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醫自診自療

糖尿病中醫自診自療

《糖尿病中醫自診自療》從糖尿病的中醫歷史沿革到現代中醫臨床對糖尿病的治療均進行了詳細闡述,並以實用為原則,重在介紹防治糖尿病的具體方法和要領。

圖書信息

作者:范曉清 編

叢名名:現代富貴病叢書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2030528
出版時間:2009-01-01
版次:1
頁數:197
裝幀:平裝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

《糖尿病中醫自診自療》從糖尿病的中醫歷史沿革到現代中醫臨床對糖尿病的治療均進行了詳細闡述,並以實用為原則,重在介紹防治糖尿病的具體方法和要領。全書共分為四章,分別為:中醫解析糖尿病、中醫治療糖尿病、中醫預防糖尿病及西醫治療糖尿病。分別從糖尿病的病因病機、辨證分型、治療法則、中草藥套用、中成藥套用、湯劑套用、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其他療法、併發症治療、日常護理、藥膳套用等方面,全面細緻地闡述了糖尿病防治過程中的原理與具體措施。
《糖尿病中醫自診自療》為大眾健康普及讀物,適合糖尿病病人及家人、關心個人健康的人士閱讀。

目錄

第一章 中醫解析糖尿病
第一節 中醫稱之為消渴病
一、糖尿病屬於消渴病範疇
二、首次出現“消渴”說法的時間
三、秦漢時期醫家對消渴病的認識
四、“甜尿”之說的出現
五、宋金元時期對消渴病的新認識
六、明清時期對消渴病研究的發展
第二節 糖尿病的病因病機
一、五臟虛弱與糖尿病有密切關係
二、七情不調和勞逸內傷與糖尿病
三、吃飯、服藥也與糖尿病發生有關
四、瘀血、痰阻是消渴發生的重要原因
五、陰虛燥熱是消渴的病機核心
六、上焦消渴的主要病機
七、中焦消渴的主要病機
八、下焦消渴的主要病機
第三節 糖尿病的辨證分型
一、上焦消渴的辨證分型
二、中焦消渴的辨證分型
三、下焦消渴的辨證分型
四、消渴病在中後期的辨證分型
第四節 糖尿病的治療法則
一、清熱滋陰法
二、健脾補氣法
三、疏肝解郁法
四、補腎填精法
五、活血化瘀法
六、潤燥瀉下法
七、“三消”的不同辨證治療法則
八、中後期消渴病的治療法則
第二章 中醫治療糖尿病
第一節 治療糖尿病的中草藥
1.西洋參
2.黃芪
3.玄參
4.生地黃
5.熟地黃
6.知母
7.蒼朮
8.山藥
9.天花粉
10.白朮
11.砂仁
12.川楝子
13.牡丹皮
14.桃仁
15.赤芍
16.石斛
17.天冬
18.麥冬
19.桑葚
20.墨旱蓮
21.烏梅
22.葛根
23.薏苡仁
24.何首烏
25.雞血藤
26.防己
27.黃柏
28.枸杞子
29.女貞子
30.當歸
第二節 治療糖尿病的中成藥
1.麥味地黃丸
2.六味地黃丸
3.下消丸
4.龜鹿二膠丸
5.養陰降糖片
6.玉泉片
7.消渴平片
8.降糖甲
9.金芪降糖片
10.糖尿靈片
11.消渴靈片
12.渴樂寧膠囊
13.降糖舒膠囊
14.糖尿樂膠囊
15.益腎消渴膠囊
16.玉液消渴沖劑
17.玉竹沖劑
18.增液沖劑
19.龜芪參口服液
20.桂附地黃口服液
21.麥冬顆粒
22.石斛夜光丸
23.固經丸
24.首烏片
25.縮泉丸
26.金櫻子顆粒
27.玉屏風散
28.複方丹參膠囊
29.山海丹膠囊
30.桃紅四物片
第三節 治療糖尿病的湯劑
1.人參白虎湯
2.參苓白朮散
3.逍遙散
4.桃仁承氣湯
5.補陽還五湯
6.消渴方
7.黃芪湯
8.玉女煎
9.左歸飲
10.右歸飲
11.增液湯
12.玉液湯
13.竹葉石膏湯
14.腎氣丸
15.鹿茸飲
16.玉泉湯
17.知柏地黃飲
18.沙參麥冬湯
19.二至湯
20.大補陰湯
21.杞菊地黃湯
22.一貫煎
23.桑麻飲
24.拯陰理勞湯
25.滋水清肝湯
26.七味都氣湯
27.月華飲
28.龜鹿二仙湯
29.二冬湯
30.升陷湯
第四節 糖尿病的飲食療法
一、飲食療法的重要性
二、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原則
三、保持科學的膳食結構
四、糖尿病患者都應控制飲食
五、糖尿病患者應保證粗纖維的攝取
六、糖尿病患者應充分補充維生素
七、無機鹽對防治糖尿病的重要性
八、適合糖尿病患者的主食類食物
九、適宜糖尿病患者吃的蔬菜類食物
十、適宜糖尿病患者的水果
十一、可以適量多吃的肉類食物
