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是作者1930年出版的力作。小說敘述代表理性的禁慾主義與代表情人感官享樂主義的一對朋友的經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 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是作者1930年出版的力作。小說敘述代表理性的禁慾主義與代表情人感官享樂主義的一對朋友的經歷。
修道院年輕的納爾齊斯才華過人,覺得院長達尼爾喜愛。新來的學生歌爾德蒙迷戀世俗生活,他們雖成了朋友,但歌無視納的理性的說教,偷偷去村子裡和姑娘幽會,接著又逃出修道院,到處流浪,歷經歡樂與艱辛;漫遊使他逐步成熟,可之後因愛上總督的情婦而被判死刑。做了修道院院長的納爾齊斯把他從獄中救出,讓他專事雕塑藝術。歌再次外出遊行,途中染上重病,納在他臨終前表示對他的友愛,使他懷著幸福死去。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表現了兩種不同人性的衝突,並在探索理想過程中獲得和諧的統一;有評論家稱它是“融合了知識和愛情的美麗的浮士德變奏曲”。

作者簡介

赫爾曼·黑塞(Hesse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獲諾貝爾文學獎。
媒體推薦
每一次閱讀黑塞著作都是一次獲得精神提高的潛修,這是黑塞著作的特殊之處。這是一種加強自我的文學。
——彼得·漢德克(奧地利作家)
納爾齊斯是一個思想家和分析家,歌爾德蒙是一個幻想家和純真兒童。對於納爾齊斯來說,世界上的一切都屬於精神範疇,包括愛情在內。納爾齊斯把歌爾德蒙的天性看成是“他自身失落了的另一半”,也就是母親血統。……我喜歡這部小說,一本關於愛情的書,一部寫性愛的小說.在愛情描寫上更接近於艾興多夫,而不是亨利.密勒。
——卡林·斯特洛克(德國作家)

