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乾

糕乾

在明朝初年,浙江紹興有一戶姓杜的人家因生活逼迫搬遷到楊村謀生,在那開了一個糕乾店,靠賣糕乾為生。把米碾成面,和以白糖蒸成糕乾,沿街叫賣。當地人品嘗後也很喜歡,杜家製作的糕乾獨樹一幟別具風格。買賣開始興隆起來。並以家傳手藝世代制賣糕乾。後來糕乾做為貢品入選皇宮,受到皇帝的稱讚,楊村糕乾的名氣不脛而走,流傳開來。清末民初,僅杜姓開設的糕乾店就有萬全堂、萬勝堂、萬金堂、萬順堂、萬源堂多家。再加上外姓人經營的糕乾店,最多時可達十幾家。這些糕乾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海內外,人們統稱楊村糕乾。

糕乾簡介

糕乾糕乾
明朝初年,浙江紹興有一戶姓杜的人家因生活逼迫搬遷到楊村謀生,在那開了一個糕乾店,靠賣糕乾為生。把米碾成面,和以白糖蒸成糕乾,沿街叫賣。當地人品嘗後也很喜歡,杜家製作的糕乾獨樹一幟別具風格。買賣開始興隆起來。並以家傳手藝世代制賣糕乾。後來糕乾做為貢品入選皇宮,受到皇帝的稱讚,楊村糕乾的名氣不徑而走,流傳開來。清末民初,僅杜姓開設的糕乾店就有萬全堂萬勝堂萬金堂萬順堂萬源堂多家。再加上外姓人經營的糕乾店,最多時可達十幾家。這些糕乾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海內外,人們統稱楊村糕乾。

作方法

主料和輔料

按成品40塊計算,天津小站稻米4千克,江米1千克,紅小豆500克,紅糖2500克,玫瑰250克,青梅、瓜條各100克,熟芝麻仁75克,松子仁、瓜子仁、桃仁、蜜桔皮、青絲、紅絲各50克。

製作技藝

1.將小站稻米和江米洗淨,用清水泡脹,控去水分,上石磨磨成潮濕的米粉。

2.將紅小豆洗淨、晾乾、磨成乾麵,與紅糖、玫瑰醬、熟麻仁和剁碎的青、紅絲搓勻成豆沙餡。另將松子仁、瓜子仁、桃仁、蜜桔皮青紅絲切成碎塊。

3.將鋪好屜布的箅子放在案子上,上面再擺上厚約3.3厘米的長方形木模。然後將潮米粉均勻地撒入。撒至米粉占木模厚度的1/3時,把豆沙餡均勻地撒上。撒至木模只剩1/3厚度時,將潮米粉再撒入。撒好後,用木刮板把米粉與模子刮平,再用小鐵抹子抹出光面,用刻有細直紋的木板按壓出直紋、撒上切好的多種小料,再用刀將糕乾生坯切成40塊。

4.拿去木模,將糕乾生坯上蒸鍋蒸約10分鐘。見糕乾沒有生面、豆沙餡裂開時即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