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節

粽子節

粽子節是壯家的民俗節日。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簡介

壯家的粽子節壯家的粽子節
粽子節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永寧鄉法衣村壯家獨特的節日,粽子節是每年農曆六月第一個屬豬的日子。在這三天裡,他們將收起農具,放下手中的農活,殺雞宰羊包粽子,走親串戚迎客人,載歌載舞歌盛世。

節日開始時由穿著節日盛裝的壯族婦女上場。她們圍著一張四方桌坐下,就開始唱著歡樂的歌曲包起了粽子。壯家婦女拿出了巴烏吹起來,老人拿出二胡拉起來了。優美的鏇律隨著鳳尾竹一起蕩漾,隨著潺潺流水一起歡唱,伴著一兩聲雞鳴或狗叫在山寨里歡快地迴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