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優抗1號香蕉

粵優抗1號香蕉

粵優抗1號香蕉,是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廣州市番禺區種子公司、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珠海市果樹技術推廣站 選育的新品種。

基本信息

品種信息

作物類型:水果
品種名稱:粵優抗1號香蕉
審定編號:粵審果2006013
選育單位: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廣州市番禺區種子公司、東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珠海市果樹技術推廣站
品種來源:從國際香大蕉改良網路種質交換中心引進的GCTCV119,經過初選、複選和決選培育而成。

特徵特性

株高2.6米,莖周長49.3厘米,抽蕾時葉片數10.5片;葉片長度2.1米,葉片寬度0.8米,葉柄長25.9厘米,單葉面積1.4平方米,果梗長20.0厘米;果梳數7.2,果指數117.2,第3梳蕉指數18.9。果穗重19.2公斤,果指長20.3厘米,果指粗度3.4厘米。從定植到抽蕾需380天,從抽蕾到採收需90天,全生育期約470天。單果重177.9克,可食率64.9%。果肉含水量79.8%,含總可溶性固形物17.9%,含可滴定酸0.39%,品質與主栽品種巴西蕉相當。田間表現高抗枯萎病4號生理小種,發病率1%以下。

產量表現

產量表現:2004年~2005年在番禺珠海斗門的多點比較試驗,平均株產約20公斤,畝產3.1~3.0噸。

栽培要點

1.選擇肥沃、深厚的土壤種植,畝植120~140株。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一般在5~7月期間栽種試管苗。如在春季栽種,則須採用大苗。
2.加強肥水管理以縮短生育周期。

審定意見

經省品審會審定:粵優抗1號田間表現高抗枯萎病,在香蕉枯萎病高發區種植產量比巴西香蕉等感病品種顯著提高,品質優良。但生長周期長,耐寒性較弱。適宜在香蕉枯萎病生理小種4高發區,單獨種植或與感病品種混合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抗優苗”坑了蕉農千萬血汗錢

