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詩歌獎

第一屆“紅楓詩歌獎”



第一屆“紅楓詩歌獎·復旦詩歌特別貢獻獎”獲獎名單
許德民
周正寬
第一屆“紅楓詩歌獎·創作獎”獲獎名單
(以姓名首字母為序):
程千里(社會科學試驗班2011級本科生)
付文力(新聞學院傳播學系2010級本科生)
金學龍(現代物理研究所2008級博士研究生)
馬暮暮(新聞學院新聞學系2010級本科生)
孫懿馨(電子信息科學類2011級本科生)
田馳(中國語言文學系2010級本科生)
徐蕭(歷史學系2011級碩士研究生)
許小委(哲學學院2011級博士研究生)
楊揚(新聞學院新聞學系2009級本科生)
張存己(歷史學系2010級本科生)
第一屆紅楓詩歌獎海報

第二屆“紅楓詩歌獎”

第二屆“紅楓詩歌獎·復旦詩歌特別貢獻獎”獲獎名單
陳先發
1967年生,安徽桐城人。198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著有詩集《春天的死亡之書》、《前世》、《寫碑之心》、長篇小說《拉魂腔》等。曾獲“十月詩歌獎”、“十月文學獎”、“1986-2006年中國十大新銳詩人”、“2008年中國年度詩人”、“1998年至2008年中國十大影響力詩人”、首屆“中國海南詩歌雙年獎”等。
授獎詞:
作為當代最優秀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是獨特的,又是敞開的。它於崎嶇的語言旅途中逡巡,又散發著可依賴的家園般的溫煦,並同時融合了經驗家園、意識森林和它們之間的小徑,最終作用於語言的深思熟慮的布置與懷疑,喚醒了一種對生命玲瓏而確信的態度。正是這種態度,為我們所信任,所浸淫並緬懷。因此,本屆復旦“紅楓詩歌獎·復旦詩歌特殊貢獻獎”授予一位對當代漢語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詩人——陳先發。
答獎詞:
謝謝大家。我非常珍惜來自母校的每一次注視,比如這個獎。我也很樂意將我個人的寫作,視作復旦詩社同仁對當代漢語創造性集體行動的一部分。我覺得,當代漢詩己度過衝動、急躁的少年期,正在拋棄偽托先鋒面目出現的種種"姿態詩學"、"立場詩學",轉而以更平靜的形式、更具本土性的方法展開對當下生存與語言的雙重內省。真正精彩紛呈的階段已經到來,期待諸位在各自的路徑上、各自的維度中有更好的作為。(陳先發)
第二屆“紅楓詩歌獎·創作獎”獲獎名單
(以姓名首字母為序):
陳汐(翻譯系2011級本科生)
陳 祺(力學系2009級本科生)
程聰聰(中文系2010級本科生)
蔌 弦(中文系2012級本科生)
喬譯萱(社會科學實驗班2012級本科生)
孫仲伯(中文系2012級碩士研究生)
王大樂(微電子系2011級本科生)
於靜(數學系2011級本科生)
張雨絲(歷史系2012級本科生)
周欣祺(中文系2012級本科生)

第三屆“紅楓詩歌獎”

第三屆“紅楓詩歌獎·復旦詩歌特別貢獻獎”獲獎名單
楊小濱
詩人,評論家。1963年生於上海,198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工作(1985-1989)。1989年赴美後分別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文學碩士(1991)和耶魯大學文學博士(1996)。曾任密西西比大學教授(1998-2006),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2002-2003),中國教育電視台《藝術爭鳴》欄目主持人、策劃(2004-2005)。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詩集《穿越陽光地帶》獲台灣現代詩社1994年度“第一本詩集”獎。著有《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歷史與修辭》,《The Chinese Postmodern》。曾任台灣《現代詩》特約主編及《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特約策劃。近年分別在北京、台北舉辦個展《後攝影主義:塗抹與蹤跡》,在上海舉辦《抽象詩派藝術展》。
授獎詞
楊小濱先生的詩以其荒誕幽微的戲劇性抵達當代詩堅硬的真實核心,而他的詩學理論亦以獨特先鋒的姿態為中國詩歌和青年詩人提供著極具活性的營養。因此,“紅楓詩歌獎·復旦詩歌特別貢獻獎”授予楊小濱先生,以感謝他對中國當代詩歌的卓越貢獻以及對復旦青年詩人的持續關注和教導。
答獎詞
來自母校復旦的榮譽,讓我似乎又回到了那個青春年代的校園——對創造力的驅動,對知識的渴求,對既有文化的反思……這一切都和復旦緊密相連。我也欣喜地看到當今的復旦詩社以更為成熟的姿態推進著富於前瞻性和超越性的詩歌精神。可以期待的是,復旦詩歌精神的傳承將在青春感性力量和學院知性力量的匯聚中,穿越語言的奇境與險境,繼續我們共同的歷史性突圍。(楊小濱)
第三屆“紅楓詩歌獎·創作獎” 獲獎名單
(以姓名首字母為序)
陳迪(中文系2013級戲劇專業碩士)
曹僧(哲學學院國學班2010級本科生)
郭冰鑫(中文系2013級碩士研究生)
王子瓜(中文系2012級本科生)
李金城(保密學院2013級本科生)
張天瀾(新聞學院2010級傳播學系碩士研究生)
鍾孫婷(中文系2011級博士研究生)
第三屆紅楓詩歌獎頒獎文本封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