爾菲稱,據此可以推斷出細尾鷯鶯使用一種特有密碼傳授給胚胎之中的幼鳥,這種奇特的“胎教”方式能夠有效地區分入侵鳥巢的杜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