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古根漢美術館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索羅門·R·古根海姆(Solomon R.Guggenheim)基金會旗下所有博物館的總稱,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全球性的一家以連鎖方式經營的藝術場館。古根海姆基金會成立於1937年,是博物館的後起之秀,發展到今天,古根海姆已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跨國文化投資集團。其中,最著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為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和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簡介

紐約古根漢美術館
位於中央公園內的古根漢美術館,其環形白色建築本身就是件傑出的現代藝術作品,館中收藏豐富,其中不乏夏爾卡米羅布朗庫西等名家的作品。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全稱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theSolomonR.GuggenheimMuseum),是古根海姆美術館群的總部。該建築是紐約著名的地標建築,由美國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LloydWright)設計,建築坐落在紐約市一條街道的拐角處,與其他任何建築物都迥然不同,可以說外觀像一隻茶杯,或者像一條巨大的白色彈簧,可能是因為螺旋線結構美國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手繪圖
也有人說像海螺。
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Guggenheim Museum)的建築本身就是一件曠世傑作,這是美國當代著名建築師萊特(Frank.Loyd Wright)的最後一件作品,1947年進行設計,1959年建成後,一直被認為是現代建築藝術的精品,以至於近四十年來博物館中的任何展品都無法與之比美。建築外觀簡潔,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結構,與傳統博物館的建築風格迥然不同。1969年又增加了一座長方形的3層輔助性建築,1990年古根海姆博物館再次增建了一個矩形的附屬建築,形成今天的樣子。

發展脈絡

總部設在紐約的美國古根漢姆博物館,在西班牙畢爾巴鄂、義大利威尼斯、德國柏林和美國拉斯維加斯擁有4處分館。2006年7月又與阿布達比政府簽訂契約在當地建立分館,這將會是古根漢姆眾多美術館中最大的一個。與此同時,古根漢姆也一直積極謀求在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的戰略發展。這種連鎖經營的模式和全球化策略已經成為世界博物館領域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美國藝術300年:適應與革新”大型展覽的構想始於1998年,其後有著十年的籌展歷程。2006年10月16日,美國古根漢姆博物館代表團訪問中國美術館,亞洲戰略發展部主任MinJunKim,展覽收藏及設計部主任KarenMeyerhoff,展覽策展人SusanDavidson,教育部主任KimKanitani等就展覽事宜,與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副館長錢林祥馬書林及相關部門的負責人舉行了會談,並分三個小組,就展覽、教育、學術活動等合作的具體問題進行討論。紐約古根漢姆博物館
[1]在過去六十六年的歷史中,紐約所羅門.R.古根漢姆基金會(SolomonR.GuggenheimFoundation)發展了眾多渠道去實現其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的使命:如在歐洲、亞洲、澳大利亞的巡迴展覽的同時,把歐洲、亞洲、非洲、和南美的藝術珍品借到紐約展出;或者在其他國家建立新古根漢姆美術館等。而後者正形成了古根漢姆和其他藝術機構的區別。除了美國,古根漢姆在義大利,德國和西班牙都有自己的美術館,從而把它的國際性任務提升到了首要的位置。

