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轟炸

精確轟炸

精確轟炸,深精確打擊、並行作戰和快速遏制及震懾理論,其精確打擊,精確制導武器的遠射程使之具備了防區外攻擊的能力,從而使非線式、非接觸作戰成為可能;精確制導武器在射程數百甚至上千公里的情況下,圓機率誤差達到幾米甚至1米以下。

精確轟炸精確轟炸
縱深精確打擊、並行作戰和快速遏制及震懾理論,其精確打擊的主要特點是:精確制導武器的遠射程使之具備了防區外攻擊的能力,從而使非線式、非接觸作戰成為可能;精確制導武器在射程數百甚至上千公里的情況下,圓機率誤差達到幾米甚至1米以下的時候,從而使點穴式攻擊成為可能;武器裝備在實現基本自主或完全自主的情況下,無需人工干預,能夠發射後不管,可以自主飛行尋找並摧毀目標,從而使智慧型化、無人化攻擊成為可能。

基本簡介

精確轟炸精確轟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空軍德國本土及其占領區實施的歷時5年的戰略轟炸。1940年5月~1942年8月,對德轟炸由英國單獨進行,目標是石油工業及科隆、柏林等大城市。1942年8月,英、美開始聯合對德轟炸。美軍在晝間對關鍵性目標實施精確轟炸,英軍在夜間對大城市實施面積轟炸。因出動兵力不大,轟炸效果並不明顯。1943年1月,英、美商定增大轟炸規模。轟炸目標以潛艇和飛機製造業、石油工業及交通運輸為主,並企圖通過轟炸奪取制空權。從1944年2月起,轟炸規模增大,到同年6月諾曼第登入前,奪得了制空權。此後,轟炸規模更大,效果日漸顯著。1944年7月~1945年4月,投彈量超過前幾年的總和。1945年4月,柏林戰役開始,英、美空軍主要用於支援地面軍隊,對德戰略轟炸至此結束。5年內,英、美空軍共出動轟炸機144萬餘架次,投彈量達270萬噸,一半以上投在德國本土。據戰後英、美的調查,1944年6月以前的轟炸,對德國工業生產影響不大;同年下半年,由於轟炸造成巨大破壞,加上德軍地面作戰失敗,占領區縮小,工業生產開始迅速下降,經濟瀕於崩潰。事實表明,戰略轟炸與地面軍隊的作戰行動相結合,能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巨大影響。現代戰爭精確轟炸理論得以高度發展,美英對薩達姆兄弟住宅就是實施精確轟炸。

目標實現

香港媒體報導:中國解放軍在上周進行的“曙光一號”的高科技戰略戰術演習中,西北地區空軍殲轟7發射雷射制導高爆飛彈,從150公里外對準軍事目標實行摧毀性打擊。
殲轟7是中國第一種自行研製的較現代化的中程打擊機,目前是中國除了蘇-30MKK外最先進的戰鬥轟炸機。自1992年預批量生產型服役以來,便不斷參加包括台海演習在內的沿海演習。由於殲轟7的國產化程度比較高(引進英國的發動機),成本比較低,便於大量裝備部隊。
據報導,此次殲轟7成功的實現150公里外精確轟炸具有重大意義,這意味著,在未來有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中,殲轟7可以在台軍防空區域外對台雷達站、飛彈基地、空軍機場等重要設施進行飽和攻擊。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