紇石烈志寧

(?~1172) 金朝大將。女真族。女真名撒曷輦。上京(今黑江阿城南白城子)胡塔安人。開遠節度使紇石烈撒八(忠)之子,完顏宗弼之婿。金海陵王完顏亮時,官至兵尚書。

簡介

正隆六年(1161),受命與都統白彥敬領北京大府(今遼寧寧城西大名城)、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旗南)、泰州(今吉林白城東南)三路軍鎮壓移□窩起義。同年,金世宗完顏雍在遼陽稱帝,遣使相招,和白彥敬殺使者以拒。海陵王死,始歸降世宗。 沉毅有大略,娶梁王完顏宗弼女永安縣主為妻,深受宗弼鍾愛。皇統(1141—1149)間,為護衛。海陵王時歷任右宣徽使、汾陽軍節度使、兵部尚書、左宣徽使、都點檢,遷樞密副使、開封府尹。正隆六年(1161),為北面副都統,與都統白彥敬率北京、臨潢、泰州三路軍鎮壓契丹人撒八起義。同年世宗完顏雍在東京(今遼陽)即位,歸降世宗,任臨海節度使、都統右翼軍,奉命追擊移剌窩斡起義軍、破義軍,封定國公。繼敗義軍於裊嶺西陷泉,俘獲五萬餘人。在渾嶺奚族地區,俘獲起義軍將領稍合住,封官許願,縱歸義軍充內應,執捕移剌窩斡送金軍殺害,致使起義軍失敗。入朝,為左副元帥,駐軍睢陽。繼從都元帥仆散忠義攻宋,派完顏王祥取蔡州。設疑兵,大敗宋將李世輔於宿州(今安徽宿縣)。大定四年(1164)移軍臨渙。金軍攻陷潦、廬、和、滁等州,逼宋議和。五年正月,議定宋割讓海、泗、唐、鄧、商、秦等州,對金自稱侄皇帝,歲獻銀、絹二十萬兩匹。拜平章政事。六年二月,還京,進樞密使。九年(1169),任右丞相。十一年,代宗敘北征,還軍,封廣平郡王,進封金源郡王。次年病卒,謚武定
編輯本段

人生經歷

石烈志寧是上京(今黑龍江阿城)胡塔安人。紇石烈是著名的女真部落,從五代祖韓赤以來,就世與皇室完顏氏通婚。志寧父撒八,海陵王時曾歷任東平尹、開遠軍節度使等官。志寧的岳父完顏宗弼,是金代女真族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諸婿中,志寧最得宗弼的喜愛。熙宗時,志寧曾擔任過護衛等官。海陵王時,志寧頗受信任,官職逐漸升遷,開始顯露頭角。他官拜右宣徽使、汾陽軍節度使、兵部尚書,改任左宣徽使、都點檢,遷樞密副使、開封尹。正隆六年(1161年),海陵王南伐失利,完顏雍在東京(今遼寧遼陽)發動政變,即位稱帝,是為金世宗。當時,志寧正擔任北面副統,與都統白彥敬領兵鎮壓契丹農牧民起義軍。他們行至北京(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北大明城),聞世宗有異志,就密謀起兵進攻世宗。世宗即位後,派使者招降。白彥敬、志寧連殺其使者九人。世宗派完顏謀衍前來進攻。志寧本想率軍抵抗,但“眾不肯戰”,不得已歸降。世宗為穩定政局,對先朝重臣採取寬容政策。他對曾擁兵反對自己的志寧等人,非但不予治罪,反委以重任。這使志寧深為感動,決心不辜負世宗對自己的信任。他南征北戰,功勞卓著,成為世宗時一員著名的戰將。他的重要的軍事活動,一是鎮壓契丹農牧民起義,二是反擊北進的宋兵,促成“隆興和議”的達成。
編輯本段