廣東、海南、廣西數千畝香蕉大受影響,提供種苗的關鍵人物卻一直沒有現身
羊城晚報記者 彭紀寧 馬勇
6月,對於被譽為“中國香蕉之鄉”的湛江市徐聞縣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然而,潘學道等200多戶徐聞蕉農卻在品嘗苦澀。一年前,他們種下當地經銷商從廣東海洋大學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購入的新品種———“粵抗優1號”,香蕉樹竟然無法結出正常的果實,絕收已成事實。
據不完全統計,蕉農們的經濟損失達數千萬元。而且不僅在徐聞,目前廣東的電白、信宜以及海南、廣西等地都出現“問題香蕉苗”,受影響的種植面積達數千畝。
抗病蕉苗結出“袖珍果”
徐聞縣龍塘鎮西洋村是徐聞縣香蕉產業的發源地之一,蕉農們大多有十多年的香蕉種植經驗。
站在香蕉地里,摸著辛苦一年還是沒有結果的蕉樹,蕉農吳應尚的心情降至冰點。去年5月,她經人介紹買下抗黃葉病香蕉樹種苗“粵抗優1號”。一年過去了,正常的香蕉品種都已收穫,可自家的4畝香蕉園卻遲遲不見結果。極少數抽蕾結果的,結出的果實也是小而畸形。
而昌仔村的何元森也遇到同樣的狀況。在村子裡,他們家種香蕉的技術排得上號。一年多來,何元森給蕉樹澆水、施肥、護理,比別的農戶都要勤快。但是他發現,自家十多畝“粵抗優1號”與之前幾十年種的香蕉樹區別很大———香蕉樹葉尖長、長勢慢、不斷掉葉,樹頂嫩葉焦黃,抽蕾後結出的果實不滿片。正常的香蕉每排有8片以上,但他種的香蕉卻只有3至4片,而且香蕉指條小而畸形,已經不可能形成商品果,當地蕉農戲稱為“袖珍果”。
“蕉樹光長但就是不結果。”當地多位蕉農對記者說,這是當地十多年來從來沒有遇過的。
當蕉農們跑到徐聞縣農業局投訴時,才發現品嘗苦果的不僅僅是他們———據縣農業局初步統計,受害者竟達200多戶,涉及全縣6個鄉鎮2個農場,受害面積已經超過1000畝。在徐聞,這批種苗一共有38萬株,由當地育苗戶楊運賢、蘇耀武等當地香蕉育苗戶從種苗公司購入,再供應給農戶。
種苗提供者一直不露面
眼見一年的辛勞付諸東流,吳應尚、何元森找到楊運賢和蘇耀武。儘管四處聯繫“粵抗優1號”種苗的供應方和農業部門,但面對憤怒的蕉農,兩名育苗場老闆也百口莫辯。
當記者採訪楊運賢、蘇耀武時,兩人也在喊冤。據他們說,育苗戶是買回一級苗的組培苗後培育成為二級苗,再供應給當地蕉農種植。一級苗的來源是廣東海洋大學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是副教授陳彪,他們就是從陳彪手裡買入種苗的。
據楊運賢介紹,黃葉病近年肆虐香蕉種植業,被感染的蕉樹大量死亡,香蕉種植戶損失慘重。去年三四月間,陳彪向他介紹名為“粵抗優1號”的香蕉種苗。陳彪說,這是華南農大培育的審定抗黃葉病品種,自己得到種苗後進一步培育、推廣。為保險起見,楊運賢要求陳彪介紹一個成功種植點先看看。按照陳彪的介紹,楊運賢來到當地東方紅農場一塊感染黃葉病很嚴重的香蕉地。當時,那塊地種植的“粵抗優1號”已經抽蕾,外觀很漂亮,結的香蕉也沒有問題。楊運賢先後去了十多次,經多方了解斟酌,加上陳彪的宣傳,最後才下決心選種“粵抗優1號”種苗。他和幾個合伙人一起購買了26萬株香蕉苗,一同前往的蘇耀武,也自稱向陳彪選購了12萬株種苗。經過二個月的培育,這批二級苗在五六月間賣給了徐聞縣龍塘、南山、下橋等地的蕉農。
在種苗“擊鼓傳花”的過程中,農戶們大都被二級育苗戶們帶到已長出香蕉的地里。看過種植效果後,不少農戶在現場就拍板選擇了這種過去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香蕉品種。
在隨後的半年多時間裡,徐聞200多戶蕉農開始了他們的噩夢……
據楊運賢說,面對蕉農們的質疑,近幾個月來他不斷打電話給陳彪,希望他能夠來到田間地頭看看,弄清楚原因,給蕉農們一個說法,但陳彪解釋說,可能是去年底天氣較冷,導致成熟期晚一些。近二個月,他一直打電話給陳彪,但對方一直敷衍,直至現在還沒有在徐聞出現過。
“粵抗優1號”早有問題
記者了解到,除了徐聞,目前在廣西、廣東電白、信宜以及海南島等地都出現問題種苗。
對陳彪認為是氣候寒冷導致蕉樹出問題的說法,海南島農資老闆包基平予以否定,他對記者說,自己去年從陳彪處購進了7萬至8萬株一級苗,育種後賣給了海南島東方市、澹州市的蕉農。海南地處熱帶,不存在寒冷問題,但種出的香蕉樹和徐聞的如出一轍。此外,海南另外兩個老闆也從陳彪處進了4萬至5萬株育苗,情況和他碰到的一樣。“這種變異的問題種苗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是一個樣。”包基平懊惱地說,自己剛剛收到法院的傳票,農戶因為問題香蕉種苗,已把他和陳彪告到法院。
實際上,“粵抗優1號”香蕉苗在廣東省湛江、東莞等一些地方早已出現問題。去年7月15日,湛江東海試驗區消委會接到硇洲鎮吳某等24戶蕉農聯名投訴,稱2009年6月向該鎮蕉苗供應商譚某購買“粵抗優1號”蕉苗,種植後未能掛果,損失達40多萬元。
經查,譚某為了推銷其培育的“粵抗優1號”蕉苗,在蕉農中吹噓該品種是從國際香大焦改良網路種質交換中心引進的,經初選、複選、決選培育而成,“既能抗菌生長又不會變異死亡”,每一棵產量可達20公斤左右。24戶焦農按每株1.5元價格向譚某購買了“粵抗優1號”蕉苗共15000多株,種植面積達120多畝。
到2010年5月,該批香蕉苗還未開蕾結果,而同期種植的其他品種香蕉苗早已掛果收成。接訴後,消委會提請農業專家鑑定,該批蕉苗變異,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協商調解,24戶蕉農獲得25萬多元的賠償。此事也成為湛江市消委會公布的2010年“十大典型維權案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