十二、治療糖尿病的膳食方
1.清炒仙人掌
2.清水煮南瓜
3.清蒸冬瓜
4.清蒸山藥
5.綠茶蒸鯽魚
6.雞內金菜根粥
7.西瓜子大米粥
8.黑米南瓜粥
9.生地酸棗粥
10.黨參梅棗湯
11.綠茶姜鹽湯
12.清水蘑菇
13.豬胰薏苡仁湯
14.豬脊四味湯
15.鬼針草雞蛋湯
16.荷葉泥鰍湯
17.玉竹山藥鴿子湯
18.銀耳菠菜根湯
19.豬胰菠菜蛋花湯
20.扁豆木耳飲
21.桑白糯米飲
22.天花瓜皮飲
23.紅薯葉冬瓜飲
24.瓜皮白霜飲
25.玉米須桃膠飲
26.玉竹銀耳飲
27.魚膽乾薑飲
28.烏梅黃連飲
29.山藥兔肉湯
30.鮮李汁
第五節 糖尿病的運動療法
一、堅持運動治療的必要性
二、適宜進行運動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三、不適宜進行運動的糖尿病患者
四、運動過程中的注意事宜
五、掌握合理的運動時間和運動量
六、運動、用藥和飲食的關係
七、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
八、預防運動中出現低血糖
第六節 糖尿病的其他療法
一、針灸治療糖尿病的神奇效果
二、針灸治療糖尿病的三消辨證治法
三、針灸治療糖尿病的陰陽辨證治法
四、適合糖尿病患者的按摩療法
五、心理治療對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性
六、心理治療的原則和方法
七、音樂藝術治療糖尿病
八、音樂治療的原則和方法
九、肥胖患者的減肥療法
第七節 糖尿病併發症與治療
一、中醫對糖尿病併發症的認識
二、糖尿病性高血壓
三、糖尿病性冠心病
四、糖尿病性高脂血症
五、糖尿病性腦血栓
六、糖尿病性腦動脈硬化
七、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八、糖尿病性白內障
九、糖尿病性青光眼
十、糖尿病性胃腸病
十一、糖尿病性腎臟病變
十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十三、糖尿病性尿路感染
十四、糖尿病性骨折
十五、糖尿病性神經病變
十六、糖尿病並發足病變
十七、糖尿病並發肺結核
十八、糖尿病並發性功能障礙
第八節 糖尿病日常護理要點
一、日常護理的主要內容
二、糖尿病的護理目標
三、日常護理要順應季節
四、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五、節制性生活
六、戒菸限酒是必行之事
七、堅持記錄病情監測日記
八、學會製作隨身攜帶的疾病卡
九、正確進行尿糖監測
十、堅持體重監測
第三章 中醫預防糖尿病
第一節 做到科學睡眠
一、中醫有關睡眠的認識
二、影響睡眠的因素
三、睡眠充足有助於穩定血糖
四、怎樣睡眠可防止血糖升高
五、睡眠、房事與血糖的關係
六、不可不知的睡眠禁忌
第二節 日常飲食有節
一、飲食對於血糖的意義
二、一日三餐宜定時定量
三、各種營養素的科學選擇
四、進食狀態與營養素吸收
五、合理安排每日的進食熱量
六、減少高膽固醇和高脂肪食物
七、糖尿病患者應忌口的食物
八、飲食衛生是健康的保證
九、少量飲酒對糖尿病有一定好處
十、飲酒不當對血糖不利
第三節 時刻精神內守
一、情志變化與血糖高低的關係
二、影響情志的因素
三、接受自我邁出健康第一步
四、“以情勝情”防止情志過用
五、學會克服不良的心理情緒
六、常聽音樂趕走心理陰霾
第四節 堅持運動有恆
一、運動與血糖的親密關係
二、運動養生的基本原則
三、練太極拳兼顧養心和降血糖
四、五禽戲可以預防高血糖
五、民間八段錦健身又降血糖
附錄 西醫治療糖尿病
第一節 血糖
一、什麼是血糖
二、胰島素與胰腺功能
三、胰島素和血糖的關係
四、影響血糖變化的因素
五、糖尿病的特徵是慢性高血糖
第二節 檢查與診斷
一、1型糖尿病
二、2型糖尿病
三、其他類型的糖尿病
四、化驗血糖是診斷的主要依據
五、化驗血糖時的注意事項
六、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
七、有關檢測的幾點說明
八、不同症狀病人的診斷
第三節 臨床治療
一、糖尿病的綜合治療
二、磺脲類降血糖藥物簡介
三、雙胍類降血糖藥物簡介
四、其他常用的降血糖藥物
五、常用胰島素的種類
六、適合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七、注射胰島素的方式
八、注射胰島素應注意的問題