鎮壓民間起義

契丹農牧民起義

金朝統治的一百二十年間,由於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尖銳,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接連不斷,而金中葉的契丹農牧民起義,則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由撒八和窩斡領導的起義,是從反對海陵王簽軍開始的。正隆五年,海陵王為南侵宋朝,派牌印燥合等徵發西北路(指西北路招討司。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約二里處)契丹丁壯從軍。契丹人因西北路臨近各遊牧族,恐怕丁壯從軍後,遭到鄰族的侵掠,請求免徵。燥合不敢回奏,繼續督促起兵。契丹譯史撒八和孛特補等憤起殺燥合與金朝招討使完顏沃側,奪取招討司所貯存的兵甲三千副,舉行起義,推都監老和尚為招討使。西北路各族人民紛紛起而回響,起義很快形成燎原之勢。正隆六年五月,海陵王派右衛將軍蕭禿剌開赴西北路。六月,又派樞密使仆散忽土和西京留守蕭懷忠領兵一萬,與蕭禿剌合兵前去鎮壓起義軍。蕭禿剌被撒八軍打敗,退守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撒八見金朝大軍將到,遂決定沿龍駒河(一名怯綠連河,即流經今蒙古東部,注入內蒙古呼倫湖之克魯倫河)西行,準備投奔西遼。仆散忽土、蕭懷忠等追到河上,撒八已經去遠,忽土等不及而還。海陵王聞訊大怒,坐仆散忽土、蕭懷忠、蕭禿剌逗留罪,將他們處死。接著,海陵王命紇石烈志寧為北面兵馬副都統,與都統白彥敬等聯合進軍,追剿起義軍。

起義軍內部發生分歧

撒八率軍西撤的路上,起義軍內部發生了分歧。撒八主張投奔西遼反金,而原居山前(今河北大清河以北、內長城以南地區)的契丹人都不願意遠行,主張回軍去占領契丹人的故鄉臨潢。於是,六院節度使移剌窩斡和兵官陳家殺撒八,拘捕了老和尚與孛特補等。窩斡自任都元帥,領兵東還,回到臨潢府東南的新羅察(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駐營。十月,金世宗在東京即位,改元大定。世宗臨政,首要的事情就是要穩定政局,而鎮壓契丹農牧民起義則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世宗召集公卿百官議論鎮壓事宜,太子少師熊祥主張招撫。世宗派契丹人移剌扎八前往招降。扎八見窩斡兵強馬壯,決定歸附起義軍。窩斡領兵攻打臨潢府,擒金總管移室懣。起義軍發展到五萬人。十二月,窩斡稱皇帝,建年號“天正”。

臨海節度使都統右翼軍

在金軍接連失利的情況下,大定二年(1162年)正月,世宗派右副元帥完顏謀衍率領各路軍鎮壓起義軍。完顏謀衍屯軍懿州慶雲縣(今遼寧康平東南齊家屯),奏請朝廷增兵護送糧餉。世宗命南征北回的士兵前往護送。窩斡自泰州(治今吉林洮南東)往攻濟州(今吉林農安),企圖邀劫金朝糧運。完顏謀衍合精兵一萬三千人,輕騎追擊起義軍。紇石烈志寧當時任臨海節度使,都統右翼軍。此時,契丹起義軍將領虬者和弟孛迭等叛變降金。虬者向完顏謀衍獻計:出兵攻掠起義軍輜重,待起義軍還救時加以殲滅。四月初,完顏謀衍依計進攻,窩斡還軍自救。在長泊(今吉林乾安、農安之間)遭到金軍徒單克寧部襲擊。金萬戶完顏襄又從起義軍背後襲擊,起義軍敗退。完顏謀衍縱兵劫掠,不敢追擊。窩斡率軍西走,到臨湟西南霜菘河(今遼寧開原境內馬鬃河)。渡河後,毀壞渡口。紇石烈志寧率軍趕至河岸,設疑兵,與義軍隔岸對峙。又命夾谷清臣、徒單海羅兩萬戶於下游渡河。渡河後剛要用飯,起義軍掩至,志寧急忙整軍迎戰。起義軍從南面山崗上飛馳而下,三次沖入金軍陣地。志寧力戰,流箭射中左臂,仍沉著指揮作戰。起義軍據上風縱火,在煙霧中猛擊金軍。金軍將士在風煙中皆植立如痴,不辯東西。起義軍勝利在望。不料風止,志寧指揮反擊,起義軍大敗。徒單克寧部繼續追擊,渡過溪澗後,起義軍返回襲擊金軍,金軍敗退到澗北。窩斡率軍西走,謀衍不復追趕,駐軍於桓州白泊(今內蒙多輪西南)。窩斡攻懿州(治今遼寧省阜新縣塔子營村)不克,又轉攻川州(治今遼寧省北票東北城子古城),向山西進軍。北京守軍不敢出戰。起義軍逐漸迫近中都(今北京市)。