序言

赫爾曼·黑塞(HennannHesse)是二十世紀前半葉著名德國小說家、詩人,作品受浪漫主義詩歌和心理分析學影響較大,喜歡用印象手法和象徵手法來描寫和分析他所處的資產階級社會,被西方評論家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關於黑塞的作品,西方文藝界和學術界的研究專著和評論文章雖然不少,對他的評價卻並不高於托馬斯·曼和亨利希·曼兄弟,甚至也不高於同時代的另一位小說家裡昂·孚希特萬格。奇怪的現象是:黑塞的小說每經一次戰爭便風行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七十年代的越南戰爭後,都曾出現黑塞熱,迄至一九七七年共出了四十多種外文譯本,研究的文章和專著也浩如煙海,使黑塞成為當今國際文壇上出版和研究得最多的作家之一,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說明黑塞的作品不論在思想內容和藝術上都有自己的特色。這種願望隨時變化,總是取自外界而吸收到自己的身體裡,當我漸漸努力以赴時,不但事物有了變化,連我自己也變了。我的種種努力,時常使得知者也不知,這也許是我一生歷史最正確的內容。”在黑塞的創作實踐中,情況也正是這樣。在他晚年所寫的另一篇回憶青少年時代的《我的傳略》中對自己作了如下描述:“我的詩歌經常被人誤認為缺少對現實的普遍尊敬,我畫的圖畫中,樹有臉,屋子在笑,在跳舞,或者在哭,但那樹是梨或栗,卻大都分辨不清。我願意接受這種責備。我承認自己的生活也很像是一個童話,我總是感到而且也看到外界和我內部是密切關聯和協調的,我把它稱之為有魔力的。”黑塞並把這樣的效果解釋為藝術家的藝術高於現實的必然結果。他說:“我覺得現實並沒有充分注意的必要,因為現實自身就夠麻煩的了,而且永遠是客觀存在,卻要求我們注意和思慮所要求的包含更美好和更必要的事物。人們生活於現實中永遠不可能滿足,如同人們不可能崇拜和尊敬現實一般,因為現實是一種偶然性,是生命的垃圾。對於這種可憐的、令人失望和荒蕪的現實,人們除了否定之外,別無選擇。而同時,我們表現出我們自己比現實更強有力。”青年時代的黑塞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正是以描寫人們對於高於現實的理想世界的追求的小說《彼得·卡門青特》(1904)而聞名於世,並由此開創了一輩子他自己所謂的魔術生涯的。
二、生平和著作
黑塞“從十三歲時就明白自己要就是成為詩人,要就是什麼都不是”。但是,嚴格的父母要求這個自幼便顯示出藝術天分的孩子學習神學。一八九一年,黑塞被迫進入毛爾布侖修道院,他勉強自己學習希伯來語,並且服從一切規章和約束,但是過了一年,黑塞便不堪忍受這種摧殘青年人身心的經院教育,逃了出來。他還曾企圖自殺父母不得不順從他本人的意旨,讓他自由發展。從一八九二年至一八九九年這一段獨立謀生時期,黑塞當過學徒工、書店的小夥計等,他一面嘗試著從事各種職業,一面大量閱讀德國和外國的書籍,為他後來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黑塞後來回憶這一段生活時說:“早在十五歲那年,當我無學校可去時,我就一心一意頑強地自修。我很幸運,在我父親的屋子裡,有我祖父的豐富的藏書;整整一座大廳里全是古老的書籍,除了其他書籍之外,收藏著完整的十八世紀德國文學和哲學書籍。在我十六歲和二十歲期間,不僅用許多紙張寫滿了我最初的詩歌習作,而且在那幾年中幾乎讀完了一半的世界文學,還發奮研究藝術史、語言學和哲學,較之正規課堂學習收穫更大。”後來的黑塞研究家們認為,黑塞一生總是越來越深地沉浸於遠離生活的夢幻王國之中,這和黑塞這一段學習時期所汲取的精神文化是分不開的。對黑塞日後影響巨大的作家是:歌德、諾伐利斯、讓·保爾、梯克、荷爾德林和艾興多夫等人,尼采、叔本華、吉爾克郭德則是他所喜愛的哲學家,而中國的老子、孔子、莊子都是黑塞崇拜的東方哲人。這一系列精神偶像逐漸幫助黑塞構成了黑塞的美學世界觀,這種美學觀點就是黑塞日後許多著作的思想背景。我們不妨可以這么說:從一八九八年黑塞自費出版的第一部詩集《浪漫主義之歌》起,迄至一九六二年八月九日黑塞逝世後出版的晚年詩集《一根斷枝的呻吟》,那整整數十卒黑塞著作中都洋溢著一種黑塞特有的精神氣氛,他那逃避現實、提倡歸真返璞、從宗教、哲學中尋找精神解放的思想特點,再加上從精神和心理領域來描寫和分析他所處的資產階級社會的藝術特點,使讀者頭腦中形成了“德國浪漫派最後的一個騎士”的鮮明形象。黑塞一生的經歷很簡單。學徒年代結束後不久,早在一九。四年,黑塞第一部長篇小說《彼得·卡門青特》問世,在德國引起轟動,獲得包恩費爾德獎金,奠定了他新進作家的地位,也使黑塞從此成為專業作家。同年,黑塞和鋼琴家瑪麗亞·貝諾利結婚,移居波登湖畔的一座小村子,潛心寫作達八年之久,直至動盪的歐洲局勢驚破了黑塞的田園夢。一九一二年黑塞攜全家遷居瑞士,住在伯爾尼一個朋友的故居,一九一九年又移居蒙太格諾拉,一九二三年入瑞士籍。一九三一年搬人自己蓋的新居,一一直住到一九六二年病逝。黑塞結過三次婚,第二個妻子羅特-文格爾是歌唱家,婚後三年即離異。第三個妻子是藝術史家妮儂·多賓。黑塞一生曾獲多種文學獎金,比較重要的有:馮泰納獎金、諾貝爾獎金、歌德獎金等。——截選自《譯本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