精彩書摘

第一章 中醫解析糖尿病
第一節 中醫稱之為消渴病
四、“甜尿”之說的出現
漢之後的晉、隋、唐三代,關於消渴病的研究又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晉代著名醫家王叔和的《脈經》中指出消渴病“所食之物皆化作小便”。另一著名醫家陳延之的《小品方》中也曾記載:“食物皆消作小便而去,而渴不止……令人虛極氣短。”這說明此時醫家對於消渴病症狀表現的研究已經較為成熟了。
到了隋代,著名醫家巢元方在其著作《諸病源候論·消渴病諸候》中,以消渴病的症狀表現、預後為依據,將消渴病歸納為八種證型,即:消渴候;渴病候;渴候虛乏候;渴利候;渴利後損候;渴利後發瘡候;內消候;強中候。
同時,他還對消渴病的病因病機進行了補充,認為消渴的發病原因還與下焦虛熱、腎燥陰虛有密切關係。不僅如此,巢元方還提出消渴病容易出現癰疽、水腫等併發症,而且在治療方面提出了體育療法的重要作用。
至唐代時,在消渴病的症狀表現方面出現了“尿甜”的說法,這亦是最早的關於糖尿病尿甜的記載。唐代著名醫家王燾在其著作《外台秘要》中引用《古今錄驗方》指出:“小便數,無脂以麩片甜者,皆消渴病也。”消渴者“每發即小便至甜,服藥後,得小便鹹苦如常”。
由此可以說明,在當時尿甜不僅是消渴病的症狀表現和診斷依據,且可以被用作判斷消渴是否治癒的標準。在王燾的《外台秘要》中,還提出了治療消渴病的飲食療法:“先候腹實、積飢乃食”,提醒患者應限制食量,不要進食過多;同時還提出“食慾得少而數,不欲頓而多”,是說應培養少食多餐的習慣。由此可見,早在唐代,對於糖尿病的飲食治療就已經提出了控制食量、少食多餐的說法。
唐代除王燾外,還有許多醫家都對消渴病有細緻的研究。另一位著名的唐代醫學大家孫思邈也有其獨到的建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