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德爾調

約德爾調

約德爾調(Yodeling),又稱約德爾唱法。是一種速度較快且不斷反覆地在胸部發音和頭部發音之間進行大跨度音階轉換的歌唱形式。能產生一連串的高-低-高-低的聲音。約德爾是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一種特殊唱法。約德爾調起源於瑞士牧區,因為聲音婉轉高亢,不太費力還能傳播的很遙遠,被牧人用於相互之間在遠距離進行交流。後隨移民帶入美國,成為了美國鄉村音樂和藍草音樂的主要表現手段之一。近年來,約德爾唱法和歌曲的影響不斷擴大,電影《音樂之聲》中“孤獨的牧羊人”一曲的風格就源自約德爾。

基本信息

簡介

約德爾調約德爾調

約德爾是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一種特殊唱法、歌曲。在山裡牧人們常常用號角和叫喊聲來呼

喚他們的羊群,牛群,也用歌聲向對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來傳達各種信息。久而久之,他們竟發展出一種十分有趣而又令人驚嘆的約德爾唱法。

約德爾歌曲既有獨唱的,也有多聲部的,或由一人獨唱,多人應和的。形式多樣但唱法是統一的。傳統的約德爾演唱時一般不用樂器伴奏或只用牛鈴伴奏。由於地區的差異,傳統約德爾的演唱風格也不盡相同。每個地區甚至互座山谷中都有差別(其中最重要的差別是在速度和節奏方面),形成了所謂的約德爾方言。

約德爾唱法及其歌曲最早產生於阿爾卑斯山北麓的瑞士德語區,後來傳播到全瑞士和奧地利及德國南部。是歐洲民間音樂中的一朵奇葩,是這一地區的重要文化傳統。1912年瑞士正式成立了約德爾協會。到1975年已建立了六百多個分會,會員已超過了15000人。在紐西蘭的瑞士人後裔也保留了約德爾傳統。

起源

約德爾調約德爾調

約德爾調起源於瑞士牧區,因為聲音婉轉高亢,不太費力還能傳播的很遙遠,被牧人用於相互之間在遠距離進行交流。後隨移民帶入美國,成為了美國鄉村音樂和藍草音樂的主要表現手段之一。

近年來,約德爾唱法和歌曲的影響不斷擴大,電影《音樂之聲》中“孤獨的牧羊人”一曲的風格就源自約德爾。還有不少流行音樂中也加進了約德爾的因素,如周杰倫的《魔術先生》開頭幾句就運用了約德爾唱法。

特點

這種唱法的特點是在演唱開始時在中、低音區用真聲唱,然後突然用假聲進入高音區,並且用這兩種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

它基本上是無歌詞的,但卻採用一些無意義的字音來演唱。如“依”和“喔”是最常用的。此外,在約德爾的旋律進行中,音程間的大跳也是常見的。約德爾歌唱家用這種發聲方法和即興式的裝飾手段,在樸素的曲調中自由,淋漓盡致地表達歡樂、渴望、懷鄉,愛情等發自內心的情感。

約德爾調約德爾調

人們唱歌時候,可以用身體的兩個部位的腔體音域共鳴產生聲音,分別是頭部產生的頭音和胸部產生的胸音。唱歌曲中音調比較高的部分往往用頭音,相對較低的音調用胸音。

在頭音和胸音之間轉換常常會有中斷,特別是對那些不熟練或者沒有經過訓練的歌手。經驗豐富的歌手可以控制聲音在這兩個音域裡重疊、自如轉換,幾乎同時在兩邊發出高質量的聲音。約德爾唱法就是這種演奏技巧中最成熟的一種了,歌手可以高聲地用同一個音調在這些音域中來迴轉換。來回重複這種”變化音調“產生了一種讓人覺得“眼花繚亂”的聲音。

風格

約徳爾是瑞士傳統音樂中最具特色的一種山歌唱法。它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牧民呼喚羊群、牛群的喊叫聲。

天才少女泰勒 Taylor 第一次約德爾調錶演天才少女泰勒 Taylor 第一次約德爾調錶演

運用真、假聲兩種唱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一種有趣的、令人驚訝的奇妙效果。約德爾歌唱家用這種發音方法和即興的裝飾手段,在樸素的曲調中自由、淋漓盡致地表達歡樂、渴望、懷鄉、愛情等發自內心

的感情。約德爾大部分只用“來”“依”和“喔”等襯字演唱,演唱者還用一種小型的手風琴為自己伴奏。電影《音樂之聲》中《孤獨的牧羊人》一曲的風格就源自約德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