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季拉澤

納季拉澤

亞歷山大•達維多維奇•納季拉澤院士是俄羅斯戰略飛彈系統的主要設計局——納季拉澤設計局的創建者,曾先後領導研製制了,SS-12型飛彈,SS-16型飛彈,SS-20型飛彈,SS-25型飛彈等飛彈系統,他曾兩次榮獲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獲列寧勳章4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他也是列寧獎金和國家獎金獲得者。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亞歷山大•達維多維奇•納季拉澤

描述:前蘇聯傑出的飛彈設計專家

籍貫:俄羅斯

亞歷山大•達維多維奇•納季拉澤亞歷山大•達維多維奇•納季拉澤

個人概述

亞歷山大•達維多維奇•納季拉澤院士是俄羅斯戰略飛彈系統的主要設計局——納季拉澤設計局的創建者,曾先後領導研製制了,SS-12型飛彈,SS-16型飛彈,SS-20型飛彈,SS-25型飛彈等飛彈系統,他曾兩次榮獲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獲列寧勳章4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他也是列寧獎金和國家獎金獲得者。

SS-20SS-20

職業生涯

納季拉澤從小勤奮好學,並且展現了過人的創造天賦。在20歲那年,他就憑藉一種飛機增升裝置獲得了自己的首項發明證書。在外高加索工學院和莫斯科奧爾忠尼啟澤航空學院畢業後,納季拉澤在中央茹科夫斯基流體動力研究所任工程師,投入到了氣墊起落架的研製工作中。

研製火箭系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納季拉澤轉而研製火箭系統,但沒有獲得重大的成功,直到戰後,他在第二設計局仍繼續從事小型火箭製造領域的研究工作。在他的領導下,蘇聯第一種氣象火箭MP-l型於1951年飛上天空。該火箭可準確測定氣溫、風速和空氣壓力,而且有效負載大大超過國外產品,推進裝置殼體用降落傘回收之後還可再用。

50年代中期,納季拉澤任642國家特種科研所可控航空炸彈總設計師,由他研製的УЬ-2Ф型炸彈曾大量裝備圖-4和圖-28轟炸機。後來,他來到科學研究設計局(後改為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任獨立設計局主任。

設計彈道飛彈

1959年,納季拉澤在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獨立設計局開展了射程為500公里、可以機動發射的“速度”型單級彈道飛彈的設計工作。儘管該飛彈最終沒能裝備部隊,但是在研製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後來的SS-12型飛彈的研製成功奠定了基礎。

從1961年起,納季拉澤開始擔任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所長兼總設計師。1965年,由他領導設計、射程達900公里的彈道飛彈系統SS-12研製成功,當年12月裝備部隊。1972年3月14日,採用全新設計方案、新工藝材料、新型火箭推進裝置和複合固體推進劑的SS-16型戰略彈道飛彈首次發射成功,作為洲際彈道飛彈,SS-16不僅能時到處於發射準備狀態,而且具有結構重量輕,機動性強,攻擊目標效能高等優點。

3年後,以SS-16的頭兩級火箭為基礎研製的SS-20機動式陸基彈道飛彈開始試射,一年後列裝。該飛彈有兩種型號,其中Ⅱ型是一種採用分導式多彈頭的中程彈道飛彈,射程達5000公里。裝備該型飛彈的第一個團隊於1976年8月30日開始擔任戰鬥值班。到1987年11月,SS-20飛彈系統已經為部隊裝備了400部套。

SS-25則是一種既可以由發射井發射,又可以在重型運輸一起豎一發射車或鐵路平板車上發射的飛彈。在設計生產過程中,納季拉澤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火箭技術領域無小事。”並實施推廣了‘完美設計”和“無廢品生產”方法,從而確保了“白楊”飛彈研製的順利進行。裝備SS-25的第一個飛彈團於1985年7月23日組建完畢。

人生總結

亞歷山大•達維多維奇•納季拉澤院士不僅在彈道飛彈的研製工作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而且在航天事業的發展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由他領導的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曾經成功地為“上升”號載人飛船“聯盟”號載人飛船。“進步”號貨運飛船和多顆“宇宙”號衛星製造了固體火箭發動機。 1987年9月3日,亞歷山大•達維多維奇•納季拉澤院士去世,享年73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