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嘴鵎鵼

紅嘴鵎鵼

紅嘴鵎鵼,鵎鵼科多為中型攀禽,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熱帶地區。

基本信息

簡介

紅嘴鵎鵼紅嘴鵎鵼
紅嘴鵎鵼
拉丁文學名:Ramphastos tucanus

科目

鵎鵼科(Ramphastidae),鵎鵼又叫巨嘴鳥,多為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鳥,喙極大,但重量較輕,嘴邊緣有鋸齒,嘴上有鮮艷色彩。鵎鵼羽毛的顏色也豐富多彩,黑色較多,雜食性。

分布

鵎鵼分布於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在亞馬孫河下游最豐富,約5屬37種。

生活習性

紅嘴巨嘴鳥
主要棲息於低地雨林中,有時會出現在鄰近有稀疏樹木的空曠地上。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地方很少看到它們的身影。鳥鳴聲嘶啞低沉。紅嘴巨嘴鳥雜食性,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有時也掠奪小鳥的巢穴,吃掉卵和雛鳥[6]。

生長繁殖

紅嘴巨嘴鳥以樹洞為巢,鍾愛的洞為木質良好、開口寬度剛好使成鳥鑽入,紅嘴巨嘴鳥
洞深17厘米~2米。若樹幹根部附近若有合適的洞穴,也會吸引通常營巢於高處的鳥將巢營於近地面處。—次生2-4枚蛋。光滑白蛋即堆於未襯裡的穴中,大約16天孵化;孵出的雛鳥全身赤裸,至少須經3個星期才能睜眼,孵後雛鳥則需要50天以上,幼鳥此後便獨立棲息於葉簇中開始過自己的生活。

亞種分類

紅嘴巨嘴鳥其下有兩個亞種,包括南部及西部的指名亞種R.t.tucanus,並東部及北部的南美鵎鵼(R.t.cuvieri)。這兩個亞種最初都被認為是獨立的物種,但由於它們只有喙的顏色不同,而兩者接近時會互動繁殖,故只屬於亞種的分別。於玻利維亞的亞種R.t.inca的有效性被受質疑,可能只是兩個亞種的混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