解除兵權

五月,金世宗見金軍作戰不勝,下詔切責,將完顏謀衍、完顏福壽召還中都,解除兵權。又以紇石烈志寧為元帥右監軍,封定國公。起運中都弓一萬五千張、箭一百五十萬支去懿州。六月,命仆撒忠義為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帥,負責諸路金軍指揮,“出內府金銀十萬兩佐軍用”(《金史》卷113)。從此,金王朝加強了對起義軍的鎮壓力量,紇石烈志寧也成為主要的軍事統帥。窩斡率起義軍西走花道(今內蒙赤峰東南),與仆撒忠義相遇。當時,起義軍“眾尚十萬”,力量仍很強大。兩軍夾河為陣,起義軍渡河,以四萬人先攻金軍左翼。金軍“頗失利”。此時,志寧正率軍在起義軍後面追擊。起義軍不敢戀戰,遂自花道往西轉移。

陷泉之戰

由於長期作戰,金軍已人馬疲弱,不堪作戰。起義軍西走,諸將皆欲停止追擊,以修整軍隊。這時,志寧俘獲起義軍侯人,盡知其虛實。原來,花道之戰後,窩斡在指揮上出現了錯誤。他分起義軍精銳以自隨,以老弱兵等保護老小和輜重,分道轉移,約定在山後(今山西、河北兩省內外長城之間地區)會齊,從而分散了兵力,給金軍造成了可乘之機。志寧主張追擊起義軍,攻劫起義軍輜重,得到忠義的贊同,二人遂率軍緊追不捨。金軍過移馬嶺,進及裊嶺西陷泉(今內蒙巴林左旗境內),與窩斡軍再次相遇。金軍“先據南崗,……作偃月陣,步軍居中,騎兵據其兩端”(《金史》卷133)。起義軍不知金軍虛實,出擊不利,大敗。窩斡弟六院司大王裊被擒。“斡窩母徐輦舉營由落括崗西去,志寧追及之,盡獲其輜重,俘五萬餘人,雜畜不可勝計”。陷泉之戰是契丹起義軍與金軍最大的一次戰役,起義軍遭到了巨大損失。

窩斡犧牲

陷泉之戰後,窩斡收集散兵一萬餘人,轉入奚族居地,在那裡又補充一些奚兵,繼續堅持鬥爭。八月,世宗命元帥右都監完顏思敬率所部兵進入奚地,與主力軍會合追討。起義軍處境更加困難,“降者甚眾”<金史>卷133),”其餘多疾疫而死”(同上)金軍”追之益急”(同上),窩斡北走沙陀.紇石烈志寧曾俘獲起義軍將領稍合住,但釋而不殺,又把他放回起義軍,要他伺機擒捕窩斡,許給官賞.稍合住回到起義軍後,隱瞞自己被俘投敵真相,並在起義軍將領中挑撥離間,渙散軍心.當時,起義軍屢敗,內奸稍合住的挑撥,使起義軍更加人心渙散.九月初,稍合住與另一將領神獨斡擒窩斡,到金軍完顏思敬部投降.十二天后,窩斡被押送到中都,壯烈犧牲.窩斡犧牲,使契丹起義軍遭到嚴重挫折.金軍乘勢進攻.起義軍的樞密使逐斡、都元帥醜哥等三十餘人相繼戰敗被俘.紇石烈志寧又追擊起義軍餘部至燕子城(今河北張北),起義軍最後失敗.

紇石烈志寧獲獎賞

在鎮壓契丹農牧民大起義的過程中,紇石烈志寧多謀善戰,對金朝統治竭盡忠誠,效盡了犬馬之勞。班師回朝後,世宗命他為左副元帥,賜以玉帶,給予很高獎賞。
編輯本段

護家衛國

北方平定之後,金世宗派遣紇石烈志寧來經略對南宋的戰事,紇石烈志寧駐軍睢陽,仆散忠義駐軍汴梁,節制駐軍。當時宋將黃觀察占據蔡州,楊思占據潁昌,於是紇石烈志寧派遣完顏王祥攻占蔡州,黃觀察逃回宋境,完顏襄攻占潁州,抓獲楊思。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三月,金左副元帥紇石烈志寧致書南宋樞密使張浚,要求“凡事一依(金)皇統以來舊約(按指“紹興和議”)”,並索取“侵地”和貢賦。南宋關於地位平等和重議劃分疆界的要求,遭到金世宗的完全拒絕,宋金之戰勢所難免。而宋金早在在川陝因為史浩等人錯誤估計形勢,宋孝宗命令已經收復陝西三路十三座州軍的吳璘班師,導致吳璘軍被金軍偷襲損失慘重,陝西復失。”是時,南宋得到窩斡黨人括里、扎八,用其謀攻靈璧、虹縣,都統奚撻不也叛入於宋,遂陷宿州。括里等對宋將說道:“北人恃騎射,戰勝攻取。今夏月久雨,膠解,弓不可用。”

