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房鄉

紙房鄉

紙房鄉地處外方山區,位於伊河南岸,距縣城2公里,東臨飯坡、黃莊,西連德亭,南臨木植街,北接伊河與縣城隔河相望。貴州省黃平縣紙房鄉位於黃平縣西北面,距縣城67公里。東界餘慶縣白泥鎮,南接該縣平溪鎮,西與甕安縣松坪、小河山兩鄉接壤,北同餘慶縣龍溪鎮相鄰。東西長12.5千米,南北寬11千米。最高點轎頂山,海拔1367.2米,為全縣最高峰,最低點金安村店子邊,海拔804.7米,平均海拔970米。全鄉土地面積77.9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0035.9畝(田5595.45畝,土改4440.45畝),主產水稻、玉米、油菜、烤菸、大豆等。同名鄉鎮有:河南省嵩縣紙房鄉、河南省清豐縣紙房鄉等。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呂溝村、馬駒嶺村、龍頭村、林場村、毛溝村、秋盤村、上瑤村、石坡村、台上村、西溝村念子溝村、七泉村、朱王嶺、紙房村、板廟村、草廟村、大坡村、鄧嶺村、高嶺村、高村

區域特點

紙房鄉紙房鄉
紙房鄉位於嵩縣外方山區的七峰山下,伊河南岸。東臨飯坡、黃莊,南臨木植街,北接伊河與縣城隔河相望。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0公里,全鄉總面積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000畝,林地面積129378。5畝。

紙房鄉境內山峰林立,溝壑縱橫,地形錯綜複雜。在海拔1256米的七峰山下分布著沙溝、呂溝、五道溝、道回溝等七條大溝和大坡嶺、石坡嶺、馬駒嶺、鄧嶺、高嶺、朱汪嶺等八大嶺。只有高村、紙房、上窯三人村有2000畝河川地,“七溝八嶺一面坡”是紙房鄉的真實寫照。

產業結構

紙房鄉養豬場
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大力高速種植結構,推進農業化進程,重點發展“林、藥、牧、勞務輸出、種子外繁、大棚蔬菜”等主導產業。

畜牧業推廣圈養、冷配等先進技術。其中林場、念子溝、七泉三個畜牧地村達到戶均4頭牛或10隻羊。2003年,全鄉共存欄牛11000頭,出欄3900頭;存欄豬14000頭,出欄12200頭,羊存欄9400頭,出欄9800頭。全鄉建青貯窖361個,氨化池82個。龍頭村畜牧有限公司年出欄商品3500——4000頭,產值140萬元,成為嵩縣最大的養豬場

全鄉種植柴胡、二花、血參、蘭香草、板藍根、桔梗等為主的中藥材4716畝。紙房村外灘千畝柴胡基地是嵩縣最大的柴胡基地。

在河川區發展玉米制種850畝,花卉制種100畝,蔬菜制種250畝,紅提葡萄種植、牡丹種植、林業育苗等高效農業種植700畝,發展大棚蔬菜100畝。

全鄉每年輸出勞動力4600餘人。勞務輸出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紙房鄉工業基礎薄弱,原來在高村興建的瓷廠、紙廠、塑膠廠,後因資金、管理等原因,現已破產。現有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建材、木材加工,礦山開發等行業。

基礎建設

紙房鄉紙房鄉
紙房鄉黨委、政府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整體部署和招商引資的要求,按照“工業興鄉、產業富民、突出特色、爭創一流”的發展思路,實幹乾實,努力做好工作。

全力奮戰新農村建設,改善民眾生活環境

新農村建設工作,該鄉規劃建設市級示範村1個,市級重點治理村2個;縣重點治理村4個。按照“三清潔”、“七集中”、“四改”、“四化”、“五有”、“六好”的標準,以高村、紙房、石坡、龍頭、台上、七泉、草廟等七個村為主進行集中整治。

全鄉出動勞力近萬人次,出動機械車輛2000多台次,清理垃圾2775方,拆除臨時建築280間,新栽綠化樹5萬棵,粉牆9.5萬平方米。特別是近段時間,集中人力、物力,鄉、村幹部包戶、包地段,早上五六點就到工地指導民眾拆除破舊建築,建築新牆和花池、粉牆、栽植綠化樹木,挖排水渠,改變農村過去的髒、亂、差現象,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

紙房鄉紙房鄉
全鄉硬化通組通戶道路15公里,新建村部6個,改建村部5個,新建農村衛生所12所,建設文化大院12個,建設農村超市16個,新建休閒場所10處。2008年該鄉農村戶用沼氣建設任務1200座,已建成915座。在沼氣建設中,實行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帶建5戶,鄉幹部和鄉直有關部門領導每人帶建3戶,村幹部、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每人帶建1戶,黨員必須帶頭建沼氣。定期召開現場會,進行評比督促,對完成任務的村每戶再獎50元,對2次評比倒數第一的村實行誡免談話,4次倒數第一的村實行組織處理。由於措施過硬,使沼氣建設工作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2007年上半年投資110萬元,新建村部5個,改建村部1個,建築面積達1820平方米,於4月29日全部完成,獲全縣村部建設二等獎。下半年新建1個,改建4個,8月底全部完成。

