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16《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

紀16《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

紀16《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1952年7月7日,中國郵電部發行《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全套4枚。該郵票由孫傳哲設計,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印製,志號:紀16(編號78-81)。以4幅畫面,再現了這場偉大民族解放戰爭的光輝歷史篇章。

簡要概述

1952年7月7日,正值“七·七”事變十五周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這套《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郵票。以4幅畫面,再現了這場偉大民族解放戰爭的光輝歷史篇章。

郵票樣板

紀16.4-1盧溝橋風雲(78) 紀16.4-1盧溝橋風雲(78)
紀16.4-2平型關勝利(79) 紀16.4-2平型關勝利(79)
紀16.4-3華中抗戰(80) 紀16.4-3華中抗戰(80)
紀16.4-4領袖策劃反攻(81) 紀16.4-4領袖策劃反攻(81)

郵品資料

郵票名稱:抗日戰爭十五周年紀念
郵品類型:紀字郵票(紀念郵票
發行機構:中國郵電部
發行日期:1952年7月7日
發行量:800萬套
印刷版別:膠版
郵票套號:紀16(編號78-81)
全套枚數:4(枚)
整版枚數:90(6×15)
齒孔度數:P14(度)
設計者:孫傳哲
全套面值:3200元(舊幣)
印製機構: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
各枚詳細情況:
編號/面值(元)/規格(MM)/名稱/發行量(萬枚)
(78)/800/37×21/盧溝橋風雲/800
(79)/800/37×21/平型關勝利/800
(80)/800/37×21/華中抗戰/800
(81)/800/37×21/領袖策劃反攻/800

郵品特點

本套郵票共4枚。這套郵票簡略地展示了抗日戰爭的重大事件,每幅圖案右邊均附八路軍新四軍抗日路線簡圖。
(4-1)為“盧溝橋風雲”。盧溝橋北京城西南10餘公里處,橫跨永定河兩岸。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這裡向中國發動蓄謀已久的全面戰爭。我駐軍奮起反抗,從此,中國進入了抗日民族解放戰爭時期。這枚郵票主圖是盧溝橋全景。平靜而優美的盧溝橋上空瀰漫著滿天的風雲,象徵著暴風雨的來臨;永定河水靜靜地流著,好比是中國人民無窮的力量;遠處太行山的連綿群峰,像一道堅固的屏障。
(4-2)為“平型關勝利”。主圖是八路軍騎兵守衛關塞。19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了山西大同,企圖突破平型關,抄雁門關後路奪取太原。八路軍115師,利用平型關兩面是山,僅有一條路從中間通過的險要地形,於9月24日夜,冒雨埋伏在平型關東北的公路兩側山地。25日拂曉,日軍的精銳部隊板垣師團第21旅團約2000人、100餘輛汽車、200餘輛大車、少數騎兵,企圖穿過平型關,八路軍115師突然居高臨下發起進攻,經過一天激戰,全殲日軍。平型關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4-3)為“歡送新四軍抗日”。主圖是新四軍戰士手持武器,高舉橫幅,奔赴抗日戰場及鄉親們熱烈歡送的場面。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開闢了華中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以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的新四軍在南昌分兩路進入大江南北敵後地區,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游擊戰爭。
(4-4)為“毛澤東和朱德”。圖案為毛澤東正與朱德研究戰略。

發行花絮

第四枚郵票圖案採用了1945年6月11日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會議上的一幅由孫肖冰同志拍攝的照片,主要描繪了毛澤東與朱德策劃反攻日軍侵略者的背景,毛澤東與朱德那種堅定、果斷、沉著的神情。第二枚“平型關勝利”,畫面為騎馬通過平型關的八路軍部隊,是新中國第一次發行的馬圖郵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