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秀

索秀

索秀:中國當代女藝術家,其作品曾獲2010年義大利“第三屆特爾納當代藝術獎”。

索秀簡介

索秀肖像索秀肖像
1972年生於河北邯鄲
展覽經歷
2011年 4月 世界華人抽象藝術邀請展 新浪網/中國北京
2011年 3月 全球華人抽象藝術家作品展&理論研討 卓克網
2011年 3月 3·8女藝術家抽象作品展 北京 / 中國
2011年 3月 索秀的抽象藝術 中德證券總部/中國北京
2010年12月 禪機-索秀 aecom北京總部/中國北京
2010年10月 非常接觸當代藝術展 中德證券總部/中國北京
2010年 9月 形象工程藝術小組第一回展 北京 / 中國
2010年 4月 方寸之間—首屆中韓當代藝術小幅作品展 北京 / 中國
2010年 3月 2010首屆北京藝術集會 La Celeste畫廊 / 北京
2010年 3月 當代女藝術家聯展 北京上上美術館 / 北京
2009年12月 佛羅倫斯雙年展 佛羅倫斯 / 義大利
2009年11月 青年藝術家交流展 北京 / 中國
2009年 9月 “精神儀式” 尚堡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09年 9月 索秀個展第二回 柏林 / 德國
2009年 5月 “索秀2009”個展 北京 / 中國
2009年 4月 “東方道象” 北京 / 中國
2008年12月 深圳當代抽象大展 深圳 / 中國
2008年12月 索秀個展 柏林 / 德國
2008年11月 索秀個展 畫廊PiziArte / 義大利阿布魯佐泰拉莫
2008年10月 “靜者靜動”——當代抽象藝術大展 北京虹灣藝術館 / 北京
2008年 9月 宋莊當代藝術展 宋莊 / 北京
2008年 8月 年輕的姿態——新銳藝術家當代藝術11人作品展 杭州/中國
2008年 8月 形色各異女藝術家聯展 中壩河文化藝術中心 / 北京
2008年 6月 從圓明園到宋莊系列展 gee art gallery / 北京
2008年 5月 走進紐約:中國當代藝術家邀請展 紐約曼哈頓亞洲文化中心 / 美國
2008年 4月 索秀油畫展 碩華畫廊 / 北京
2008年 3月“生活在宋莊——女性版” 宋莊美術館 / 北京
2007年 11月“之間”藝術展 佰富文化藝術中心 / 北京
2007年 10月 索秀個人畫展 北京吉祥伯樂畫廊 / 北京
2007年 10月 東岸碼頭當代藝術展 京貿中心藝術區 / 北京
2007年 9月 中國宋莊當代藝術巡迴展 東方現代美術館 / 山東
2007年 8月 中國宋莊當代藝術巡迴展 上海多倫美術館 / 上海
2007年 7月 中國宋莊當代藝術巡迴展 環鐵時代美術館 / 北京
2007年 5月 佛緣當代藝術交流展 宋莊吉祥伯樂畫廊 / 北京
2007年 4月 行走的雲——宋莊嫘苑當代藝術展 宋莊嫘苑藝術區凹凸空間 / 北京
2007年 3月 女性藝術家聯展 北京上上美術館 / 北京
2006年10月“自由藝術家展” 宋莊 / 北京
2006年10月 第二屆宋莊國際文化藝術節工作室開放展
2006年 5月 北京藝術家聯展