二、工業興鄉,產業富民邁出堅實步伐發展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把民營經濟作為興鄉富民的首位工作,先後引資建設了宏發家俱、大眾駕校、裕鑫鐵選、恆發礦業、亨祥礦業、緯宇紡織、紫升餐具等多家企業。今春以來,堅決落實縣委、縣政府決定,確立了“不論哪種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論公有私有,有作為就行;不論規模大小,能發展就行;不論歸誰所有,能交稅就行”的招商工作思路,引資700萬元,建設了鴻泰水泥製品有限公司,經過2個月的緊張建設,6月28日開業生產。還有幾個意向分別是:首龍中邁投資4億的鉬晶粉深加工項目、中邁1000噸多礦種選廠項目、輪胎翻新項目、調味品加工項目和標準化廠房建設項目。努力做好協調和服務,促使這些項目落戶紙房,力爭使鄉財政收入由去年的156萬元增加到300萬元。同時,我們抓好5個基地建設:一是抓畜牧基地建設,發展沙溝流域7個畜牧養殖基地村;二是抓好蔬菜基地建設,發展紙房、高村等村蔬菜大棚200個;三是抓好制種基地建設,發展上瑤等三個村制種2000畝;四是抓好種藥材基地建設,發展秋盤、毛溝、西溝等村山萸肉,戶均達到百棵“搖錢樹”,石坡、草廟、鄧嶺等村3000畝柴胡種植;五是抓好勞務輸出基地建設,以香港足來足往培訓基地為龍頭,全年專業技術培訓達2000人次,全鄉勞務輸出力爭達到萬人,力爭使全鄉民眾有穩定的增收渠道。

紙房鄉共有鄉村公路84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0公里,架橋10餘座,利用以公代賑資金完成引水工程26處,建水窖904個;現有中學1所,村辦國小20所,教師271人,在校學生4244名。縣第五高中1980年建在紙房鄉高村,現有教師1700人,嵩縣教師進修學校1987年建在紙房村,現有教師500人。紙房鄉有鄉醫院一所村衛生室18個,共有鄉村醫生36名。2001年大搞小城鎮建設,開發建設城南新區,鄉政府2003年由紙房村搬遷到高村,隨著城南新區的開發建設,一個新的湖濱新區將出現在伊河南岸。

貴州黃平縣紙房鄉

紙房鄉紙房鄉
概述

紙房鄉位於黃平縣西北面,距縣城67公里。東界餘慶縣白泥鎮,南接本縣平溪鎮,西與甕安縣松坪、小河山兩鄉接壤,北同餘慶縣龍溪鎮相鄰。東西長12.5公里,南北寬11公里。最高點轎頂山,海拔1367.2米,為全縣最高峰,最低點金安村店子邊,海拔804.7米,平均海拔970米。全鄉土地面積77.9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035.9畝(田5595.45畝,土改4440.45畝),主產水稻、玉米、油菜、烤菸、大豆等。

鄉轄12個行政村,88個村民小組,100個自然寨。有2764戶、10634人(男5780人,女4873人),居住著漢、苗、土家族等民族。共15個農村黨支部,其中機關支部2個,學校一個,村支部12個,黨員總人228人,建有學校13所(其中九年制中學一所,完小3所)。全鄉實現三通(即通電、通公路、通自來水)。建有單位和集體地面衛生接收站45座(其中開路3座)。全鄉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5%。

紙房鄉油菜
經濟狀況

該鄉山多平地少,充分利用草山、荒坡的資源優勢,落實退耕還林還草,做好“山”字文,念好“山”字經,向同山上要錢,到山上尋找經濟發展的路子,全面實行“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和“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如今已初步形成了以科技為龍頭,以糧食、烤菸、油菜、畜牧業為主要支柱產業的農業生產體系。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334萬元,代鄉財政總收均遞增35.8%。鄉政府所在地的街道建設竣工,公路從鄉府通往各村是100%,通車裡程176公里,郵電通訊已形成以政府所在地向各村輻射的通訊網。教育事業也正在加速發展,新投入義教工程100多萬元,紙房中學教學樓、體育場竣工,西堰國小危改工程投入34萬元,現已投入使用。

清豐縣紙房鄉

紙房鄉紙房鄉
概述

紙房鄉位於清豐縣城東7.5公里,總面積57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4.2萬人,5.6萬畝耕地,瀦龍河縱貫南北,清六路貫穿東西,全鄉公路總里程72公里。

紙房鄉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目標,充分發揮資源、產業、交通等各項優勢,不斷最佳化農業結構、加快項目建設、促進和諧發展,全鄉呈現出經濟發展、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行政區劃

紙房街村、張二莊村、孫莊村、梅莊村、郝莊村、孟婁村、武強鎮村、陳莊村、李家莊村、乜莊村、駱莊村、張村村、郭家村、蘇店村鐵爐莊村、常莊村、大什字村、什字外村、什字內村、雨淋頭村、呂朱婁村、謝朱婁村、楊拐村、油房村、申屯村楊朱婁村、田朱婁村、鄭朱婁村、岳莊村、後萬家村、前萬家村、留買固村、五里屯村楊喬村、大屯村

紙房鄉紙房鄉
經濟發展

紙房鄉在穩定優質麥、良種玉米等糧食作物穩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基本形成了“食用菌、速生林、無公害大棚菜、優質雜果、優質種棉”五大農業亮點。

新建白靈菇大棚108座,總計21600平方米,鐵爐莊新建雙苞菇大棚48座,總計960平方米,陳莊、李家莊無公害大棚菜300餘座,前後萬家中華巨梨、黑提葡萄等優質雜果600餘畝,孟樓冬棗40畝、揚拐優質種棉100餘畝。

按照“招商引資求突破、項目建設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初步形成了“建材、化工、製造、麵粉加工”為主導的多元化工業體系。

黨建工作

一是加強了黨委自身建設,開展了一系黨建主體實踐活動,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提高了自身素質。二是全面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將一大批“雙高雙強”人才充實到了支部班子,三是狠抓了黨員教育培訓,利用遠程教育、專家講課等形式,提高了黨員致富帶富“雙帶”能力,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明顯增強,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