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造幣廠遺址

"紅軍造幣廠遺址位於江西井岡山市茨坪西北面的上井村,1988年9月,井岡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國工農紅軍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佐是紅軍造幣廠的主要負責人。 因而,這個紅軍造幣廠實際只存在了半年多時間,就由井岡山的失守而結束。"

紅軍造幣廠遺址

紅軍造幣廠遺址
紅軍造幣廠遺址位於江西井岡山市茨坪西北面的上井村,1988年9月,井岡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國工農紅軍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28年4月下旬,朱德、毛澤東兩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5月初正式宣布成立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後改稱紅四軍),部隊不斷壯大。而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也實行頻繁的軍事“圍剿”和嚴密的經濟封鎖,根據地軍民面臨著嚴重的給養困難。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議和推薦下,紅軍軍部將軍民們打土豪和戰場上繳獲的大量的首飾和銀器具等,運用謝氏花邊廠的鑄造技術,請謝火龍、謝官龍等謝氏兄弟為師傅,在井岡山上的上井村,借用農民鄒甲貴的民房,創辦了井岡山紅軍造幣廠。並先後在上井的牛路坑、大井的鐵坑、茨坪和金獅面的紅軍洞等地設立了造幣廠的粗坯車間和衝壓車間。王佐是紅軍造幣廠的主要負責人。紅軍造幣廠沿用“墨西哥”版別鑄造了第一批銀元,並在每塊銀元上,鑿上了標誌著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自己發行流通的“工”字印記,稱為“工”字銀元。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色政權最早在革命根據地內發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屬鑄幣。為防止敵人進剿以及造幣廠的安全,銀坯的翻制與銀元的印花工序大都設立在原始森林的山洞裡,這就是今天井岡山龍潭風景區裡的紅軍洞。而“煤洗”、“鑿字”、“開響”、“做舊”等工序,就在今天井岡山“紅軍造幣廠”的遺址上。當時的紅軍造幣廠由於條件和技術等各方面的限制,只能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只打造了銀元1萬多枚,銀料1000公斤。1929年1月底,湘贛兩省敵軍調集十八個團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圍剿”井岡山。上井紅軍造幣廠廠房被敵人全部燒毀,造幣設備也被敵人破壞。因而,這個紅軍造幣廠實際只存在了半年多時間,就由井岡山的失守而結束。但是,井岡山紅軍造幣廠的建立和“工”字銀元的發行流通,成功的幫助了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軍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也為此後的湘贛革命根據地造幣廠和中央蘇區造幣廠的建立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它在中國革命政權的貨幣發展史上是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的。1998年12月,在這個造幣廠的原址上,當地人按原貌修復這個紅軍造幣廠時,還曾出土有當年造幣時使用過的一些工具、原料以及銀元等大量物品,成為研究紅軍造幣廠的珍貴歷史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