藝術作品評論

暗示與詮釋---讀索秀作品
文 / 胡力夫
索秀用其獨有的方式,完成了其最初空間的營造,亦可以這樣說,她用真實而原始的思考,完成了一個迷宮的建造。通常從小的詰問開始,進入思考漫無邊際的荒野,最後得出單線的答案,這是我們司空見慣的藝術家常態。
但索秀則不同,她的生存體驗與靈感使其作品在創作之初,似乎便摒棄了個人哭樂悲歡,直指存在的終極問題,比如世界起源,生命實質或運動規律。所以這個時期的作品給觀者呈現了迷一樣的視覺感受,在其中可以看到藝術的表現形式,哲學式的問題,類科學的解答方式,類宗教的思索狀態。這些元素交織出的敘述方式,平靜卻充斥拷問的張力,這種張力與其作品的複雜程度無關,恰恰相反,它來自生命本身的簡單,駕馭無限。
作為索秀創作基點的非視覺轉載其實很簡單,那些看不到形象的作品,奔涌著一種我們從未體驗過,但卻那么似曾相識的力量——大象無形的意會與言說,在這些作品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時期索秀將其作品,定名為禪機,禪機是佛教徒參悟生命過程中所遇到的暗示與啟迪,但這是一個靈魂沉睡的時代,能做的也許只有觀念的平鋪與細節的展開。
氣勢磅礴的基點構築了索秀作品的自由度與生命力,當細節展開後,我們在索秀的作品中目睹世界的孕育、奔涌、流動,陰陽兩極的分裂,沉濁的大地,輕渺的雲天,激流與風的形成。面對這蔚為壯觀的過程,心靈無法再滿足於大象無形,於是進入過程,孕育生命。對照禪機,這一時期作品的意識形態,是對東方古老世界觀的一種全新的詮釋,直觀、簡單,其形式比禪機更平易。
近期作品出現了光與靈動,宛如創世紀的過程。在其中,那無形的背景實現自由置換,或是滄海,或是太空,襯托著傳說中的神獸留下它們清晰的印跡。不明來由的自然力、生命力在無形中迸發、飛濺,無端的凝固,玄幻但凜然。這些作品的自由姿態,恰是用有形的自由來證實了大象無形的實際意義——唯有突破形體,方能容納一切形體。無形本身對索秀來說,是背景與概念,而非限制,更非虛幻。
在封閉的藝術空間尋求超脫感與在封閉的現實空間裡尋找盡頭一樣的簡單,從其作品的過渡不難看出,在抽象藝術常常取向的超脫感與拷問之間,索秀無疑選擇了後者,所以在她最近的作品中,我們找到了鳳凰涅磐的痕跡,與諸多冷艷的問號。今天索秀將詰問更多的留給了自己,作為觀者我們可以在畫面上繼續尋找藝術家自我詰問的過程,或者在有形與無形的大象間展開自己的思索。
敘述而不是傾訴——索秀作品印象
文/胡力夫
一位友人慚愧的戲言,梁山有個“急先鋒索超”,宋莊出了個“慢先鋒——索秀。”
“慢”也許是戲言,也許是實情。
我相信,每個人面對索秀作品的時候,都會感到“先鋒”兩個字,索秀當之無愧。中國女性在幾千年獨特生存狀態下形成的堅忍表層,與不易察覺的驕傲,在索秀的作品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體現。沒有具體的形象,沒有具體的情感,沒有具體的事物,甚至沒有具體的時態與空間!而作品中這肌理通透線條分明的黑白世界,卻像是與我們相識已久,看到它的時候,傾訴已經成了一種不必要。
索秀很少談及自己的藝術觀點,對自己作品的詮釋更是微乎其微。但每次站在自己的作品前,她的眼睛總閃爍出一種深深的自信。從作品本身來看,這種自信與其說來自個人對藝術作品的把握,不如說緣於個人對生存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
從表象上來看,索秀幾乎完全拋棄了表達個人情感與時代特徵。僅僅將我們帶入一個黑色但艷麗的異度空間,在這裡,她自由縮短宇宙深處的距離,放大微觀世界的呈現,用並聯,也用切分,敘述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全部過程。
索秀的作品,儘管具備難以發現筆觸的自然壯麗,與對鏡梳妝般的嫻靜端莊,但還是帶給人鐵一樣堅硬的震撼與困惑。使我們不得不在畫面上去尋找這位神秘女性的內心世界,並試圖發現藝術家生活經歷殘留在作品中的蛛絲馬跡,卻終無所獲。
面對存在與不存在的中間狀態被索秀這樣表達的事實,前思後想,也只能用藝術家本人,在我們交流中關於藝術概念的隻言片語,來做最後的詮釋——
“我常常想,應該有這樣一種藝術——在創作中,手與畫筆僅僅是起到類似光線的作用,畫布應該像是一面鏡子,鏡中倒映出的不是客觀的世界,而是作者的心。因為在有些時候,人們在心裡對認識的成像,與眼睛的觀察是不一樣的。”
——索秀

