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屬

紫荊屬

紫荊屬(學名:Cercis),屬於豆目花卉,是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早春未出葉時先開花,花蕾及話為玫瑰紅色,綴滿枝條,因此也叫“滿條紅”、“珊瑚樹”。花為假蝶形花冠。非常壯觀,在晉朝時即已經被引種為庭院樹。花謝後密生綠色莢果,在樹上一年不落,直到第二年春天,新花蕾出現才脫落。紫荊耐寒、耐熱但不耐澇,葉為圓心形,花落時才吐芽。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加拿大紫荊花(白色花,稀有) 加拿大紫荊花(白色花,稀有)

灌木或喬木,單生或叢生,無刺。葉互生,單葉,全緣或先端微凹,具掌狀葉脈;托葉小,鱗片狀或薄膜狀,早落。花兩側對稱,兩性,紫紅色或粉紅色,具梗,排成總狀花序單生於老枝上或聚生成花束簇生於老枝或主幹上,通常先子葉開放;苞片鱗片狀,聚生於花序基部,覆瓦狀排列,邊緣常被毛;小苞片極小或缺;花萼短鍾狀,微歪斜,紅色,喉部具一短花盤,先端不等的5裂,裂齒短三角狀;花瓣5,近蝶形,具柄,不等大,旗瓣最小,位於最裡面;雄蕊10枚,分離,花絲下部常被毛,花葯背部著生,藥室縱裂;子房具短柄,有胚珠2-10顆,花柱線形,柱頭頭狀。莢果扁狹長圓形,兩端漸尖或鈍,於腹縫線一側常有狹翅,不開裂或開裂;種子2至多顆,小,近圓形,扁平,無胚乳,胚直立。  

生性分布

紫荊屬植物原產於中國,亞洲南部和地中海地區,約8種。其中2種分布於北美,1種分布於歐洲東部和南部,5種分布於中國。通常生於溫帶地區。紫荊產中國東南部,北至河北,南至廣東、廣西,西至雲南、四川,西北至陝西,東至浙江、江蘇和山東等省區。為一常見的栽培植物,多植於庭園、屋旁、寺街邊,少數生於密林或石灰岩地區。  

習性

喜光,有一定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土壤,不耐淹。耐修剪   。

繁殖栽培

用播種、分株、扦插、壓條等方法,以播種為主。播前將種子進行80天左右的層積處理;春播後出芽很快。亦可在播前用溫水浸種1晝夜,播後約一個月可出芽。在華北一年生幼苗應覆土過冬,第二年冬仍需要一定的保護。實生苗一般3年後可以開花。移栽一般在春季芽未萌動前或秋季落葉後,需適當帶土球,保證成活   。

經濟用途

做觀賞園林用,因開花時葉未發出,宜與常綠植物配景,或置於淺色物體前面,如白牆。樹皮及花梗可以入藥,有解毒消腫的作用。種子可以制農藥,可以驅殺害蟲。木材紋理直,結構細,可做家具建材   。

下級分類

紫荊 Cercis chinensis Bunge 、黃山紫荊 Cercis chingii Chun 、廣西紫荊Cercis chuniana Metc. 、湖北紫荊 Cercis glabra Pampan. 、垂絲紫荊 Cercis racemosa Oliv.  

檢索表

紫荊屬植物 紫荊屬植物

1花序總狀,有明顯的總花梗。(2)

1花簇生,無總花梗。(4)

2葉菱狀卵形,兩側不對稱,基部鈍三角形,兩面常被白粉,無毛。廣西紫荊

2葉闊卵形、卵圓形或心臟形,兩側對稱,基部心形或近截平,下面被毛或無毛,但無白粉。(3)

3總狀花序較長,總軸長2-10厘米;葉片下面被短柔毛,沿脈上被毛較多;莢果基部漸狹,背、腹縫線等長。垂絲紫荊

3總狀花序短,總軸長不超過2厘米;葉片下面無毛或僅於基部脈腋間有少數簇生柔毛;莢果基部常圓鈍,背、腹縫線不等長。湖北紫荊

4莢果薄,通常不開裂,有翅,喙細小而彎曲;葉紙質,較薄,下面通常無毛或沿脈上被短柔毛。紫荊

4莢果厚而堅硬,開裂,果瓣常扭轉,無翅,喙粗而直;葉近革質,較厚,下面常於基部脈腋間被簇生柔毛。

黃山紫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