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飯

紅飯

“紅飯”既是資本家採取的一種用工方式,也是一種剝削手段。

簡介

解放前,景德鎮圓器制坯行業的管理方式比較獨特,其管理的模式一般為:廠主一一管事一一頭師傅一一板板。較大的廠家,在若干名管事中通常還另設一名總管事(俗稱坐檯子);較小的廠家,通常則由廠主自己兼任管事。

做法

民國時期,圓器制坯廠家招收或辭退工人,或工人向廠主提出辭職,通常採取以下幾種做法:(一)僱請工人—般是一年一雇,即在頭年第四季度就須將次年所需的工人雇妥。僱請的方式為:廠主一般不直接僱請生產工人,只僱請一名“頭師傅”(“頭師傅”,相當於今天工廠中的生產組長),然後由“頭師傅”出面僱請“板板”(“板板”’即每一工種的頭頭),最後由“板板”出面僱請夥計(夥計,即生產工人)。但無論是“頭師傅”僱請“板板”,還是“板板”僱請夥計,人選物色好後,均須事先向廠主匯報,廠主認可後,方能正式錄用(俗稱“定事”)。(二)圓器裝小器行業通常每隔20年才開禁招收一次學徒。開禁時須先將裝坯籃塗成紅色,然後由人們挑著紅籃遊街,並邊游邊吹號奏樂、燃放鞭炮,此稱“開紅禁”。其時,景德鎮流傳著這樣一首歌,歌曰:“裝坯開了禁,鄉下得了信,丟掉田不作,漏夜趕上鎮,三吊二百錢,買根壓肩棍(壓肩棍,即扁擔。這裡講的壓肩棍,即工作崗位 〕。歌中所描繪的正是鄰縣農民當年趕來鎮上投師學藝的情形。“若遇裝小器工人人手緊缺,亦可三、五年開一次禁,開禁時也要挑籃遊街,但籃上不得塗紅。若在街上平安通行,則表示民眾同意開禁收徒。此種做法,稱為“開黑禁”。過去,景德鎮圓器裝小器工人皆為“五府十八幫”的人。五府,就是南康府、饒州府、撫州府、九江府、南昌府;十八幫,就是裝小器行業內部劃分的十八個組。每幫(組)中設頭目(又稱街師傅)數人,負責處理本幫(組)的事務。每年自農曆四月初一至十八日,一天一個幫依次集會吃酒,輪到初一集會吃酒的稱初一幫,輪到初二集會吃酒的稱初二幫,…輪到十八日集會吃酒的稱十八幫。其時每次開禁招收學徒,只能招籍貫為上述五府的人。(三)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既是廠主同工人結算工資的日子,又是年中更換人員的日子。這一天,廠主可以更換“頭師傅”’“頭師傅”可以更換“板板”’“板板”可以向“頭師傅”辭職,夥計也可以向“板板”辭職。(四)每年農曆十月二十六日為制坯廠家確定次年用人的日子。這一天,有些廠主要請工人吃一頓很象樣的“人工飯”。席間,如廠主同你談次年生產的打算,即暗示明年他還繼續請你;如廠主同你閉口不談次年生產的打算,只是對你講些感謝之類的客套話,即暗示明年他不再請你。若工人次年不願繼續在廠主家做工,也可在席間當面言明。

介紹

那時候,工人雖同在一個作坊幹活,但有的是吃“紅飯”,有的則是吃“黑飯”。所謂“紅飯”、“黑飯”,既是資本家採取的一種用工方式,也是一種剝削手段。資本家根據市場變化和生產季節靈活使用“紅飯”、“黑飯”。生產旺季和市場好的時候,“黑飯”可以變“紅飯”;生產淡季和市場不好的時候,“紅飯”又可變為“黑飯”。就是同一個工人,這個月吃的是“紅飯”,下個月就可能吃“黑飯”。“紅飯”、“黑飯”幹活都是一樣的,只是待遇有所不同(1隻紅飯每月為3斗米、半斤油、1斤鹽、72枚銅錢、l 2兩肉等,1隻黑飯每月為3斗米)。做“頭”的,有兼職、專職兩種,無論是哪一種,都有1隻“紅飯”紅使用。

“紅飯”中,還含有各種酒錢:一是三月起手酒錢,二是四月廿六人工酒錢,三是五月初五起手酒錢(五月端午節要休息三天),四是七月半起手酒錢(七月半要休息三天),五是八月中秋起手酒錢(中秋節要休息5天),六是九月重陽酒錢,七是十月 廿六人工酒錢,八是冬至酒錢:每次酒錢為32枚銅錢。人工就是雇用關係變更的日子,如果老闆不用你了,就沒有這個錢那個錢了;如果老闆繼續留用你,那就有上述講的那些錢。以兩個利坯的勞動組織為例,旺季時,打雜工享受2個“紅飯”,做坯工享受1個“紅飯”、1個“黑飯”印坯工享受2個“紅飯”,利坯工享受2個“紅飯”,殺合坯工享受2個“紅飯”,剮坯工享受1個“紅飯”、1個“黑飯”;淡季時,打雜工享受1個“紅飯”、1個“黑飯”,做坯工享受1個“紅飯”,印坯工享受1個“紅飯”、1個“黑飯”,利坯工享受1個“紅飯”、1個“黑飯”,殺合坯工享受1個“紅飯”、1個“黑飯”,剮坯工享受1個“紅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