1163年(宋隆興元年,金大定三年)四月,在宋孝宗的支持下,張浚合兵八萬,有屯紮濠州的李顯忠軍和屯駐四周的邵宏淵軍。五月,李顯忠邵宏淵奉命率軍六萬,號稱二十萬分別渡淮北上,宋金戰爭再次爆發。戰爭最初對宋軍十分有利,宋軍攻下了靈壁,虹縣等地。於是李顯忠繼續領兵攻打重鎮宿州,宿州守將烏林答剌撒、萬戶溫迪罕速可、裴滿婁室不遵守堅壁清野守城待援的軍令,出城抗擊宋軍,被宋軍打得大敗而逃。李顯忠軍首先攻下宿州北門,邵宏淵軍繼進,經過激烈巷戰,又殺敵數千,攻占宿州,金宿州防禦使烏林答剌撤等率殘軍北逃。但是此時李顯忠因為收復宿州顯得驕傲自滿,每日與將士們飲酒作樂。宋軍迅速攻占靈璧、虹縣、宿州,也震動了金世宗,隨即派中使督戰,金國大將紇石烈志寧率領萬餘人從睢陽反攻宿州。金世宗派人督軍,紇石烈志寧對督軍說道:“請聖上不用擔心戰事,我擔心的是李顯忠跑了。”宿州城內,李顯忠聽聞金軍只有萬餘人來進攻,有產生輕敵的思想,說道:“金兵就這點人馬,我們就是十個人抓一個人了。”一些金國降將看到金軍的旗幟,發現是紇石烈志寧,就提醒李顯忠說道:“此次領軍的是紇石烈志寧,請大帥不要輕敵。”1163年,5月20日,金軍前鋒抵達宿州,紇石烈志寧看到宿州城堅,於是下令,令一部分軍隊舉起旗幟在宿州城西為疑兵迷惑宋軍,又令三猛安在城南,而紇石烈志寧親率中軍在宿州城東南,斷宋軍的歸路。宿州城中,李顯忠看到城西的金兵旌旗蔽野,就認為金兵主力在城西,又發現城南兵少於是先打掉城東南的金兵。於是李顯忠點齊兵馬數萬,手指盾牌,背城列陣,兵陣外圍用拒馬來防禦金國的騎兵。宋軍先派遣一小將率三千餘人出東門攻打金軍前鋒,金軍讓開一條路讓宋軍攻入,宋軍不知是計,沖入金軍陣中,然後金軍迅速合圍。金軍萬戶蒲查擊敗這隻宋軍,於是金軍以萬戶夾谷清臣為前鋒,率部隊搗毀宋軍的拒馬,殺入宋軍陣中,宋軍沒有防備,大亂,金軍乘勢進攻,一直追殺宋軍至宿州城下,宋軍退回宿州城。
這天晚上,宋將李顯忠想要處置白天打敗仗的將領,宋軍都統制常吉害怕被殺害,就來投奔金軍,於是金軍知道了城中宋軍的虛實。第二天,李顯忠整軍再戰,這一次宋軍將騎兵列陣與前,為應對這種局面,紇石烈志寧與夾谷清臣兩面夾擊,李顯忠的別將以騎兵五千多人與夾谷清臣相遇,兩宋不斷廝殺,金軍不斷發動進攻,宋軍不敵,不能首尾不能接應,紇石烈志寧親率中軍發動進攻,宋軍大敗,自相踩踏不計其數,屍體相互枕靠在一起,宋軍爭相退回宿州,城門為之淤塞,一些宋軍士兵沿著城門的邊緣爬上城牆,金軍於是朝爬上城牆的宋軍士兵射箭,很多宋軍士兵摔下城牆而死。當夜,中軍統制周宏、邵世雄(邵宏淵之子)等將領率所部逃走,李顯忠迫不得已,只能退回城中固守。此時又有一些統制官見兩帥之間有矛盾,也乘亂逃走,潰兵自相踐踏,傷亡累累。次日,金軍乘機攻城,李顯忠率本部士兵竭力抵抗,殺敵兩千餘人,李顯忠親自率領士兵手執大斧在城牆上廝殺,好不容易打退金軍又一次進攻。此時邵宏淵宣稱:“金已添生力軍二十萬來,倘不南返,恐有不測之禍。”李顯忠知邵宏淵已無固守之心,兵勢已去,難以獨支,便同意撤軍。於是宋軍連夜開南門南歸,金軍得知宋軍南逃,即率軍占領宿州,命令夾谷清臣統兵追擊。士氣低下的宋軍士兵、民夫等十三萬人在符離被金軍追上,宋軍大敗,軍器物質全部丟失,李顯忠和邵宏淵僅以身免,史稱“符離之敗”。
“符離之敗”,宋廷大震,不僅挫折了南宋抗金派的意志,主和派開始抬頭,議和活動又開始進行。但是在南宋的主和主戰爭論不下的時候,南宋宰相湯思退要求紇石烈志寧發兵攻打宋朝以戰促和。仆散忠義移軍泰和,紇石烈志寧移軍臨渙,於是渡過淮河攻打南宋,徒單克寧取盱眙、濠、廬、和、滁等州。金軍再次入侵的訊息傳到臨安,江南大震,宋孝宗於是決意請和。兩方使者多次往來,終於簽訂和議。
1165年一月,宋金兩國重新簽訂和議,因在宋隆興年間,史稱“隆興和議”契約內容為:
一、宋金為叔侄之國,金為叔、宋為侄,宋不再向金稱臣。
二、宋朝每年給金的“歲貢”改稱“歲幣”。歲幣為每年銀絹各二十萬兩匹,比紹興和議時每年少五萬兩匹。
三、南宋交還先前攻占的海州、泗洲、鄧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復戰爭前的狀態。和議簽訂之後,紇石烈志寧志寧還軍睢陽,金世宗賜予他御服、玉佩刀、通犀御帶。並且對慰勞將士下詔曰:“靈璧、虹縣、宿州兵士死者,朕實閔焉。宜歸葬鄉里,官為齎送,人賻錢三十貫。”鳳翔尹孛術魯定方以下猛安謀克,官為致祭。定方賻銀五百兩、重彩二十端,猛安三百貫,謀克二百貫,蒲里衍一百貫,權猛安二百貫,權謀克一百五十貫,權蒲里衍七十貫。