誕生之初

美術館的建立者正是所羅門·R·古根漢姆(SolomonR.Guggenheim),他生於19世紀的美國一個十分有影響力的、靠煤礦工業積累財富的瑞士血統家族。按照有教養人的習慣,在精英雲集的環境下,古根漢姆和他的妻子,IreneRothschild,在博愛和審美的傳統中長大,成為熱心的藝術贊助人,並積累起很多古代大師的作品。但在1927年,當古根漢姆第一次遇見年輕的德國貴族女子HillaRebayvonEhrenwiesen,並聽取其介紹的歐洲當代繪畫中一種實驗性的潮流,使他的收藏方向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Rebay接受非具象是一種新藝術風格和審美哲學的誕生的觀點。在紐約古根漢姆博物館內部
美學上從經驗世界獲取形式的抽象觀點與純藝術創造上的非具象二者之間,Rebay選擇了後者,相信其中充滿了神秘的內涵。非具象一詞是Rebay從德國術語Gegenstandslos翻譯而成,表示文學性的,“沒有對象的”詞語來源於康定斯基的理論作品,所表達的最高美感和精神法則對於Rebay而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前所未有的”,Rebay在她第一次敘述藝術的使命時寫道,“還有比繪畫中從具象到非具象在從物質到精神的過程中更偉大的前進步伐么?因為我們注定要更有創造性,轉向精神世界是我們的命運。人文主義將得到發展並自然而然地從偉大的藝術上感受到更多的能量,這便是非具象傑作的輝煌。”在Rebay充滿激情的言語感染下,在對這相對未知領域進行收藏的先進想法的引導下,古根漢姆從1929年開始系統性地購買非具象藝術家的作品。早期購買的作品包括羅伯特·德勞內(RobertDelaunay)、瓦西里·康定斯基、費爾南達·雷格爾(FernandLeger)以及納吉(LaszloMoholy-Nagy)。生於俄國的藝術家康定斯基是最早闡釋這種純粹的非模仿繪畫的人之一,他的作品最終奠定了整體收藏的方向。藝術家布滿顏色的畫布上充斥著生動的集中或對比的形式,展示了康定斯基在其最廣泛流傳的理論著作中定義的抽象哲學,在《論藝術精神》(Uberdasgeistigeinderkunst1911)和《論點、線、面》(Punktundliniezuflache1926)中,把顏色比作音樂聲調,形狀比作不同感情的載體,他發明了其所指的藝術家內在需求的正式的語言表達體系。很快,古根漢姆酒店套房的牆上就掛滿了新的收藏。隨之,他的考慮重點必然轉向了能夠公開展出這些作品的可能性,並在1937年建立了所羅門·R·古根漢姆基金會,其目的是為了“藝術上的促進、鼓勵和教育以及啟蒙大眾”。在擁有基金會以後,古根漢姆預想了一個設計成可以容納不斷增長的藝術收藏的博物館建築。在他的計畫下,Rebay很快開始計畫怎樣可以最好的實現他們的夢想。她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與古根漢姆的通信中都充滿了建立一個非具象藝術的“美術館-殿堂”的計畫與提議。最後,在1939年,古根漢姆在紐約曼哈頓東54街租下了一個舊的汽車展示室。Rebay在建築師WilliamMuschenheim的協助下把其改造成為一個功能齊全的臨時展覽空間,命名為非具象繪畫美術館。館裡只展示了一些最單純的抽象藝術的繪畫;一些被認為是先驅藝術家的抽象派或具象派作品,如夏加爾(MarcChagall),也包括在這一時期的收藏中,但仍留在古根漢姆的酒店套房中,並未參加展覽。美術館獲得了很大成功,同時Rebay作為第一任館長,歡迎並支持很多年輕的美國抽象畫家,並展示了他們的作品。在1943年,為了滿足日益繁榮的非具象美術館的要求,Rebay決定開始新的征程: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建築以容納古根漢姆的藏品和舉行基金會的活動。她選擇了眾所周知的美國建築師賴特(FrankLloydWright),他的有機建築回應了Rebay對於非具象的理念:一種作為對創作者靈魂的直接表現而實現的,充滿理性與理想化意味的新生的藝術。賴特最初設計的美術館在1946年向媒體公布,但是由於各種阻礙,如戰後通貨膨脹、政府對建築的重新規劃、美術館位置的轉變以及1949年古根漢姆的去世,導致這一建築並不能在接下來的13年內完成。1952年,機構正式改名為所羅門·R·古根漢姆美術館以紀念它的建立者。

建築設計

古根海姆博物館的外部非常樸實無華,只是將博物館的名字裝飾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蓋在牆上,使它們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築物。建築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內部的曲線和斜坡則通到6層。螺旋的中部形成一個敞開的空間,從玻璃圓層頂採光。美術館分成兩個體積,大的一個是陳列廳,6層;小的是行政辦公部分,4層。陳列大廳是一個倒立的螺旋形空間,高約30米,大廳頂部是一個花瓣形的玻璃頂,四周是盤旋而上的層層挑台,地面以3%的坡度緩慢上升。參觀時觀眾先乘電梯到最上層,然後順坡而下,參觀路線共長430米。美術館的陳列品就沿著坡道的牆壁懸掛著,觀眾邊走邊欣賞,不知不覺之中就走完了6層高的坡道,看完了展品,這顯然比那種常規的一間套一間的展覽室要有趣和輕鬆得多。該博物館保存了所羅門·R·古根海姆有現代藝術收藏品,許多展品由金屬桿懸掛著,看起來似浮在空中。按照傳統,博物館在沿大廳四周的牆上展覽藝術作品。但古根海姆打破了傳統的慣例。

相關條目

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