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飲

冬瓜飲用於消渴,能食而飲水多,小便如脂麩片,日夜無度。

基本信息

冬瓜飲--《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別名】冬瓜飲子、黃瓜湯
【處方】冬瓜1枚,黃連10兩(去須,別搗為細末)。
【製法】上藥先取冬瓜剖開去瓤淨,摻黃連末在瓜內,卻用瓜頂蓋,於熱灰中煨熟,去皮細切爛研,布絞取汁。
【功能主治】消渴,能食而飲水多,小便如脂麩片,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冬瓜飲子(《衛生寶鑑》卷十二)、黃瓜湯(《普濟方》卷一七六引《十便良方》)。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冬瓜飲--《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處方】冬瓜1枚(重3斤。去皮瓤,分作12片),麥門冬2兩(去心),黃連兩半(去須)。
【製法】上藥以麥冬、黃連粗搗篩,作12服。
【功能主治】消渴口乾,日夜飲水無度,渾身壯熱。
【用法用量】每服水3盞,入冬瓜1斤(劈碎),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夜2。
【摘錄】《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冬瓜飲--方出《聖惠》卷五十三

名見《普濟方》卷一七八
【處方】大冬瓜1枚(割開頭,去子),黃連1斤(去須),炙甘草1兩(炙微赤,銼),童子小便1升,地黃汁5合,5合。
【功能主治】消渴煩躁,飲水不止,或成骨蒸之狀。
【用法用量】上藥搗甘草、黃連,羅為末,都入冬瓜內,即以頭卻蓋之。又以黃土泥封裹,可厚1寸,候乾,即以糠火燒之1日,待冷去泥,置於露下1宿,取瓜爛研,生布絞汁。每於食後以清粥飲調下1合。
【摘錄】方出《聖惠》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八

中藥方劑之冬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