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往事:走進懷仁堂2

紅色往事:走進懷仁堂2

《紅色往事:走進懷仁堂2》作者董保存通過親身採訪獲取的一手資料,輔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貴私人照片,以生動的筆觸和大量鮮為人知的細節,講述了這些開國將帥在建立及建設共和國過程中的卓著功勳,及其在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動地再現了歷史的真實情景,也展示了傳主的獨特個性,讓讀者認識一個又一個蜚聲中外的軍事和政治人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紅色往事:走進懷仁堂2》記述了近30位極富個性和傳奇色彩的共和國開國將帥的故事。

作者簡介

董保存,河北深州人。現為解放軍(解放軍文藝、崑崙)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大校軍銜。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畢業。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出版小說、報告文學16部,二百多萬字。近年來在傳記文學、紀實文學領域著述頗豐。作品曾數十次在軍內外、國內外獲獎,其中紀實文學《毛澤東與蒙哥馬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圖書目錄

震驚中外的“楊余傅事件”
波及全國的武漢“七二〇”事件
聳人聽聞的“城南莊事件”
大鬧懷仁堂的譚震林
“文革”中的粟裕
寧折不彎張經武
廬山雲霧中的鄭維山
江渭清在毛澤東面前講真話
陳少敏就是不舉手
吳忠“有忠”
參考書目
再版後記

後記

收入這本書中的紀實、傳記類的文字,是從我十多年來所寫的近兩百萬字作品中選出來的,此次經過修訂而成。本來還可以選得更好一些,更多一些,但由於種種原因,只能選定為目前這個樣子。相信聰明的讀者可以想見其中的原因。
當我讀到這套書的清樣時,心中的感慨還是很多很多的。當年我採訪的許多老將軍的音容笑貌還在眼前,而他們卻已經駕鶴西行“去見馬克思了”。無情的時間,使他們都已成為過去,成為了歷史。
但是,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演出的一幕又一幕的活劇,卻有著無窮的魅力,能吸引眾多的讀者。我寫的這些文字曾經多次被那些不法的傢伙盜印、抄襲、肢解、改頭換面地賣給廣大的讀者,且銷量很好。正當我為此憤憤不平時,朋友們卻對我說:這是好事,你的作品被盜版了,說明它是暢銷書了。
真是天大的悲哀!
過後再想一想,也就釋然了——起碼可以說明這類黨史、軍史故事還是擁有眾多讀者的。對作家來說,只要有讀者喜歡讀你的書也就夠了。
十多年來,也正是熱心的讀者和出版者鼓勵我不斷地採訪下去,寫下去。我也盡了很大的努力把這類文字的寫作當成一件事業來做。至於做得好與不好,只能請讀者評判了。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我另一些沒有能夠選到這套書中來的作品,將會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點拿出來奉獻給親愛的讀者。
這次修訂結集出版,一些朋友提出,現在是讀圖時代,能否加上些照片。我接受了這個意見。儘可能地找到了我所采寫到的老一輩革命家和戰將以及他們的家屬,請他們為出版這套紀實作品提供珍貴的歷史圖片。他們給予了大力的支持。他們是:彭德懷元帥的侄女彭鋼將軍,劉伯承元帥的家人和秘書,聶榮臻元帥的家人和秘書周均倫,粟裕大將的夫人楚青和秘書朱楹,黃克誠大將的家人和秘書李振墀,譚政大將的秘書喬希章,譚震林同志的女兒譚涇遠,劉瑞龍同志的女兒劉延東,蕭克上將的秘書張國琦,洪學智上將及夫人,楊成武上將的夫人趙志珍,蕭華上將的夫人王新蘭,張經武將軍的兒子張華川,羅舜初將軍的長子羅小明,孫繼先將軍的長子孫東生,鄭維山將軍的長子鄭勤將軍,聶鳳智將軍的夫人何鳴,傅崇碧將軍的夫人黎虹,吳忠將軍的夫人田濤,陶漢章將軍的夫人湯景秀等。
同時還從劉少奇、葉挺的家屬編輯的畫冊中選用了幾幅照片(因年代久遠,沒有作者署名)。在此一併表示謝意!
我要特別感謝老攝影家杜修賢先生。是他同意在書中選用他拍攝的圖片,使這套書增色不少。
作者
2012年9月於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