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平裝)

於是歌爾德蒙聽從了他的勸告,開始流浪的生涯。 歷經千迴百折,他又回到自己的摯友和師長納爾齊斯的身邊,兩人分別以靈感和理性啟發對方,終於使歌爾德蒙掌握了化瞬間為永恆的藝術法則,雕出了以他的戀人麗迪亞為原型的完美塑像聖母瑪利亞。 歌爾德蒙死在理性的兄長納爾齊斯身旁,死在對“母親”和“死亡”的大徹大悟中,雖然他沒有完成對夏娃母親的雕塑,但是他沒有任何遺憾。

內容介紹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把故事和人物安排在中世紀:自幼失去母親的修道院學生歌爾德蒙立志侍奉上帝,他的老師和朋友納爾齊斯卻勸說他放棄苦修和戒條的束縛,回歸母親賦予他的本性之中,成為靈感充沛的人。於是歌爾德蒙聽從了他的勸告,開始流浪的生涯。自從愛欲被一位吉卜賽女郎所喚醒,歌爾德蒙的身體和靈魂就經歷了無數次愛情與背叛,爭奪與死亡,浸透了紅塵的氣味,也烙下了許多細微、優美而滄桑的感觸。直到有一天,他被一座聖母像的美所震撼,激起了他創造的欲望。於是歌爾德蒙師從雕刻家,沉潛到雕塑藝術中。歷經千迴百折,他又回到自己的摯友和師長納爾齊斯的身邊,兩人分別以靈感和理性啟發對方,終於使歌爾德蒙掌握了化瞬間為永恆的藝術法則,雕出了以他的戀人麗迪亞為原型的完美塑像聖母瑪利亞。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不羈的天性仍然驅使他遠離靜態的生活,去追逐“不道德”的艷遇,去放逐自己的軀體,直到它衰老、死亡,直到它已窮盡世間的所有奇遇,直到自己不再渴求任何幸福。歌爾德蒙死在理性的兄長納爾齊斯身旁,死在對“母親”和“死亡”的大徹大悟中,雖然他沒有完成對夏娃母親的雕塑,但是他沒有任何遺憾。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是一部奇特的小說,具有多重釋義的可能:它探討了理性人生與感性人生之間的複雜關係;呼喚從父性文化向母性文化傳統的回歸;探求人性內部的和諧;但從總體上來看,它是一部在哲學層次上探討生命永恆的意義的小說。

作者介紹

赫爾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國,1923年入瑞士籍,以後長期在瑞士隱居鄉間。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轟動歐美,被托馬斯·曼譽為德國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獲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