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杜牧七言絕句]

紫薇花[杜牧七言絕句]

《紫薇花》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首句描繪新開之紫薇花,次句讚美其不爭春,後兩句用《史記》“桃李無言”典故,淡雅表現紫薇花高潔的風骨和謙遜的品格。這首詩構想入奇,擴大了詩的張力和戲劇效果,使人玩味不已。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紫薇花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

桃李無言又何在 ,向風偏笑艷陽人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上春:早春。

⑵艷陽人:指在艷陽春天裡開的花。

⑶桃李無言: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謂桃李不說話,不誇耀自己,而人們都來欣賞他們,在桃李樹下,走出了一條條小路。

白話譯文

一支初綻的紫薇在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與群芳爭奇鬥豔。

無言的桃李又在何處,只有紫薇花笑看那些只能在春日艷陽里開的花。

創作背景

經歷了從唐憲宗至唐宣宗六朝的杜牧,曾任中書舍人,因被稱為“紫薇舍人杜紫薇”。當時正處於牛李黨爭激烈的時期,詩人置於複雜鬥爭糾紛中,不趨炎附勢,獨守剛直節操,恰似紫薇花,故此篇詠紫薇花似乎也不盡出於單純的玩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紫薇夏季開花,開謝相續,花期長達三、四月之久。杜牧這首詩即圍繞紫薇花花期長的特點著筆,讚美紫薇花不爭春的謙遜品格。

“曉迎秋露一枝新”,首句寫紫薇花開花季節時令。秋天的早晨,紫薇花迎著秋天的寒露開出一枝枝新鮮的花朵。一個“迎”字,賦予紫薇花以人的精神,它不怕秋寒,迎著寒露開放,為人間裝點秋天的景色。“不占園中最上春”,春天時節,百花盛開,爭奇鬥豔,而紫薇花不與百花爭春,它夏季開花,一直開到秋末。詩人在這裡讚美紫薇花不與百花爭春的謙遜品格。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詩人此處用《史記》“桃李不言”典故,以桃李反襯紫薇花。桃李不言,雖然表現了他們的謙遜,然而他們畢竟也和百花一起爭著在春天開放。現在秋天到了,秋風蕭瑟,無言的桃花、李花,不知今在何處,只有紫薇花向著寒冷的秋風,笑對那些爭著在艷陽春天開放的花朵了。詩人寄情於物,在讚美紫薇花的謙遜品格時,也讚美了具有謙遜美德的人。

詩人雖寫紫薇但在此詩中一字不提紫薇,使讀者在驚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麗的質感。充分感覺到紫薇不與群花爭春,淡雅高潔的風骨和一枝獨秀的品格。所謂“反常”必須以“合道”為前題,方能構成奇趣。這首被人們譽為詠紫薇詩中的佳作,由於構想入奇,擴大了詩的張力和戲劇效果,使人玩味不已。

名家點評

蘇州大學教授馬瑋《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杜牧》:杜牧本人,也就像一朵紫薇。他的愛國之情,他的忠君之情,他的報國之情,他都希望能有人賞識,能有人在他最不得志時起用他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意義。於是他只好在唐末的秋日暮光中鬱郁地將滿腹哀怨凝為了那輕飛在歷史長風中的詩的花瓣,飄落至今。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二年(828)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後入為司勛員外郎,官終中書舍人。以濟世之才自負。詩文中多指陳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麗生動。以七言絕句著稱。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全唐詩》收其詩八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