作品自述

我的作品大抵表達的是一個過程,到現在我越來越覺得,幾乎我所能接觸到的一切,無論是藝術靈感,還是思維觀念,包括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問題,都在這個過程包含的範圍內。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我在畫布上放大這一過程。第一次做這種嘗試時是偶然的,面對什麼都沒有的畫布,我並不清楚下筆要對什麼負責,但不清楚是一種什麼力量讓我變的勇敢。可以說,我藝術作品中從無到有的概念就是在我最初下筆的時候形成的,這個過程是茫然的,也是渾沌的,所以有了這樣一種渾沌的,難以講述的畫面呈現。可在做這一切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興奮和自信,我認為我找到了也許是很關鍵的問題,於是堅持著去畫,去感受這個過程,從無到有的過程。技巧的控制和數量的增加使我對這批作品的認識日益清晰,那種感覺像面對顯微鏡去觀察那些比細節還要瑣碎的微觀的細節,從沒有到有,這個好像很複雜的過程在我的作品裡被放大到了自己也沒有想到的程度,很清晰。這種清晰程度不是視覺上的轉載所具備的,是一種心靈的直接呈現,或者說是類似本質的直接呈現。
接下來,困惑也從無到有——因為作品開始出現我沒有預期的變化,開始我也並沒有在意,只認為是追求技巧上的探索造成的,但後來變化越來越大,出現分裂、對立……很多我意想不到的東西。這個時期其實是很痛苦的,因為感到畫面的最終效果似乎不由自己所控制。但我還是繼續畫,希望在創作的過程中尋找答案。我把幾個時期的作品放在一起去思考它們之間的差異與共同點,得到的結論是這種變化是必然的——既定存在的東西一成不變從不成立。而變化的過程,自然的讓人難以察覺,在控制與失控之間,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得心應手。我知道,我看到,並畫出了這一過程的細節,也許就是人們所說的類似禪機的東西。
索秀 2007年於北京

出版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 2007 (精裝)
朱青生、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芝加哥大學東亞藝術中心編著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中國當代藝術:抽象宋莊(精裝)
編著:馬東欽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5月

獲獎

索秀作品2010年獲義大利“第三屆特爾納當代藝術獎”

索秀獲獎作品索秀獲獎作品
“特爾納當代藝術獎”介紹
特爾納公司(Terna - Rete Elettrica Nazionale)是義大利重要的能源傳輸運營商,由路易吉?羅斯主席和弗拉維奧執行長領導。該公司是義大利高壓輸電線路(NTG)的主要擁有者, 其在義大利各地的線路超過600萬公里。它是歐洲第一個獨立的運營商,經營電網規劃、開發和維護,並提供提高電網效率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其運營的線路公里 數居世界第七位,並負責整個義大利的能源傳輸和調度。特爾納公司現擁有3500員工,每天都在保證義大利各地電力系統的安全。自2004年以來,特爾納公 司已在義大利證券交易所上市。
“特爾納當代藝術獎”由特爾納公司於2008年設立。獎項包括圍繞在義大利宣傳和支持當代藝術而開展的諸多項目,其中最主要內容是面向所有藝術家 的主題競賽活動。特爾納獎設立的主要目標是支持藝術家和當代藝術,致力於通過文化與經濟的聯袂,在企業界、藝術界和公共部門之間建立一個新型的良好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