晚年生活

大定五年(1165年)三月,仆散忠義回中都朝見金世宗,紇石烈志寧駐軍南京汴梁。五月,紇石烈志寧也召至中都,拜平章政事,左副元帥如故。不久紇石烈志寧復還軍,金世宗賜玉束帶,上曰:“卿壯年能立功如此,朕甚嘉之。南服雖定,日月尚淺,須卿一往規畫。”
大定六年(1166年)二月,紇石烈志寧回京,拜為樞密使。
大定七年(1167年)十一月八日,正好金世宗皇太子完顏允恭生日,在東宮賜宴,紇石烈志寧奉觴祝壽,金世宗非常高興,對太子說道:“天下無事,吾父子今日相樂,皆此人力也。”於是命令太子完顏允恭取御前玉大杓酌酒,親自給紇石烈志寧敬酒,並且賜予玉杓及黃金五百兩。還以金世宗十四女下嫁紇石烈志寧兒子諸神奴,
大定八年(1168年)十月,南宋進獻歲幣,金世宗宴百官於慶和殿。皇女以婦禮謁見,紇石烈志寧夫婦坐而受之,歡飲終日,一直到深夜才停止。
大定九年(1169年),紇石烈志寧拜右丞相。
大定十一年(1171年),蒙古犯邊,紇石烈志寧代宗敘北征蒙古。還軍之後,金世宗遣使者迎勞,賜以弓矢、玉吐鶻。紇石烈志寧入中都見金世宗,金世宗慰勞良久,封其為廣平郡王,復遣使就第慰勞之。
皇太子生日,宴群臣於東宮,以玉帶賜志寧,上曰:“此梁王宗弼所服者,故以賜卿。”郊祀覃恩,從征護衛,皆有賜,進封金源郡王。
大定十二年(1172年),紇石烈志寧有疾,中使去看問,日三四輩。疾病越來越重,賜金丹三十粒,詔曰:“此丹未嘗以賜人也。”使者至,紇石烈志寧已經不能說話了,但還是點頭表示理解。這一年,紇石烈志寧病死。金世宗為其輟朝,看望其遺孀,一步一步哭著走入紇石烈志寧的住宅,哀動左右。安葬的時候,金世宗親自主持,見到紇石烈志寧身前的鎧甲放在靈柩前面,復慟哭之。於是金世宗賜予銀千五百兩、重彩五十端、絹五百匹,葬事祠堂,皆從官給,諡號武定。
大定十五年(1175年),繪紇石烈志寧圖像放於衍慶宮。

評價

志寧臨敵,身先士卒,勇敢之氣,自太師梁王未有如此人者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