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歷程

精神歷程

精神歷程是一本36名中國當代學者自述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精神歷程精神歷程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聲音。這36篇鮮活的個人思想獨自真實地記錄了我們這個時代某些不可磨滅的思想脈動,或者,某段蒼涼悲喜的靈魂故事。

這些中國的思想者未曾主導過歷史潮流的發展,甚至很多時候,他們也只能像大多數人一樣,被動地接受時代的潮來潮去,但他們親身經歷著一幕幕歷史的現場,並在內心深處忠實地記錄著這個時代,這些思想者可能並不處在時代浪尖上,但他們的靈魂卻一直映射著時代。即使在境遇最為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沒有停止對國運民生的觀察與思索。我們可以確認的是:他們的靈魂,不曾遠行;他們的思想,仍在路上。

或許,在世代變遷、大浪淘沙之後,人們依然可以憑藉這些帶有口述性質的私人思想記錄,來接近歷史,再現歷史……

作者簡介

曹保印,《新京報》資深編輯,評論員。曾在《教育時報》、《教書育人》等報刊開設過新聞評論、心理諮詢、民族文化研究等七個專欄。已在《中國青年報》、《新京報》、《南方周末》、《中國教育報》等報刊發表評論作品500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學語文教材、雜文選集收入。著有《直擊中國教育底線》、長篇小說《草根兒》,主編有《精神歷程》、《河南省國小法制教育讀本》等,編著有《寓言故事》、《智慧故事》等。

編輯推薦

何懷宏、徐友漁、李銀河、葛劍雄、梁小民、丁東、楊東平、季衛東、崔衛平、陳家琪……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檔案。

經歷了這最近“百年”、“十年”巨變的個人或有幸運或不幸的遭遇,但從認識的角度來說又都可說是幸運的:中國歷史上何曾有過在如此之短時間裡發生如此之大變化的時代?

——序言·何懷宏

記憶、語言和文字是上天賜給人類的最大財富,身外別無長物的人可以因為擁有它們而在精神上富足。當然,這筆財富也需要小心守護,以免遺失或者盜竊。

——徐友漁

拒絕遺忘,不斷描述自己的過去,給自己的成長過程儘可能地提供一種解釋或說明,這就是我們這代人可以為自己(說不定也就是為我們這個民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所可能做出的一件使所經歷的事件“事件化”的工作,即公眾化、公共話題化的工作。它比那些大規模的舊房改造、推倒重來無疑更緊迫,也更有意義。

——陳家琪

這不是一本類似於“人生隨筆集”的“私人小書”,而是集中反映各位學者三十年精神歷程的“歷史大書”,從這些學者的精神歷程中,讀者自可以看到中國社會在艱難中奮然前進、而又不無坎坷的側影。

——後記·曹保印

目錄

序 何懷宏

徐友漁 30年中的若干記憶片段

季衛東 選擇的自由與煩惱

葛劍雄 我當上海市人大代表的故事

李銀河 中國性文化的30年變遷

楊東平 中國NGO的新天地

崔衛平 經驗的年代

蔣高明 向權力訴說真理

倪樂雄田野上飄來苦澀的風

祖述憲我怎樣走上“動物解放”之路

李寶元 一個農村孩子的進城路

鄢烈山 憧憬是照亮心空的太陽

傅國涌 星星的思想可以與太陽媲美

王學泰 我的平反路

徐賁和 文學做伴

蔡定劍 是種子總要發芽

汪永晨 我與江河的故事

袁 岳 一位師摯對我的人生影響

程方平 我這樣認識教育

周永生思想、人生與社會

劉仁文法學家為什麼沒有懺悔

邵 建 “走近”胡適先生

長 平 故園無此聲

沈睿走 向女權主義

吳祚來 我們總是被一些聲音掌握

毛壽龍 從考試中走來,從考試中走出

蕭功秦 追求思想者的坦蕩之樂

李檐我 與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鄧正來 “學在民間”運動

莽 萍 同情心成長的歷程

黨國英 追求理性,且痛且行

楚樹龍從“保守主義者”到“自由主義者”

梁小民 我與現代經濟學

丁 東 打撈民間思想

陳家琪 不只是為了記住過去

楊 繼 留學的迷思

何懷宏 心靈的九個瞬間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