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漢姆博物館

古根漢姆博物館

美國建築師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設計的作品——西班牙的畢爾巴鄂古根漢姆博物館在評選中奪得頭牌。這座螺旋形的博物館於1997年開始對公眾開放,並且成為蓋里的標誌性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這是賴特設計的在紐約唯一建築。此方案很早就有了,但直到1959年10月才建成開幕,這時賴特已經去世。
古根漢姆是一個富豪,他請賴特設計這座博物館展覽他的美術收藏品。博物館坐落在紐約第五號大街上,地段面積約50×70米,主要部分是一個很大的螺旋形建築,裡面是一個高約30米的圓筒形空間,周圍有盤旋布上的螺旋坡道。圓形空間的底部直徑在28米左右,向上逐漸加大。坡道寬度在下部接近5米,到頂上展寬到10米左右。美術作品就沿坡道陳列,觀眾循著坡道邊看邊上(或邊看邊下)。大廳內的光線主要來自上面的玻璃圓頂,此外沿坡道的外牆上有條形高窗給展品透進天然光線。螺旋形大廳的地下部分有一圓形的講演廳。博物館的辦公部分也是圓形建築,同展覽部分並連在一起。
在紐約的大街上,這座博物館的體形顯得極為特殊。那上大下小的螺旋形體,沉重封閉的外貌、不顯眼的入口,異常的尺度等等,使這座建築看來象是童話世界中的房子。如果放在開闊的自然環境中,它可能是很動人的,可是蜷伏在周圍林立的高樓大廈之間,就令人感到侷促而不自然,它同紐約的街道和建築無法協調。
螺旋形的博物館,是賴特的得意之筆。他說:“在這裡,建築第一次表現為塑性的。一層流入另一層,代替了通常那種呆板的樓層重選,……處處可以看到構思和目的性的統一” 。在盤旋而上的坡道上陳列美術品確是別出心裁,它能讓觀眾從各種高度隨時看到許多奇異的室內景象。可是作為欣賞美術作品的展覽館來說,這種布局引起許多麻煩。坡道是斜的,牆面也是斜的,這同掛畫就有矛盾,為此,開幕時陳列的繪畫都支掉了框線。另外,人們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常常要停頓下來並且退遠一些細細鑑賞,這在坡道上就不大方便了。
博物館開幕之後,許多評論者就著重指出古根漢姆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同美術展覽的要求是衝突的,建築壓過了美術,賴特取得了“代價慘重的勝利” (紐約時報的評論)。
這座建築是賴特的紀念碑,卻不是成功的博物館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